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事奇才韩信之死被一群宫女用竹子捅死,成就了两个什么成语?

 入出有致 2022-11-25 发布于四川

“兵仙”韩信,真可谓是“人形成语制造机”。

提到韩信,人人都知道他是难得的军事奇才,他以布衣之身起家,在秦末汉初时大放异彩,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立下了不世功勋。

而除了因具备难得的军事奇才,被后世誉为“兵仙”外,韩信还有个绰号,叫做行走的“成语制造机”。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韩信的一生,就是被成语串联起来的一生。

不管是在他尚未发迹之时,还是在他南征北战之际,以及在他被诛杀之后,发生在他身上的一桩桩典故,都成了后世耳熟能详的一个个成语。

那么,关于韩信的成语都有哪些呢?另外在他被诛杀之后,又成就了哪两个成语呢?下面,就让我们回顾历史,一起走进韩信那被成语“串联”起来的一生。

韩信最早“创造”的第一个成语,即胯下之辱。

当初在秦末时,韩信还是淮阴街头上一个小混混,史料记载他不仅穷且品行还不太好,加上时常去别人家蹭饭,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都不待见他。

而当时淮阴街头上有个干屠户的人,极为看不惯韩信的做派,他就认为,韩信虽然人长得高大,也时常佩戴一把剑四处溜达,但其实是个胆小鬼。

因此,这个人就当众羞辱和挑衅韩信,拿言语来试图将其激怒。

他是如何挑衅的呢?此人对韩信说,如果韩信不怕死,那就拿手里的剑来刺他,如果承认怕死,那便从此人的裤裆之下钻过去。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钻裤裆也并不算是太过羞辱吧?

事实上并非如此,秦末时的男人,不像现代人有内裤可穿,而是穿一种叫做“绔”的内衣,这种内衣除了没有裤腰只有两只裤管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裤裆。

也就是说,这种衣服除了能盖住一部分腿部外,重要的地方是真空的。

而再来看那个屠户对韩信的挑衅,是不是就会觉得这真的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呢?毕竟,任谁都不想“长针眼儿”吧。

但最终,韩信却忍了下来,不仅没有反抗,反而在众目睽睽之下,从这个屠户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件事,便是“胯下之辱”典故的由来,而韩信之所以能忍得了此等羞辱,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当时的他不是没有一剑杀了那个屠夫的能力,但是他却不能杀。

主要的原因,是杀了屠夫,确实逞了一时之快,但秦末律法严苛,韩信如果这么做的话,就会葬送自己的人生,而他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尚未完成,因此他才会忍受这种侮辱。

而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后韩信飞黄腾达荣归故里之际,不仅没有杀掉这个屠夫,反而还给他一个官做,因此后世便用“胯下之辱”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能忍天下之不能忍,并最终成就非凡事业之人。

而韩信“创造”的第二个成语,叫做“一饭千金”。

这个典故也是发生在韩信落魄之际,随着母亲病逝,韩信吃饭都成了问题,加上他不怎么招人待见,因此经常就是上顿不接下顿。

某天,韩信实在是饿急了,因此就尝试着去河边钓鱼,但始终没能钓上来,到了最后,韩信几乎都要饿晕了。

这个时候,经常在河边洗衣服的一位大娘,心里可怜韩信,就把随身带的饭分给韩信吃,并且,一连几十天天天如此。

而韩信也靠着这几十天大娘的“赠饭”,算是没被饿死,当时他出于感激对这位大娘说,说自己若是日后发达,必然会重重报答。

韩信这话,反而让大娘很生气,大娘就说,自己不是为了图报答,而是单纯看韩信可怜才这么做的。

不过,虽说大娘不求报答,但韩信却铭记在心,多年后他成为大将军回到故乡,专程去找到这位大娘,以“千金”去酬谢当初的“一饭”之恩。

这便是“一饭千金”这个成语的来历。

而第三个成语,叫做“国士无双”。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离开家乡,先是投奔了项梁,但项梁兵败身死,其部队归了侄子项羽,而韩信又开始跟着项羽混。

但在项羽手下,韩信并未得到重用,其提出的意见项羽也均不采纳,这就让韩信极为郁闷。

因此,韩信趁着刘邦入蜀的机会,果断离开项羽而投奔刘邦,但去了之后,最开始同样没有收到重视,甚至某次因为犯事还差点被杀,幸亏刘邦的“司机”夏侯婴仗义出手,才让韩信保住了性命。

之后,刘邦的谋士萧何结识了韩信,两人多番长谈,萧何觉得韩信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就推荐给了刘邦,希望刘邦能重用韩信。

