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餐

 宋的课 2022-11-25 发布于湖北


我把《我们仨》读了一遍又一遍,她去世之前我就已经很爱这本书。

第一次读,惊讶于世间最好的感情和婚姻原来是这样子的,我们相互成全,成为更好的自己。你有你的光环,我有我的骄傲。而在我们的家里,你痴我呆,我们不谙人情世故,可是能读书就已足够。我们自得其乐,自在圆满。你有你的《围城》和《管锥编》,我有我的《洗澡》和《唐.吉诃德》。“锺书高兴地说:'《管锥编。和《唐.吉诃德》是我们最后的书了,你给我写三个字的题签,我给你写四个字的题签,咱们交换。’”我爱你心疼你,可是我也爱我的时间。“锺书饮食习惯很保守,洋味儿的不大肯尝试,干酪怎么也不吃。我食量小。他能吃的,我省下一半给他。我觉得他吃不饱。这样下去,不能长久。而且两个人生活在一间屋里很不方便。我从来不是啃分数的学生,可是我很爱惜时间,也和锺书一样爱读书。他来一位客人,我就得牺牲两三个小时的阅读,勉力做贤妻,还得闻烟臭,心里暗暗叫苦。”我愿意做你的贤妻,可是我也爱读我的书。

更可贵的是,我们都是在人海中第一眼便认定对方。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要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么?”没有兜兜转转,没有虐心虐恋,没有千回百转,没有错过。我第一认定的人就是你,我所有的感情只用来爱你,我所有的时间都只用来与你相知相惜。用一颗纯粹的心,一颗未经伤害辜负,也未被等待折磨的心,这么天真单纯地与你相守,也因为如此,到老年时,我们依然可以如顽童一般生活和相爱。

五十岁的老夫妻带着二十五岁的女儿去下馆子。吃馆子不仅仅吃饭吃菜,还有一项别人所想不到的娱乐。“锺书是近视眼,但耳朵特聪。阿媛耳聪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时候,我们在观察其他桌上的食客。我听到的只是他们的一言半语,也不经心。锺书和阿媛能听到全文。我就能从他们连续的评论里,边听边看眼前的戏或故事。我们的菜一一上来,我们一面吃,一面看。吃完饭算账的时候,有的戏已经下场,有的还演的正热闹,还有新上场的。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一家三口,都是爱学习爱读书的人,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媛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绝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照顾,他又很弱小。这样一个痴痴的一家三口,如何在争分夺秒的读书和写作里把生活过的趣味横生,真是令人费解。

这是几年前我读这本书时候的震撼,美好的人,美好的感情,幸福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如此圆满合拍,看到照片的时候,才恍然大悟,80多岁的老夫妻和五六十岁的女儿,可是我脑子里永远是一对穿着西装和旗袍的璧人以及圆圆脸蛋的活泼小姑娘。多么神奇,幸福的家庭和婚姻,让家里的每一个人永远年轻活泼,就算他们已经离去。

一遍一遍的阅读里,我竟只记住了他们如何为“我们仨”操持一日三餐。

他们在牛津,从老金家搬入达蕾女士那有着卧室,起居室,独立卫生间,厨房和阳台的二层新居的时候,杨绛入睡晚,早上还不肯醒。锺书一人做好早餐,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他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间,除了锺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他做给她吃。一直到80多岁,他重病住院的前一天。“他烧开了水,泡上浓香的红茶,热了牛奶(我们吃牛奶红茶),煮好老嫩合适的鸡蛋,用面包机烤好面包,从冰箱里拿出黄油,果酱等放在桌上。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穿着整齐,就一同下楼散散步。”

自他们在一起后的早餐,除了那些他没做早餐的日子,除了偶尔吃年糕的日子,应该就这样吃了六十多年吧。然后他走了,不知道没有他做早餐的日子,她有没有换过口味,一个人的早上是否依然是被牛奶红茶的香气唤醒。

这是最简单的早餐,简单到学校的食堂都可每日供应,而对于我这样一个中式稀饭鸡蛋馒头早餐拥趸者,竟然为了这牛奶红茶烤面包心动不已。我把这牛奶红茶烤面包读了又读,在本子上抄了又抄。我不否认吃货精神在做祟,可是我从这文字里看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早晨,一对相互扶持相爱一生的伴侣,他们从宁静祥和的清晨,执子之手走进柔和美丽的黄昏,那太阳的光辉一直穿过时间的缝隙落在他们消瘦的肩上,在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

我在这文字里闻到了牛奶红茶的香气,本来这也一直是我的最爱,爱红茶的醇香和牛奶的丝滑,更喜欢两者碰撞之后的温暖与质朴。温暖你宁静的午后,温暖你清冷的早晨。于是,在这个五月最后的早晨,我走过满树金黄的梅子树,用立顿红茶包和滚滚沸水,纯纯的牛奶为自己来了一大杯牛奶红茶。我不知道“钱氏”牛奶红茶的独家秘方,可是这杯简易牛奶红茶下肚后,我的额头在这清冷阴雨连绵的早晨里渗出了细细的汗珠。我用了极少的奶,可是就是这极少的奶让这孤独单薄的茶一下子变得温润如汤。我曾经在云南大理的山村小学里,为了不让孩子们喝街上一块钱一杯的珍珠奶茶,现场为孩子们展示如何制作丝袜奶茶。我们在教室里煮沸牛奶,电热水壶里沸腾的时候,溅了一地地牛奶,我那每天擦得能照人影儿的讲台铺着一层厚厚的乳白色牛奶。我们把壶中幸存的牛奶冲进滇红茶里,茶叶慢慢舒展,然后拿出一位小姑娘新买的丝袜,不停地过滤。最后,我们的奶茶盛在孩子们的洋瓷饭钵里,孩子们捧着那个大饭碗,全班传着,一人一口。最后他们说:“宋老师,不甜。”

