分享

安徽南陵三里镇:小米面承载“大梦想”

 相逢就是缘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安徽学习平台
2022-11-24
订阅
作者:花磊

初冬时节,走在安徽省南陵县三里镇水闸村,一卷卷搭在竹竿上、晾在竹席上的白色米面,在和煦的阳光轻抚下,静静地等待时间带来的蜕变。

正在晾晒的成品米面

米面,是在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稻米制品。去除了稻壳的米粒,经浸泡绵软过后,通过研磨机,被制成醇香可口的米浆,这是米面制作的第一步工艺。根据口味需要,还可以在稻米里掺杂蔬菜、玉米等材料。然而在三里镇的水闸村,最常见的米面就是本味,不添加其他食材,稻米的米香和纯白的颜色令人垂涎三尺,经过一道道传统工艺,原本金黄色的稻米就这样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道与阳光相伴的美食

水闸村一景

水闸村,位于三里镇西部,东连西岭村,南至烟墩镇,西与河湾镇相连,北与辋峰村相依。米面是一道与阳光相伴的美食,制作过程中需经历多次晾晒。走进水闸村乡村振兴馆,这座由原水闸村小学改造的小型米面加工展示基地里,晒满了层次错落的面皮、面条及面束等。它们在竹竿上、阳光里尽情享受冬日的暖阳。那些刚出炉、还在锁水的面皮也迎风飘动,整齐有致,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

水闸村乡村振兴馆陈列墙

水闸村乡村振兴馆展示的老物件

村中的米面生产房中,土灶旁的几位阿姨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烧水、摊浆,然后将笸箩拿去隔水蒸,等到米浆成型,再铲下整块面皮,阿姨们手脚娴熟。这些薄薄的面皮略显透明而有弹性,被整块起边撕下后,一块块搭在竹竿上。

工作人员在制作米面

“我们选用的是早稻米,一般制作前需要泡上24小时,然后加水磨成米粉,上锅蒸几分钟。这样,米浆就会形成米皮,成皮的米面晾到半干后,下一道工序就是切丝,切好后挂在架子上晒干。像今天这样的好天气,一天就晒好了。”南陵县三里镇水闸中心村村民鲍人梅和几个老姐妹身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白色的帽子,正在院子里晾晒刚刚制作完成的米面。

晾晒米面

新鲜面皮充分晾晒成型后,在水分未完全蒸发前,就进入了下一道工序——蘸粉、熨平。待到面皮半干时,鲍人梅和她的同事们开始切面,她将面皮切成0.5厘米宽的面条状,再交由后一道工序的同事卷面。走进隔壁的房间,只见两名工人配合默契、有节奏地忙碌着。随后,条状面皮将再次暴露于阳光下,待捆扎成束,小小米面就完成了全部的制作过程。

制作完成的米面和红薯粉丝

一个与传说有关的品牌

米面的制作是水闸村和附近几个村的传统特色手工艺,过去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进行制作。如今,在水闸村党委的带领下,在该村乡村振兴馆集中制作、晾晒、展示,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等渠道统一销售。

“我们制作的手工米面质量很好,因此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以前受到销路局限的影响,仅仅在当地和附近销售,很难走出去。”三里镇水闸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万胜向记者介绍道。

如何打开销路?利用互联网渠道成了高万胜想到的第一个“法宝”,但是要想让水闸的米面走出去,必须要打出自己的品牌,而这时,和水闸村相邻的“孔村米面”进入了高万胜的视野。孔村曾有传说:相传当年孔子曾游历到三里店(今三里镇)。一日偶食当地面食,甚是喜爱。后人为纪念孔子将此地命名为孔村,所好的当地面食即为“孔村米面”。

和水闸村制作米面的情况类似,“孔村米面”原先也是家庭作坊式制作,但是在销售时,他们用“孔村米面”这个品牌对外统一销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于是,高万胜和孔村村两委负责人共同商定,强强联合,扩大产能,利用“孔村米面”的品牌统一销售。

“如今,我们水闸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正在筹建米面、粉丝加工厂,充分利用了村里闲置房屋。硬件设施已完成,目前一期已经投入生产,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0万元左右,能够带动20多人就业。这小小的米面一定能承载我们水闸人致富的'大梦想’。”展望未来,高万胜充满信心。

来源:芜湖日报
责任编辑:许梦晨 王江蕾 梁可心 李琪 高梦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