但当时的刘邦并未发现韩信有什么特殊之处,因此对萧何的话也不当回事,而韩信这边,看刘邦不拿他当回事,当即就趁着晚上跑路了。

而他这一跑,得知消息的萧何赶紧去追,这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好不容易把韩信追了回来,萧何郑重其事地告诉刘邦,这韩信是普天下找不到第二个的“国士”,如果刘邦想夺取天下,那必须留住并重用韩信。

最终,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端正态度,拜韩信为大将军,由此,韩信“国士无双”的名声也被外人所熟知。

接下来,便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以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几个成语了。

这其中,“匹夫之勇”以及“妇人之仁”,是在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他和刘邦分下当先局势时,评价项羽所用到的两个成语。

当时韩信就说,项羽虽说勇武,但却不愿意放权,也不愿意重用其他贤将,因此只能算是“匹夫之勇”。

另外,韩信还认为,项羽表面上对兵卒“关怀备至”,手下人得病又是痛哭又是分食物给他们吃,但真等到下面人立功了,却不舍得对其封官加爵,此乃“妇人之仁”,即施小恩小惠,却不识大体。

而在一番分析后,刘邦深以为然,大有与韩信“相见恨晚”之感,之后,在韩信的建议下,派出几百兵士去修缮通往关中的栈道,以此来迷惑守将章邯,而暗地里,刘邦派韩信从故道一路奔袭至陈仓,最终占据此城,迫使章邯逃走。

此战,在韩信的妙计之下,刘邦得以进入咸阳,并收复关中大片土地,为之后战胜项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然后,就是“独当一面”、“背水一战”、“拔旗易帜”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

刘邦进入咸阳后,声势大振,紧接着又降伏了魏王豹、河南王申阳等人,由此得以统制各诸侯人马。

之后,刘邦与项羽决战于彭城,但最终刘邦大败,几十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最终刘邦一路逃至夏邑才勉强站稳阵脚,在这里,他与张良商议下一步的计划,而张良则对他提出了对当时局势最为有利的建议。

张良提出,首先要联合素来与项羽有矛盾的九江王鲸布,其次再和同样反对项羽的彭越搭上交情,借助此二人的力量一同对付项羽。

另外张良还说,在刘邦的手下将领中,只有韩信才能担负起“独当一面”的重任,只要刘邦能继续加大对他的重用,再加上鲸布、彭越这二人,三人联手,一定能击败项羽。

而韩信确实也不负众望,在之后,先是率兵采取“疑兵之计”,击败了降而复叛的魏王豹,为自彭城失败以来,士气低落的汉军打了一针强心剂。

之后,韩信提出开拓北方战场的建议,得到了刘邦批准,因此他带兵数万,向赵国发起进攻。

当时韩信一改兵书的规则,而是把兵力集中背靠在外人看起来是“死地”的水边,并在此摆开架势,准备与赵军交战。

而赵军这边,看到韩信的架势后,均认为这是“找死”的行为,因此便加大攻势冲向韩信,但韩信对此早有安排,他之所以把士兵安排这此种绝地,就是为了激发士兵的勇气,从而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界。

果然,两军开战后,汉军士兵由于没有退路,因此就迸发出非凡的战力,与赵军杀得难解难分,与此同时,韩信趁赵军倾巢而出之际,又派了两千轻骑带着汉军旗帜摸进了赵军大营,并迅速将赵军营中的旗帜全部换为汉军旗帜。

因此,在赵军久攻不下汉军的“背水阵”时,一回头又发现自己的大营遍插汉军旗帜,当即就认为大营已落入敌手,之后赵军阵脚大乱,最终被韩信彻底击败。

这便是“井陉之战”,而从此战中就能看出,韩信真的是将兵法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另外,还有“解衣推食”、“略不世出”、“功高震主”、“不赏之功”。

这几个成语的典故,发生在潍水之战后,在潍水之战中,项羽的楚军被韩信大败,同时得力干将龙且也战死,这就让项羽极为慌乱。

不得已之下,项羽派人去说服韩信,希望他能保持中立,来一个三分天下。

而面对项羽的劝说,韩信对来使提到,他当初在项羽手下时不受重用,而到了刘邦这边,刘邦又是授予他将军之印,又是把衣服脱给他穿,还分食物给他吃,即“解衣推食”,有此等大恩,韩信说什么都不愿意反叛刘邦。

之后,韩信谋士范阳人蒯通也找到韩信,劝说他三分天下,他认为韩信有不世出的谋略,即“略不世出”,加上功劳显赫,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这样一来便是“功高震主”,因此,希望韩信早做打算。

而韩信再一次表达了刘邦对自己有恩,自己肯定是不会背叛他的意思,因此最终拒绝了蒯通。

最后的荣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刘邦为彻底击败项羽,听从张良建议,大封韩信、彭越,并命韩信主持对项羽的征讨之战。

