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孙光友‖燕子

 大美文化 2022-11-25 发布于湖南

燕  子

文/孙光友

       孩提时代,我对燕子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凭良心说,单凭那黑加白的长相,我就特别喜欢燕子。看到燕子轻捷的身影在空中随意挥洒,真是好生羡慕。农村家庭,似乎都希望有燕子住进家来,那被认为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因此,每每得知某某邻居家进驻了燕子时,也会让我心生醋意。

   当时,我家住在一片田野里,虽然春华秋实,风光如画,但几间茅草房却是这画中的败笔。燕子从没光顾过我家,尽管田野里经常有燕子飞来飞去,但我家的茅草房自始至终都遭到无视。父母说,燕子嫌贫爱富,全家人对燕子都不抱任何奢望。我也渐渐对燕子失去了好感。

   后来我家搬到了公路边,旧茅草房变成了新茅草房。新草茅房也还是茅草房呀,所以燕子仍然不来我家。看见燕子在那些瓦房子里进进出出,我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尤其可气的是,一个读书读不过我的邻居家的孩子,居然因为我家没有燕子而羞辱了我好几次。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两只燕子停在我家屋檐下的晒衣杆上,好像在观察交流什么。我也没细想,操起手中的弹弓就准备发射,好一泄我心中的闷气。母亲急忙拉住我,说燕子可能想到我家里来看看呢,千万别吓跑了他们。我半信半疑,就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

   果然没过多久,两只燕子嗖地一下就从大门飞进了我家堂屋。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它们又嗖地一下飞了出去。正纳闷着,它们又闪电一样地打了一个来回,而且每隔大约十分钟来回一次。最后一次飞出去,还毫不客气在堂屋里拉下两粒燕屎以作纪念。

   当天晚上,我有点难以入眠。我猜想燕子肯定不会再来了,它们经过考察,一定得出结论,我们家还是太穷,不适合居住。我愤愤然。

   出乎意料,第二天,两只燕子不仅来了,而且这一来就没打算再离开。忽而在屋子里飞着圈唧唧欢叫,显出对新家很满意的样子。忽而歇在横梁上呢喃嘀咕,商议未来的生活。飞进来叫几声,仿佛在向我们问好,飞出去叫几声,仿佛在跟我们说再见。看来,是我们误会了燕子,就本性而言,它们并不具备势利的特质。

    两只燕子计划在我家住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筑巢。它们不停地在外面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在一根横梁上营造它们的家园。真是不得不佩服燕子的勤奋和毅力,就凭那么两张小小的嘴,竟然几天之内就把一个家建成了,像一个碗,很精致。我当时也弄不明白燕子是怎么把泥土草茎和羽毛之类的东西粘紧在横梁上的,后来从书中才了解到,靠的是唾液。两只小小的燕子,该要吐出多少唾液才能把这项伟大的工程完成呀。我肃然起敬。

    燕子住进我家,一家人都高兴。因为燕子的到来,就代表吉祥和幸福也一同来了。即使燕子随地大小便,把家里弄得很脏,我们也不嫌弃。有一天,我还故意把那个羞辱我的孩子拉到家里看燕子,也在他面前好好的神气了一次。

    两只燕子从来就没分开过,也从没见它们打过架吵过嘴,看得出恩爱的小两口日子过得很开心,很甜蜜。

    有一天,突然听到燕巢里一阵吱吱声,原来不知不觉它们又生儿育女了。两只燕子又开始不停地从外面衔来虫子喂养小宝宝。每当它们衔着虫子飞回来时,四五只小宝宝都一起伸出头张着嘴,等着父母给他们带来的美餐。

    看着燕子们享受天伦之乐,全家人也都很快乐。特别是一日三餐的时候,我们一起看燕子,谈燕子,燕子也一起看我们,谈我们,那种情景和那种感觉实在美好。

    小燕子很快就能够自立了。不久,燕子们又一起迁徙飞回自己的故乡。燕子的记忆力真的惊人,燕子的不忘旧情真的让人感动。后来连续多年,那对燕子还准时来到我家。直到我家的茅草屋换成了红砖瓦房后,那对燕子就再也没有看见来过。好多次,我还忍不住看着空空的横梁发呆。

    后来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只能偶尔看到燕子,儿时的感觉也渐渐失去。某天突然听妻子说,他们学校教学楼的过道墙上又筑了燕巢。去年的燕巢被一阵狂风给刮下来了,一窝的小燕子也跟着掉在过道地上。幸好学生们很富有爱心,在小燕子的周围画一个圈,并写上字,告诉大家不能伤害它们。尽管学生们在小燕子旁边来来去去,但真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妨碍它们。两只大燕子也始终不离不弃,就在过道地上给小燕子喂送食物。过几天,小燕子就能起飞自己寻找食物了。它们也就平平安安地离开了那里。这次来筑巢的还是去年的燕子吗?我想一定是的。因为这才是燕子的品格。

    妻子讲的这个真实的故事,重新唤起了我对燕子的回忆。燕子真的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在,它们的那种执着,爱心,真情,责任感,是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感谢燕子曾经给我家带来的温馨祥和,感谢燕子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至理。

    突然感觉心上筑起了一个燕巢,结实,温暖,不惧风雨。燕子就这样永远地住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