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将召回超8万辆汽车

 新行情 2022-11-25 发布于广东

一年内进行6次汽车召回。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及部分进口和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

首先,自即日起特斯拉召回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25日至2020年11月21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电动汽车,共计67698辆。

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升级后的车辆增加了感测回路电压误报的判断能力,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在行驶过程中检测到电压感测回路异常,车辆会保持持续的动力输出直到当前驾驶循环结束并驻车,建议用户按照车机提示将车辆驾驶至安全位置或靠边停车。

对于无法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实施召回的车辆,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将通过特斯拉服务中心联系相关用户,为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因售后维修和保养而拆卸过第二排座椅中间安全带的车辆,在服务中心重新安装安全带固定螺栓时,部分车辆中间安全带和左侧安全带卡扣装置的固定部件可能未被穿入连接螺栓。这些车辆如果发生碰撞,安全带将无法发挥约束作用,增加乘员在事故中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召回范围是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11月22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2736辆;生产日期在2019年10月14日至2022年9月26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10127辆。

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第二排座椅中间安全带装置,如果发现中间安全带和左侧安全带卡扣的固定部件未被正确安装,将重新按照规范安装,以消除安全隐患。

据了解,这并非特斯拉今年以来在国内市场进行的首次召回。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2月下旬至今,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累计进行了6次汽车召回,涉及约55.34万辆电动车。

虽然产品召回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近6次的汽车召回中,有3次均与软件问题相关。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特斯拉全球销量为90.8万辆,而中国市场占据了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据乘联会公布的中国市场汽车销量显示,10月特斯拉中国交付量71704辆,环比上月(83135辆)下降14%。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个月内,以特斯拉为首的绝大多数车企,都在赶着年底降价冲销量。降价最狠的当属特斯拉,一个月里来了波“两连降”。

10月底,特斯拉发布了全系车型降价的通知,各车型降价1.4-3.7万元不等,最高优惠力度高达10%。

再者,凡是在11月内购买特斯拉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组合并按期提车的,购车尾款可减8000元;12月内,购车尾款可减4000元。

受特斯拉降价影响,福特将在华市场的电马车型也迎来了降价销售,整体降幅在2.00-2.80万元间。

除此之外,更多的车企选择了通过“非官宣”的方式变相降价,比如:

有给予8000元保险优惠的问界;有“双十一”直播间搞大促销的奇瑞、欧拉;有把降价权放给销售和门店,拉客户一对一谈优惠的蔚来、小鹏;有发放大额优惠券的名爵;有内部员工购车优惠高达11万元之多的智己……

然而,在众多车企明里暗里降价的时候,比亚迪却宣布将涨价!

公告称,受国家补贴退坡和电池原材料上涨影响,比亚迪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价格上调2000-6000元不等。

在国家补贴完全退出之前(明年1月1号之前)下大定的客户可以“保价”,不受此次涨价的影响。

其实,理性分析一下,比亚迪表面上在涨价,本质上是降价了的。

无论特斯拉的降价公告,还是比亚迪的涨价公告,二者都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节点“12月31日”,以及同一个关键词“补贴退坡”。

到了明年,中国新能源车企都赖以生存的国家补贴,真的要取消了。

那么为什么说比亚迪的本质是降价?首先,比亚迪此次涨价,针对的只是明年补贴退坡后的价格,在今年之内买比亚迪价格都是不变的。

而国家补贴的发放,是根据车辆上牌时间发放的。也就是说,假如客户今年下定了比亚迪,但明年才能提到车,比亚迪也会按照今年有补贴的价格来走,相当于比亚迪自己掏腰包垫付了补贴。

另外,比亚迪明年涨价幅度为2000-6000元,而补贴退坡插电混动车型4800元,纯电动车型12600元。

很明显,比亚迪涨价的幅度是远低于补贴退坡幅度的,这补贴和涨价之间存在的差值,也需要比亚迪自掏腰包去补。

有意思的是,据统计,特斯拉单车净利润9711美元,奔驰也有着单车7469美元的净利润,而蔚来单车净亏超15000美元。

即便是造车新势力中,盈利情况表现较好的理想也是在亏本卖车。

作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则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单车净利润超过了丰田,但和特斯拉仍有近7倍的差距。

可想而知,明年补贴退坡后,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将是一场大考。

究竟谁能活下来,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