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解析 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灭火就是和时间赛跑!如遇火灾,单位人员能否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参与灭火救援尤为重要!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中,如何提高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什么是初起火灾? 一般指发生火灾初期5分钟之内的火势。在初起阶段的特征是:烟雾较小,可燃物燃烧面积小,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正是灭火的最好时机! ![]() 单位应如何扑救初起火灾 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性 通过提高扑救初起火灾能力,使单位员工人人都熟悉自己的消防安全职责,掌握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要领、基本程序,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扑救初起火灾,确保单位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将火灾及时扑灭在初起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单位应建立两支队伍(第一战斗力量——消防控制室AB岗、起火地点周边员工;第二战斗力量——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及微型消防站队员) 发生火灾后的处置程序 01 单位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于1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消防控制室人员迅速按照预案启动自动消防设施: a) 火灾现场员工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材设施进行灭火; b) 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按动报警按钮,报告消防控制室; c) 其他区域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02 单位灭火第二战斗力量 灭火第二战斗力量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和微型消防站组成。 火灾确认后,应当于3分钟内到场,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分为通讯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现场警戒组等,接应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开展灭火救援。 ![]() 案例警示 ![]() 2014年12月15日0时26分,河南新乡长垣县蒲东街道皇冠KTV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搜救出35人,其中4人当场死亡,7人送医救治无效死亡。起火原因系吧台收银员使用电热器,烘烤致使附近一瓶空气清新剂发生爆炸,引发火灾。 ![]() 据调查,皇冠KTV消防安全管理人不了解消防常识,员工不会使用灭火器。守着灭火器,却不知道怎么灭火;被困浓烟不知道如何逃生,甚至不知道立即报警,以至于浓烟迅速弥漫,火势变大,造成11人全部因浓烟窒息而死。 ![]() ![]() 从监控来看,这场火灾初起阶段火势并不大,如果能利用距柜台几步之遥的灭火器扑救,一场悲剧完全可以避免。那么,发生火灾时,应该做什么? 扑救初起火灾的注意事项 正确报火警 报警的方法和内容: 拨打119电话,讲清楚: ①起火地点名称、详细地址(路、街名称及门牌号,可将地址具体化,包括附近标志性建筑等); ②燃烧部位、物质、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 ③回答接警员的其他问题; ④到附近路口接消防车辆。 ![]() ![]() 为保障快速扑救初起火灾,除了提高单位员工扑救火灾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建好建强微型消防站,发挥微型消防站'救早、灭小'的优势,全面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什么是微型消防站? ![]() 微型消防站是以救早、灭小和'三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和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社区建设的最小消防组织单元。 微型消防站有火灭火,平时开展火灾防控和消防宣传。一个'微型消防站'服务一个社会单位或小型社区,几个人简单器材,却可以取得'防消宣一体化'的良好效果。 微型消防站做到“三有” 微型消防站必须具备有效处置初期火灾的功能,因此,必须达到'三有'的标准: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 人员方面 重点单位微型站人员配备不少于6人,确定1名人员担任站长,确定5名以上接受过基本灭火技能培训的员工作为队员,积极建立志愿消防队伍。 器材方面 重点单位微型站配备一定数量灭火器材、通信器材,可选配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护靴、破拆工具等器材;社区微型站宜配备消防摩托车或小型车辆,方便快速到场处置。 战斗力方面 微型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备;还应定期开展基本技能训练、熟悉单位或社区情况,提高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同时,应纳入当地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 争分夺秒,灭早灭小,减少损失。 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