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温柔是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我想我是学不会的。而作为一个老师,如果能温柔该是一件多么事半功倍的好事啊。 不过到底怎样才算温柔呢?就像你和一个小孩子说“哎呀,我们要温柔”,她肯定转过头就要问你了:“什么是温柔?”是啊,这个温柔还真是不好说呢?说话轻声细语是温柔吗?好像并不是,我看见很多说话甜蜜细腻的姑娘,发起火来是比一般的汉子还要浓烈好几倍呢!那么一直笑眯眯的人是温柔吗?好像也不是,谁也说不准笑眯眯的一张脸是不是已经在心里吐槽了千万回。永远不发火的人是温柔吗?也不是啊,他们只是不发火,不见得就不生闷气,咬牙切齿啊。 既然没法儿解释,那我就得去看看生活里有没有这温柔的人儿?搜寻了一圈儿,还真没有。 我妈说她没结婚之前是她们村子里公认的温柔和善的好姑娘,从不大声讲话,从不和别人斗嘴,一不小心就害羞得满脸通红。可那是她没结婚的时候,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是我妈了,还一下子是四个孩子的妈。地里的农活,家里的孩子还有一个最爱无事生非的婆婆,这一切都让母亲强悍而泼辣。没办法,父亲老实木讷,母亲必须站出来保护孩子撑起这个家。那些温柔的少女特质在鸡毛蒜皮捉襟见肘的生活里与母亲越走越远。她的腰围渐渐变粗,嗓门儿也越来越亮,脾气自然也是越来越大。我在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里看到了她嘴里讲的那位“温柔的少女”,一身军装,浅笑如花,眼角里都盛满着岁月静好的笑意。我对这个“温柔的少女”无限怜惜,却对现在这个强悍的母亲满心敬佩还有满满的爱。 整个村子里被公认为“好脾气”的似乎只有我本家的腊香奶奶,大人们说她“永远慢慢腾腾,永远温温吞吞,永远笑笑咪咪”。是的,她真是个温柔的人,作为一个养育三个儿子,娶进三房媳妇,伺候三个孙子的女人,她还这么平和而淡然,必须是有温柔的特质啊。她年轻的生活比母亲更辛苦更难熬,可是却依然乐呵呵的,讲话细声细气。不过人们似乎是不怎么爱她这温柔的脾气,因为她实在是太慢了,火烧眉毛也要不急不躁。有一年过年,她二儿子邀请了一群朋友去家里吃饭,哥哥和姐姐也去了。一回到家就到处找东西吃,母亲笑着说:“哈哈,估计在你腊香奶奶那里半天都没吃到饭吧!她动作太慢了,炒个菜都得好几年。”他俩哭笑不得:“哎呀,怎么就这么慢呢?肚子叫了好几遍,都还不见菜端上桌。她还时不时笑眯眯地走过来劝大家喝水吃瓜子!”不过因为她从不发脾气,还这么爱笑,带孙子倒是特别适合。 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我真是没遇见温柔的,大概因为我不温柔,而按照“人以群分”的自然规则,所以我身边也就没有温柔的人儿了。不过话说回来,只要能控制好脾气,大概温不温柔也无伤大雅。人家TVB可是一直卖力提倡着:“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