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秦(完结篇)

 宋的课 2022-11-25 发布于湖北

今天,我想说说始皇帝一之路上的“左膀右臂”和大秦帝国的日薄西山,因我自己《史》至此,唏嘘不已,心潮平。

大秦的刻由秦王政一手打造,他的奋进不可之气如初生朝阳,推着整个帝国如日中天。可是,这轮红于灼和耀眼,如日中天和日薄西山仿佛有一步之遥。整个帝国都行走在兴和亡的两个极端,像烟花,要么绽放,要么沉寂。

世人皆说秦王政“少恩而虎狼之心”,可是在统一六国这条艰难的路上,他从来都不是孤家寡人,助他者甚众。我们来说说他的这些左膀右臂吧。

吕不韦

文信侯吕不韦,卫国大商人,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有一天,吕不韦去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见到了正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室公子赢异人。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这是他老爸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排中间,母亲很不受宠,自顾不暇自然也不能顾他半分。秦赵之间连年战争,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不受待见,生活困窘。不过,从吕不韦见他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履历就被改写了,因为大商人吕不韦说他“奇货可居”。

吕不韦为异人精心谋划了未来,他先瞄准了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这位夫人受宠却无子,异人就拜他为母亲,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异人从此就叫“子楚”了。最后在华阳夫人和吕不韦的帮助下,异人做了太子,很快继位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不仅把子楚送上王位,还送给了他一位漂亮而又能歌善舞的妻子赵姬,赵姬生了个名垂千史的儿子赢政。吕不韦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庄襄王任他为宰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庄襄王即位三年就去世了,太子政立为王,年十三,尊称吕不韦“仲父”。

吕不韦身为秦国丞相,尽心尽责,先是不惜钱财招揽天下有才之人为自己门客,然后组织门客们著书立说,书名《吕氏春秋》。他号召人们帮忙修改中这本书,放下狠话说:“谁找出一个错字,我给你千金。”我们也就有了这个著名的成语“一字千金”。因秦王年幼,所以政事全部取决于仲父吕不韦,很幸运,吕不韦不仅会经商,政事军事也一样不落下。

只可惜,嫪毐发动了叛乱,而嫪毐是吕不韦举荐给太后,秦王很生气,他一举灭了嫪毐,也想杀了吕不韦。只是想到他辅佐自己父王有功,没有吕不韦大概他也做不了秦王。吕不韦门客众多,纷纷为他说话,秦王就让他回自己的洛阳封地。吕不韦离开咸阳的时候,门客们纷纷过来送行,这让秦王无限担忧,怕他也叛变。想到这儿,他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信里说:“你对我大秦有啥功劳?我大秦封你河南十万户!你和我是什么关系,我竟然叫你仲父!你和你家人都迁到四川去吧!”读完信后,吕不韦喝下一杯毒酒。

王翦

王翦是白起之后秦国的另一位战神,从小就喜欢练兵打仗,可以说秦国武力统一前靠白起,后赖王翦。他灭了韩赵魏,赶走燕王,大破楚军。虽然秦军节节胜利,但是楚国依然是强劲的对手。

始皇准备灭楚国,问诸位将领需要多少兵力。年轻的将军李信说不过二十万,年老的王翦却说至少六十万。秦王政笑他人老了,胆儿也变小。就让李信和蒙恬带着二十万去攻楚,王翦呢说自己身体不适,回老家养病去了。

秦军二十万被楚军狂追三天三夜,秦王震怒,亲自跑到王翦老家说:“我没听你的话,现在我秦军受辱,可是楚军还是一路向西,将军你就算病了也不能扔下寡人不管啊。”可是王翦丝毫不为所动,只说自己身体不适,劝大王另选贤能。秦王是多么坚毅的人啊,哪里会这么罢休,只说:“就这样定了,老将军你无需多言!”王翦无奈,说:“要我去也行,必须60万军队!”秦王喜极而泣:“行,你说啥是啥。我都听你的。”

王翦出征之时,秦王亲自饯行,王翦趁机要了许多良田美宅。秦王说你好好去打仗,寡人不会让你受穷的。王翦没就此作罢,他说:“我为大王开疆拓土,功劳再大也不会封侯,那我还不如多为子孙后代要一些田产房产呢。”秦王一下子被逗乐了。结果,王翦没走多远,又提条件,说之前说的不算,赏赐封地得是刚才说的五倍之多。将士们笑他贪婪,他却说:“大王从来不信任何人,如今秦国军队全交给我,我要赏赐好让他知道我只想要子孙后代富贵无忧,没什么野心。这样他才能放心啊。”

这一仗,王翦灭了楚国,还继续向南讨伐百越。他的儿子则和李信、蒙恬一起灭了燕国和齐国。最终,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兼并了天下。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王翦和儿子都已不在人世,蒙家兄弟也被二世灭掉,秦只能派王翦孙子王离前去镇压。虽是名将之后,他还是被项羽俘虏,军队也全部投降。常言说“为将三世者必败”,因为战场杀人太多,后代自然不得善终。

蒙恬

蒙恬,祖上为齐国人,祖父蒙骜效力四代秦王,拿下了韩赵魏几十座城池。父亲蒙武随王翦灭楚国,杀掉楚国大将、项羽叔叔项燕。凭着这样的家世,长大后的蒙恬也做了大将军,攻灭齐国,秦终于完成了统一。统一后,蒙恬又奉命北逐匈奴,筑长城,威震匈奴。蒙恬还有个弟弟叫蒙毅,他和哥哥不一样,和始皇帝同进同出。始皇信任蒙家,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朝中将相没谁敢和蒙氏兄弟抗争。