此后,韩信从齐地发兵,彭越则从梁地发兵,最终连同刘邦一起,共同形成对项羽的合围之势。

而项羽这边,不敌多方合围,不得不撤兵至垓下(今安徽灵璧),而在这里,韩信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即将项羽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如同天网一般,彻底断绝了项羽的所有出路。

并且,在这种重重包围之下,项羽一方在夜里又听到周边响起楚国的歌谣声,误以为楚地已尽落入刘邦之手,因此士气顿时跌落,不得不突围逃窜。

最终,突围至乌江边上的项羽自刎身死,至此,刘邦获得最后胜利。

这便是垓下之战,而这一战,是韩信人生中最后一次高光时刻,随着不久后刘邦登基称帝,韩信也逐渐走向末路。

君臣猜忌:“多多益善”、“伪游云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居常鞅鞅”

刘邦登基后,某次与韩信喝酒谈天,就提到了武将的本领,当时刘邦就问韩信,自己这样的水平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以刘邦的能力,可以带十万士兵作战。

对这个答案,刘邦并不是太满意,于是他就反问韩信会带多少兵?而韩信当时自信地回答道,自己带兵的话,那必须是多多益善。

这意思就是说,自己的能力在刘邦之上,而他这话一出,刘邦当时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于是就说,既然你水平这么高,怎么如今却只是我的部下呢?

对于刘邦的质问,韩信在当时确实给出了一番解释,他说自己只会带兵,因此多点少点都一样,而刘邦则是善于统领将领,所以即便能带的兵少,但依然能让韩信这样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不过,韩信解释归解释,刘邦嘴上没再说什么,但心里已经开始对韩信有了猜忌,毕竟韩信的能力他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就不如先下手为强。

之后,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刘邦拿不定主意,就找来大臣商量,不少大臣都建议赶紧捉住韩信杀了他,但谋士陈平却认为,如果直接公然发兵捉拿韩信,未必是他的对手,因此倒不如换个方式,即“伪云梦游”。

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刘邦家假装要出巡云梦大泽,在走到韩信封地附近后,召韩信来觐见,这样就可以趁机将其拿下。

而韩信这边接到旨意后,也是相当犹豫,但最终还是去见了刘邦,最终遭到刘邦生擒。

在被生擒后,韩信就破口大骂,说刘邦这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举,不过,刘邦这次并未杀掉韩信,而是将其押回洛阳后,赦免了其罪过,贬为淮阴侯而结束。

而在被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也知道刘邦忌惮自己的才能,因此就时常称病不参加朝会,天天深居简出,躲在家里闷闷不乐,在这种情况下,韩信的心情可想而知的必然十分郁闷,这便是“居常鞅鞅”。

最终的结局:“钟室之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到了公元前197年前后,刘邦已垂垂老矣,而当时的韩信只不过才三十多岁,正值年富力强,因此,虽说将韩信贬为淮阴侯,又收回了其兵权,但刘邦依旧对韩信不放心。

而对于刘邦的心思,其妻子吕后是一清二楚,因此趁着刘邦带兵征讨陈豨的机会,就准备设计将韩信除掉。

不过想归想,吕后又担心韩信如果不来该怎么办,这个时候,谋士萧何为吕后出了一个主意。

萧何历来与韩信的关系不错,当初正是他将韩信追回,并建议刘邦对其重用,因此他就建议,由自己出面,亲自去请韩信,这样韩信就不会怀疑,自然就会来了。

原本,韩信是真的不愿意去,但架不住萧何的多番邀请,再加上萧何编了一套说辞,称反叛的陈豨已被刘邦处死,群臣们都去庆贺,因此希望韩信无论如何都去一趟,所以,最终韩信还是答应了萧何,前往长乐宫。

而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史料记载,在韩信到了长乐宫之后,当即就被吕后提前安排好的武士五花大绑,此时韩信还不住地呼叫萧何,希望萧何能出来救他一次,但萧何始终没再露面。

之后,吕后于长乐宫的钟室之内,将韩信杀死,至此,一代“兵仙”,黯然陨落。

也正是因为韩信之死,有萧何出面诓骗的因素导致,因此后世就评价韩信的人生和结局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他是在长乐宫的钟室内死在了宫女手里,所以后世便称此事件为“钟室之祸”,用来比喻功臣被杀。

这便是大致描述韩信人生的部分成语,从这些成语中就能看出,每一个都代表了韩信不同的人生阶段,比如落魄时的“胯下之辱”、被重视时的“国士无双”,以及大展神威时的“背水一战”等,当然,也包括他被吕后处死后,所成就的两个成语,即“钟室之祸”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此再次说明,韩信的一生,真可谓是被成语串联起来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