杨绛在退休前,对爷儿俩许愿说:“等我退休了,我补课,我还债,给你们一顿一顿烧好吃的菜。”她做的菜,他们俩从来不嫌弃。他们仨失散的日子里,她在家里,要一心一意做一顿好饭,等着他们回来,叫他们出乎意料。她说:“我焖了饭,捂在暖窝里;切好菜,等锺书回来了下锅炒;汤也炖好了,捂着。”吃货的眼泪又下来了,我都不知道她到底做了什么饭,什么菜,什么汤,只是觉得这是一顿温暖简单美味的午饭。忽然觉得,在食物的海洋里,美食的饕餮中,最能打动你的胃,你的心的,竟然只是一锅焖熟了捂着的暖暖的饭,一两盘等着你回来就下锅去炒的菜,还有一锅炖着的汤。

我喜欢所有刚出锅的饭,菜和汤,看着它们氤氲而上的热气,我觉得简直美得不可方物。我不喜欢去商场吃饭,不喜欢那些加热后端上来的菜,总是一副毫无生机的样子,不管它多好看,都没了精气神。不喜欢温度适宜,冷冷静静的食堂饭菜,它们太过冷静,都有些“性冷淡”了,没有了烟火气,没有了油烟气儿,饭菜就如同死了一般。我喜欢这一饭,一菜,一汤热热的简简单单的生活。

去年夏天,母亲来上海陪我,带着我的大姐和小外甥外甥女。每天晚上下班回来,我在地铁口的便利店里给母亲买一罐冰冻黑啤酒,给两个小孩买光明三色冰激淋,给姐姐买新鲜的木瓜。我回到家,母亲立即端上来一碗温开水,我大口大口地咽下去。母亲走进厨房,葱姜下锅,我闻到了番茄炒蛋,蒜蓉生菜,鱼头豆腐锅的味道。姐姐打开电饭煲,满锅浓稠的红色黑米粥热气和浓香扑面而来。我落座后,饭菜很快上桌,母亲大口喝着啤酒,小孩子们还在舔着手上的冰激淋,我吃着那些热乎的饭菜。

我上班的时候,母亲一大早就给我准备好午饭便当。她坚持早上给我做新鲜的饭菜,而绝不肯用前日晚餐的剩菜。她在我的饭盒里塞满饺子,炒面,换着法儿给我调口味。我不上班的日子,母亲就会操持一桌丰盛的午餐。有一天中午,我们买了一条肥嫩硕大的草鱼,母亲用这细腻的鱼肉和雪白的豆腐炖了满满一大锅,母亲只用了姜和蒜,那一锅鱼豆腐清清爽爽而又带着粘稠的乳白色。不过母亲是讲究颜色搭配的人,她嫌这鱼和豆腐太单调,在起锅的时候扔下去碧绿的生菜和鲜红肥美的大辣椒,于是这一锅豆腐鱼立即活色生香,春色满园了。母亲把鱼锅端上桌子的时候,我的两个小外甥都发出了尖叫声,惊异于这干净清爽而又绚烂的鱼,我觉得这是一幅画。这道菜成了我的微信头像,我的同事们在群里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说:“哎,这个鱼汤说。。。。”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成了鱼汤,被很多人埋怨,他们说晚上的时候真不愿意找我聊天,看到头像就口水直流。母亲和姐姐还有孩子们离开的那个下午,我走近小区里,闻到一股炒鸡蛋的香味,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作家冯唐说,上下学的时候,他骑自行车上下学。每次放学时,他骑车走到楼道里,把车子丢在楼道里一声响。然后飞奔上楼,他的爸爸听到那一声响,立即油爆姜葱,等他走上五楼的家中,菜已上桌。我在他那黑白的视频里,竟然看到了金黄的热油,白绿新鲜的葱段和嫩黄的姜丝,闻到了穿越老旧宿舍楼的葱香。

阿媛重病住院,骨癌晚期,命不久矣,可是依然挂记着妈妈的一日三餐。她用枯瘦无力颤抖的双手为母亲写下食谱,教她如何制作简单饭食,而她自己早不能进食。食谱是这样的:

“你可以叫小王买点菠菜面,番茄面,不是挂面。是块状的,广东福建出的,超级市场一定有,与牛肉汤,猪肉汤煨成烂糊面。如:

          牛肉汤+胡萝卜+芹菜+番茄面

猪肉汤+莴笋块+芹菜或芥菜芯+菠菜面

你大约爱吃,一小块面就够,但烧的时间较长。”

当我不能陪在你身边的时候,当没有人陪你吃饭的时候,当你一个人操持一日三餐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对付,更不要不吃。我不能再陪你吃饭,你也不会费心去操持大餐,那么你就好好做这简单而营养的吃食吧,而且我想你大概是爱吃的。

永远担心你吃不饱的人,永远担心你不好好吃饭的人,在离去的时候还记挂着你一日三餐的人,应该是世上最舍不得你,最爱你的人。

于千万人之中,千万年之间,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遇见那个人,不离不弃,彼此成全成长,永葆初心,共同抵挡风雨和世故。在平凡的生活里,用心为你,为我们仨操持一日三餐。在万千美食里,只愿有爱你的人为你操持简单温暖的三餐,温暖你的胃和你的心。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更要好好吃饭。在无垠的饕餮里,我们需要的就是这家常的温暖和烟火气儿的熨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