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好

 宋的课 2022-11-25 发布于湖北


家里的第五个孩子,脚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是双胞胎女孩儿,是双胞胎里瘦弱不起眼的那个,她从一出生就没得到大人的关注。人看了一眼皱皱巴巴的她,摇了摇头,“估计是长不成人啊。”那是59年,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一年,多少健康的大人都熬不住,更何况她这刚出生瘦巴巴的女婴。那时候哪家孩子都多,新生儿的将临对这个村庄来说根本不是稀奇事儿,怀孕的母亲也不当回事儿。生下来就生下来,活不了也就活不了。当然,为了劳动力,人们还是希望小孩子活下来,长到八岁就能放牛干活儿了。当年每个家庭放开生,可劲生,不也是为了响应“人多力量大”的号召嘛。

她太瘦弱,人们就把存活的希望放在了双胞胎姐姐身上,有限的粮食和白糖只能顾及一个孩子。可是,那白胖可爱的姐姐没过满月就出天花死去了,大家才开始注意到她的哭声多响亮,那是饿的。她当然活下来了,还慢慢出落成美丽的少女,家务活和地里活都是村子里拔尖的。只是母亲在她十岁那年就过世了,鳏居的父亲是个好强急躁的人,所有的注意都给了三岁的小儿子。她被村里无数的人夸赞,说她善良,说她手巧,说她贤惠。可是在家里,她没有得到一点的赞赏。她只能更加能干,更加好强。

她刚长到20岁,舅母就开始给她张罗婚事,舅母要还人家人情,就想着给那家的儿子说个媳妇儿,只有两个外甥女没嫁人-她和妹妹。妹妹年纪小,关键是人也倔,只迷恋霍元甲和后来的许文强,只找好看的。关键这妹妹脾气大,不受委屈,谁也不敢说她。她就不一样了,太懂事儿,还想要大人的夸赞。那家的儿子个子不高,肤色发暗,老实巴交不会讲话。她说不愿意,又不好意思埋汰人家,就支支吾吾地对外婆说:“婆,那个男娃比我还小,我看不行。”小脚外婆瞪了她一眼说:“小?要找个八十岁的老头子!”她从此不再提,一个月后就匆匆嫁人了。

丈夫和她相亲时预估的完全一样,老实木讷不会讲话。丈夫卧病在床的外婆看到她的第一眼,老眼里流出眼泪,拉着她的手说:“姑娘,真好,跟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我们家小憨子是有福气了。”后来她才知道,丈夫小时候是外婆带大的,因为老实总是被人欺负,外婆处处护着他,特别担心他长大后找不到媳妇。他们结婚的那天,看热闹的人撇撇嘴说:“哎呀,这俩人哪过得到头啊?这般模样,哪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收得住的!”

作为媳妇儿,她很快又收到村里人的夸赞,因为漂亮,因为嘴甜,因为手巧,她做的鞋子,做的饭菜都是一等一的,人们总是啧啧赞叹着:“哎呀,跟绣花一样。”可是,婆婆不喜欢,别人越夸她,婆婆越生气。甚至别人夸她生的孩子漂亮,婆婆都吹胡子瞪眼:“漂亮个啥?还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婆婆每天和她吵,什么事儿都能找碴。丈夫虽然人好,可是真的是嘴笨啊。不会夸她,还老嫌她做事儿太精细耽误时间,总是羡慕地夸赞村里那些马虎粗糙的女人们,说你看人家多快。她哭过好几次,那些女人做的针线活儿倒贴她都不要,丈夫竟然拿她和这些人比,心里委屈得出不过来气。她羡慕那些会安慰老婆,会说好话的丈夫,更觉得自己命苦,连这个福气都没有。

熬到大女儿出嫁,女婿虽好,可是也是个老实人,一点都不会讨好丈母娘,她还是特别传统的丈母娘,待女婿如座上宾,只差用文词儿叫“姑爷”了。后来二女儿也出嫁了,二女婿更是简单实诚,讨着老婆就完事儿了,哪里知道要讨好丈母娘。有时候她听说别的女婿回娘家多勤快,多嘴甜,多有眼力见,心里羡慕得发紧,口上却说:“管他呢,对女儿们好就行了。”真的,两个女儿出嫁十多年了,她从来没收到过女婿们的礼物,生日都不记得她的。

终于等到儿子结婚,在儿子结婚之前她听过很多老太太夸自己媳妇会来事儿的话,想着自己到时候还不是一样。只是,媳妇儿人好,可也不是会讨好婆婆的媳妇。媳妇对她好,平常买衣服鞋子吃的,偏偏她生日却没表示过,她心里多少是失落的。虽然她照顾人好多年,心里只奢求别人一点点儿的在乎。

好在她孩子多,还有一个小女儿。有时候她会自言自语:“我的小娃娃以后可要找一个聪明的女婿。”小女儿懂她的落寞,一个长得美还能干的女人偏偏一辈子没有享受过讨好,没有得到过家里人的肯定和赞赏,这落寞放到谁心里都是一块儿修不好的疤。其实当年小女儿是要送人的,都已说定好了,人家来抱她却反悔了,任劳任怨地背了一身计划生育的重债。女儿问她为什么,她说:“你从小就会讨好人啊。还不到两岁就天天和我说'妈妈,我以后长大了给你买好吃的,挣的钱都给你花’。我哪儿还舍得把你送走啊!”

她这样好强的人,最受不得别人对自己好,想要的讨好不过是在乎。若别人在乎她一点儿,她恨不得扒心扒肺对人家好十倍。追求了一辈子,却怎么都求之不得,她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