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性生育力“断崖式下跌”!做好这5件事有效提升“精”力!

 baoyisheng143 2022-11-25 发布于北京
全球精子量告急,近半个世纪下降超六成。
11月15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哈盖·莱文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人类生殖更新》期刊发表论文称,1973年至2018年间,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数量下降了62%。
研究者认为,这种情况若持续下去将导致人类生育率降低,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01

全球男性精子数量告急

研究者对1973年至2018年间国际上公开发表的与男性精液质量相关的论文进行分析,数据涵盖6个大洲、53个国家共5万多名男性的精液样本。

图片

图源:网络
结果发现,在1973年,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浓度约为每毫升精液1.01亿个精子,而到了2018年,浓度下降到4900万/毫升。

图片

图源:网络
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数量下降62%,精液中的精子浓度下降51.6%。
且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2000年前,下降速度约为每年1.16%,2000年后则达到2.64%每年。
此前,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环境与生殖流行病学家莎娜·斯万教授甚至预言:
如果下降趋势得不到扭转,男性精子数量到2045年将降到零,男性或将“绝精”,绝大多数夫妇届时都需要使用辅助生育手段。
男性精子的持续下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呼吁政府和公众要有意识地改善男性生殖健康。

02

精子为什么“少弱病残”?

孕育新生命,精子是关键。几十年来,是什么因素让精子在数量和质量上受“重创”?
1.年龄增长

年龄是影响男性生育力的重要因素,35岁是分水岭。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称,男性的精液质量在30岁时出现倒退,35岁后出现明显下降;与20~29岁年龄组相比,35岁组的精液精子含量较少。
从生殖遗传学角度看,25~35岁是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的最佳时期,35岁后生育力则逐年下降,表现为受孕几率降低,自然流产、孩子患遗传病几率增加等。
除了遗传和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杀”精元凶。

2.抽烟喝酒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医师王彬说,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抑制雄性激素分泌、杀伤精子。

有研究发现,吸烟男性(最近5年每次吸烟4支以上)精子浓度相比不吸烟者降低了57.4%,精子活力也明显降低;即便自己不抽,被动吸入二手烟对精子也有相同的影响。

长期酗酒会损害睾丸的生精细胞,影响精子密度、存活率。

3.接触有害物质

德国研究协会称,全球男性精子数量的减少可能与邻苯二甲酸酯有关,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壁纸、清洁剂中,长期接触可干扰内分泌,使精子数量减少。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噁英也有生殖毒性,降低生精能力;另外,洗发水、化妆品等日用品中含环境雌激素,进入机体后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精子发育。
4.缺乏运动

不爱动导致的身体肥胖与不育密切相关。肥胖者中,少精症的发病率高达17%,是正常体重人群的近3倍。
同时,缺乏身体活动的人久坐时间必然增加,王彬表示,“私处长期受束缚,影响阴囊血液循环,不利精子生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