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决定后的恶与善

 知行中航中医 2022-11-25 发布于云南

  
      现实世界就是坏与好并存,在踏入错与对纷争交织的那一刻,便应做好面对一切恶与善的批评。

      做出一个决定后,就包含了这个决定所附带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称为达到决定目标的行动。而说到一个决定会背负着恶与善,身处世事中的人本就面临的问题,你再圆润也有与之抵触的棱角和阻力。
      比如戴建业教授,有人说他讲课风趣幽默,别开生面,有人说他一心只为赚钱,有失文人风骨。你看你不管怎么做都是不对的,是因为不符合那部分不对人的利益要求,一种死脑筋似的议论和不负责任的要求,说到底言论自由在所有做了决定人的面前,根本就是个屁。
       是否真的懂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真谛?让别人去说的意思是,在走自己路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别人会如何说了。道理都懂,可是有一天身临其境,身陷其中的时候是否能人间清醒,无所畏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过来说不是其人,不明其意。旁观者的角度解释不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也解释不了风光无限的原因,但前提是被旁观者有足够自信于所从之事。嘲笑、冷眼、讽刺、恶毒、辱骂、激怒、人身攻击、道德绑架等等,是否会扰乱一个做了决定人的心智,这也看做了决定的人是否拥有足够的自信。自信的意思是对辱骂、冷眼等淡然一笑的雅量。


      面对毁誉参半,也能泰然处之的提前预知。一个年轻活泼的人,何必如此成熟稳重?因为人获取能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从闹中获取,另外一种从静中获取;前者是战士,后者是谋士,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存在状态不一样而已。面对毁誉参半,没有必要去妥协别人,其意思是不要期望用自己的妥协去迎合别人,结果是一文不值,成了生活的议论品,终将消失于历史的尘埃。
      说得有些消极,可我正是从消极中获取能量的那一类,不喜欢高头大马观遍长安花,只望粗食布衣观天下。世间纷纷扰扰的声音令人心烦,如昼深之时蚊虫乱嗡鸣,一经上头,天翻地覆也要快意恩仇。
       以上只说到恶的一面,在善的一面到来时是否又能初心不改,是否能得之泰然,失之淡然,誉名于我与加焉的态度?如此生活总会失去太多热闹,我说了。热闹只是有的人获取能量的方式,并不见得是坏事。是狼就去流浪就去战斗,是绵阳就去享受草原雨露,啃啃青草就挺好。
      就算预知了所有的恶与善,也不能以此成为保护自己的壁垒,要在内心深处壁垒上建造一条流动的活水,不断滋养和洗涤每个角落,也要引进山水醴泉,酣然畅饮。总结来说便是: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及这样做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包括好的和坏的后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