始皇把自己最看重的大儿子发配到长城和蒙恬一起学习,临死前发诏书给长子扶苏要他立即回咸阳商量丧事。可是,使者前来告诉他因为他们在北边十年,花费不小成效却没有,所以就自行了断。扶苏哭着准备自尽,蒙恬劝他:“陛下一直没立太子,却让我带兵三十万,你来监督,这是把天下重任交给你啊。今天你听使者一句话就自杀,怎么知道这不是假的呢?”扶苏坚持“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自杀了,蒙恬却不肯,可是最后还是被赐死。临死前他说:“我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儿,也没任何罪过,为什么要我死?”想了很久,他慢慢地说:“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修筑了这万里长城,中间大概是破坏了地脉吧?这的确是我的罪过。”

他不知道的是,这座蜿蜒的万里长城在当时真的保护了北方百姓,后世也一直使用,如今成了中国的象征。

李斯

李斯,楚国人。年少的时候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四处逃窜,而仓库里的老鼠大吃大喝,恍然大悟: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于是,他先跟着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准备施展身手的时候他又开始考虑到底为谁使用帝王之术。他扫视一眼天下,自己的楚王成不了大事儿,其他几个国家都太弱,只有秦王有吞并天下之心,好,就秦王了。

李斯见秦王第一面,便帮他分析天下大势,劝他乘胜追击,一举吞并天下。否则,秦国稍一懈怠,六国再抓住机会强大起来,到时想统一都来不及了。他这番话正中秦王下怀,于是拜他为长史和客卿。

后来,秦王准备下《逐客令》好赶走各国派往秦国的奸细,李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谏逐客令》,说逐客不过是削弱秦国势力而让其他诸侯国得利,最后会落得国内空虚外敌强大。秦王收回逐客令,升李斯为廷尉。二十年后,秦王统一天下,李斯做了丞相。

秦统一之初,对于选择郡县制还是封国制各方看法不一。李斯说春秋战国这么乱还不是因为封国和诸子百家嘛,所以就要郡县,也不准人们偷偷学习诗书和百家之学。最后始皇又选了李斯的建议,还顺便搜走了散落在民间的诗书百家之语。

李斯一家,所有的儿子都娶了公主,所有的女儿都嫁给了秦皇室公子,普天之下除了始皇帝,再没人享有他家的荣誉了,真可谓是富贵至极。

始皇驾崩,赵高准备篡改诏书立始皇小儿子胡亥,他先去找李斯商量说:“皇帝的诏书和皇帝玉玺都在我这里,现在定谁做太子完全取决你我二人。”李斯一听立马呵斥:“你说的是什么亡国之话!这是你我为人臣子可以讨论的吗?”赵高不死心,他来了一串致命的五连问:“丞相你觉得自己和梦恬谁厉害?谁功劳高?谁更深谋远虑?谁在人们心中更受爱戴?长公子扶苏是信你还是信蒙恬?”李斯一下子泄了气,是的,这五点,他没一样比得上蒙恬。赵高继续利诱,李斯最开始还坚持自己深受皇恩,不可干这样不忠之事。赵高再劝,他还是说自古以来,立储不当就会带来天下动荡,断不可干这样的事儿。最后赵高只说了一句:“你若听我的话,我保你全家世代封侯;你若不听,小心子孙后代跟着遭殃。”李斯仰天长叹,流泪之后,他和赵高达成协议,在心里劝自己这不过是生逢乱世身不由己。

他开始效力新皇,可是赵高却独揽朝政,他见不到皇上,皇上也不相信他。最后,李斯下狱,行五刑,腰斩咸阳市。临死前他对二儿子说:“为父一直想和你牵着黄狗去上蔡门外追野兔,还能实现吗?”说完,父子俩抱头痛哭,李家被灭三族。

结语

在秦国统一的路上,名相和虎将辈出,他们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秦国一路势如破竹。可是这些将相才华能力有余,德行却无法匹配高位与功绩。他们统统把统一天下作为使命,孜孜不倦,为始皇谋求天下。可是,他们谋求的这个天下是为始皇,为自己的荣辱。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说蒙恬、李斯、王翦个个功不可没,令人佩服。可是他们却从没有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劝始皇心忧百姓,造福百姓。始皇帝的这些左膀右臂,无一善终,大概是因为“狭隘”吧。

最令人痛心的是李斯,他辅佐始皇成就帝业,位比三公,无比尊贵。他自己熟知六艺,这本是皇帝和大秦所缺的,可是他不仅不劝皇帝修明政礼乐,反而一味讨好迎合始皇。始皇死后,他又和赵高勾结,废嫡长子扶苏而立少子胡亥。连效忠大秦都没做到,只顾及一家之荣辱。他本应该是像周公、召公和太公那样的人啊。他有周公、召公和太公的才能,却没有他们的胸怀。

放眼整个大秦,重法度律令,轻诗文礼乐。强是足够强大,却最终成了一部没有感情的机器,其兴也快,其亡亦速。整个帝国红日初升、如日中天和日薄西山都像易逝的烟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