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对我说:“我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拿什么工作和我换,我都是不愿意的。”真的,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有人告诉我她最爱自己的工作。 对于工作,就像钱钟书说婚姻一样,不过是围城内外。我觉得你档次高,你觉得我假期多;我看你高精尖,你看我文艺范儿。你说你活儿多累成狗,我说我天天加班儿已经生无可恋;你老板说风就是雨,我上司天天猜猜猜。如果实在没啥特别大问题,那也得吐槽食堂饭多难吃,过节红包多抠门儿。能正常上下班儿休息的的人抱怨高峰期和法定假日多么堵;不能正常休息的人哭诉一个人的假期实在是孤独地想哭。吐槽久了吧,大概那些真心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也不好意思说喜欢了,一不小心就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白眼儿啊。 可是,银秀不,她很坚定很开心地告诉我:“我觉得我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了,拿世界上任何工作和我换,我都是不愿意的。”隔着手机,我都能想象到她那张小脸上坚定的眼神和满足的笑容。 银秀是图书编辑,大学毕业就开始做出版业。刚进出版社的时候,她的月工资不过两千多块,在北京这个工资,生活自然不容易。可是每天能看书,每天能和那么多优秀的写作人交流,她依然觉得很幸福。好不容易熬到月薪七千多的时候,她选择了去广东汕头支教,做了小学语文老师,推广阅读,收获了幸福,友情和感动回到北京。两年支教结束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出版社,回到书的身边,和书们相依为伴。总有人给她发offer和橄榄枝儿,请她跳槽,她微笑着谢过,转身继续编辑自己的书。 她编辑出了一本一本的好书,写了一篇一篇的书评,寄了一批一批的书给不同的朋友,主办了一场一场的读者见面会,参加北京上海的书展,重要的是读了好多好多的好书。下班后,她会给自己做一顿简单丰盛的晚餐,拍自己住所附近公园里的花花草草。每个周六,她会去民工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生活就是围着书和孩子们转着。 或许因为做编辑,她特爱鼓励爱写作的人。我和她真正见面相处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就是2012年的冬天,我们一起去重庆参加全国的群文阅读研讨会,一起坐重庆阴森吓人的地铁,一起吃辣得肚子翻江倒海的老火锅。知道我喜欢写东西,她总是想方设法地给我寻找渠道。她认识果壳网的姬十三,开了个“支教”专栏,给我发送了好几个邀请号;她把自己圈内的所有写作比赛都发给我,豆瓣的,好故事的;我开通公众号,她经常转载,评论,在排版上给了我好多建议,不停地催我开通打赏,我没开通,她就直接在微信上给我发红包。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我们相处三天,她却像老友一般。 她总是真诚快乐的待人,用心爽朗地对待生活。她总是说在出版写作的圈子里,她遇到了那么多简单而高深的人,他们给了她无限的启发,灵感和感动。她喜欢这个和书连接的圈子,它干净而温暖。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不管拿什么样的工作来换,她都是不愿意的,因为热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