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

 新用户4068cq0H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一、总述。

1、课文结构图示

2、课文主题思想

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 的精神。3、课文感悟私塾先生非常严厉,孙中山都敢壮着胆子提问,真的非常了不起,我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同时,我也明白了,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这样才能求得真知。4、资料链接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广 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清朝末年组织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1925年3 月12日在北京逝世,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5、写作特点巧用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课文中,其他同学听从先生的教导,咿咿呀呀,摇头晃脑地背书。只有孙中山敢于向先生提出问题,就算面对着戒尺也毫不怯 懦。运用对比,更突显了孙中山小小年纪便懂得勤学好问的可贵。 6、写作点津

以小见大,表现人物特点

孙中山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只一味背诵却不思其意,而是勇于提问,这看似一 件小事,却鲜明地展现了他认真学习的态度。写作时,从生活中的细小之事、微小之 物中挖掘出不寻常的内涵或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等,这样的写法叫“以小见大”。我 们在写人时,不妨从“小”的方面去考虑选材,或小中见情,或小中见德,或小中见理,, 或小中见志。 

二、生字街

1、会认的字

2、同音字

sòng  颂(赞颂) 送(送别)          诵(诵读)   lì      例(举例) 厉(厉害)         励(鼓励)历(经历)jiè      戒(戒备)界(世界 )         借(借书) 介(介绍) 4、多音字

背  ① bēi 背包  背负    

② bèi  脊背  后背

巧记:猎人背(bèi)上背(bēi)着一支猎枪。

圈  ① quān  圈圆  圈套   

② juàn  羊圈  圈养

巧记:他在屋后圈(quān)了一块地,用来盖猪圈(juàn)。

三、新词苑

1、词语释义【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例: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是在私塾里学习知识,接受人生的启蒙教育。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例: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例:乌鸦糊里糊涂地上了狐狸的当。【霎时】:极短时间。例:一声巨响,霎时天空中出现了千万朵美丽的火花。【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例:纪念碑前人们静静地站着,整个广场鸦雀无声。【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例:爷爷至今仍珍藏着恩师赠 送给他的那把戒尺。 【详细】:周密完备。例:他向全班详 细介绍了自己制作手工的过程。

2、近义词

照例一照常

流利一流畅

清楚一明白

一字不漏一一字不落

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3、反义词

流利一结巴

详细一简略

认真—马虎

清楚一模糊

糊里糊涂一一清二楚

鸦雀无声一人声鼎沸 

四、课文风景线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于是向先生提问,吓呆了其他同学。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们讲解书里的意思。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经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 ,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五、文句读写

反 问 句 例句: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点拨: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如果反问句的句子形式是肯定的,表达的意思就是否定的;句子形式是否定的,表达的意思就是肯定的。如例句的意思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运用:下列句子中,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A.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B.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C.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我们怎么会忘记呢?

D.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六、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有关学习的名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德国]歌德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学习!—— [苏联]高尔基 小古文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选自《训学斋规》) 

[译文]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产生一些疑问,读到一半时,每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时,疑问就会慢慢清除,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遇到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学习中解决它,最后达到学习时都没有疑问了,这才是 真正长进了。

美文诵读 孙中山废除陋习  佚名 

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当时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 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千活吗?

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 

“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阅读小语 :本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经历,因而在领导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故事,表现了他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