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上认为冲、任、督三脉共同起源于胞中,即所谓的“一源三岐”。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通行上下,血气旺盛,多气多血。任脉走于腹部,与诸阴脉相连,为阴脉之海,统任一身之阴,阴多阳少,血多气少;发病通常以阴质凝结,病情缓慢为特点。 督脉走于背侧,与诸阳脉相连,《奇经八脉考》云:“督乃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阳多阴少,气多血少;发病或以阴虚火旺,或以湿热藴结,病情往往发展较快。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丈夫八岁肾气实……五八肾气衰,发脱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须白。”说明男性从 40 岁左右肾气开始衰落,50 岁左右阳气明显不足。 而任脉为阴脉之海,络属于移行带,故前列腺在组织上的增生常在 40 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阳气愈加衰退,任脉所属移行带痰凝、血瘀、败精愈加严重,前列腺增生也随之突显。 ![]() 结合医案,史某,男,62岁,退休教师。自述两年前出现排尿费力,伴有尿线变细,未服用药物治疗。 近1月来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尿不出,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经治疗后能自行排尿,出院规律服用非那雄胺片,但仍感排尿费力,尿线细。 ![]() 现症见:排尿踌躇等待,排尿费力、需借助腹压排尿,尿线细,尿后滴沥,尿频,夜间盗汗,常伴冬季怕冷明显,舌淡红,苔白根黄,脉沉。 辨证为阳虚痰淤,结于任脉,治以温通散结。 药用:生黄芪、肉桂、刘寄奴、莪术、浙贝、五味子、山药、鸡内金、土茯苓、威灵仙、桑螵蛸、制鳖甲、制香附 ![]() 服6剂后,自觉尿频改善,仍有排尿等待,脉稍缓。效不改法,继服原方7剂,述排尿通畅,无尿频,患者忧恐又复发,续服7剂收尾。 方用黄芪性温,为补气之要药,肉桂辛甘大热,能够温通经脉、气血,二药合用,温通之效显著;桂枝辛甘味温,辛助血行,温通经脉。土茯苓利湿去热。 ![]() 莪术性温,归肝脾两经,破血力强;刘寄奴归肝脾经,破血通经效良;浙贝化痰软坚;威灵仙通经络;香附甘寒清肺,疏气开郁,理气宽中。 鳖甲以引诸药入任脉;五味子酸温之品,收敛元阳;山药补中益气、善熄风燥,止疏泄;鸡内金涩精止遗、通淋;桑螵蛸温暖肝肾,疏通膀胱。 此方着眼于任脉,在“驱邪气、行气血、通经络、补虚损”的处方原则下,注重温通散结,方能着手成春。 |
|
来自: 我爱看金匮伤寒 > 《前列腺增生败酱3斤卜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