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癃闭主要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 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 【组成】太子参12g,生黄芪15g,桑椹15g,首乌9g,茯苓12g,瓜蒌15g,薤白12g,川厚朴12g,枳壳9g。 【功效】益气滋肾,通阳利气。 【主治】癃闭,辨证属肺脾气虚,肾元不足。症见小便淋漓不尽,频次增加,尿时疼痛,会阴部坠胀,精神欠佳,面色少华,胸闷,眠差,大便干。舌质稍红,苔薄白,脉弦细,尺脉无力。临床多见于老年性慢性前列腺增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刘老认为,老年癃闭多由下元不足、膀胱气化失司所致;由于肺为水之上源,脾居中州而主运化,故老年癃闭亦兼肺脾之气虚衰。老年癃闭之证,从肾论治,兼治脾肺,疗效卓著。方中太子参、黄芪、川厚朴、枳壳益气升降,气升水自降;茯苓助参、芪健脾补气;首乌、桑椹滋肾;配伍瓜蒌、薤白通阳。全方合用,虽平和无奇,但疗效显著。 【组成】生晒参15g,生黄芪40g,肉桂6g,泽泻25g,茯苓20g,猪苓15g,焦白术15g,生甘草15g,白通草10g。 【功效】益气温阳,峻补元气。 【主治】癃闭,辨证属气化失常型。症见突发小便不利,点滴不出,小腹急满,痛不可忍,舌质淡苔白,脉沉而无力。临床多见于尿潴留。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段老认为,本证乃因年老气衰,气化失常所致。方中黄芪、人参、甘草配伍,有芪外参内草中央之妙用,能大补一身之气;泽泻、茯苓、猪苓、焦白术渗湿利水;白通草利尿通淋;尤用一味肉桂为佐,导引阳气,与参、芪配伍,则温补阳气,取“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之法;肉桂与苓、泽配伍,则入膀胱温阳化气,使之“气化则能出矣”。 【组成】黄柏30g,知母30g,肉桂3g。 【功效】泻火滋阴,化气通关。 【主治】癃闭,证属命门相火郁结,肾气不化者。症见小便闭塞,点滴不通,小腹满急,意欲小便而不能,痛苦不堪,脉象沉实有力。临床多见于尿潴留。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肾阴不足,命门相火偏亢,火热之气偏盛于下,故脉象见沉实有力;相火郁结,气化失职,膀胱之气化不利,则小便点滴不通,意欲小便而不能,成为“癃闭”之证;唯其小便点滴不通,则尿无泄出之路,贮停于膀胱,膀胱居小腹之内,故小腹满急而痛苦不堪。通关丸方,并本《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之旨,少用肉桂之辛温散郁而复肾阳化气之职,此热因热用,是为“反佐法”。 内容来源: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