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读一本医案

 知行中航中医 2022-11-25 发布于云南

      我记得那是大三中医内科学之肾系疾病的授课老师王清,在结课时给我们上课一堂关于医案的课,王老师介绍了医案形成的历史、分类、特点以及如何去从医案中获取临床能力。

      其中王老师着重介绍了清末、近现代几位医家的医案,比如《临证指南医案》,还有北京名医施今墨的一则医案,因为王老师说到施今墨的医案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雍容华贵。因为他开方子,往往是许多的名方合而为一的大复方。厉害之处在于施今墨老中医把许多方子放在一起治疗疾病并没有杂乱无章,并不是一个一个方子的简单拼凑,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规矩的运用。虽然我记不得王老师当时讲的施今墨的医案是哪一个,记得王老师让同学们找出施今墨一共用了多少方子,同学们在他的一个方子中找到了五六个。比如病人出现呃逆就加旋覆代赭汤的旋覆花和代赭石在其中,有桂枝和白芍就用了桂枝汤的意思,我的天哪,还可以这样运用方子,当时对我的内心触动挺大的。王老师的授课更是至今难以遗忘的记忆。

        其中说到《临证指南医案》,是清末名字叶天士医案集,由其门人弟子收集整理而成。其内容形式简单,就是单纯的记录某人某病用了某方某药,没有过多的注释,所以艰涩难懂。而能够读懂该医案的人都具有了高深的医术。叶天士运用经方时,他并不完全的照着原方,而是运用原方的组方原则,所以叶天士好多的医案用药看似和《伤寒论》的方子八竿子打不着,其实是运用了《伤寒论》的组方原则,药物并不一样。这么高深的运用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种对内心认知的冲击却是非常巨大的。

        以前读医案总想着名家的医案,那些不出名的医案则没有看的欲望,后来我认识到,一本医案都是一名医生一生的临床总结,不管好还是坏都比我这种初出茅庐的犊子厉害百倍、千倍,为此我不再有意的去读所谓公认的医生的医案,而是选择一本不那么出名的医案,作为学习的开始,这种方式的开始比被“公认”的想法牵着鼻子走。

       这个认识是在我接触到江西中医姚梅龄和他的学说形成的。当时对于经方的学习还局限在常见的如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黄煌等比较出名的人。在接触了姚梅龄,他对于治疗哮喘的认识,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他说治疗哮喘是可以从厥阴治疗到太阳,最后痊愈,原来经方还可以如此灵活运用。原来我只是见识太过于狭隘,才会自蔽双眼。从此我不再固定崇拜某一个医生,而是一整个名医大家构成的医学丛林。

       既然是学习嘛,那就从一个不知道的角度开始,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呢,这就是我现在随便拿取一本医案来阅读的出发点。

       趁着有时间,多去触碰一些未知的角落,也许会有惊喜不断的新发现等着我。我很期待,在读完一本医案后我不知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一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