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个世界,不一样奇妙的家

 陶鹿在读书 2022-11-26 发布于上海

小时候住在东北农村的我,看姥爷舅舅的长砖瓦房,一到了冬天,那已经烧热乎乎的火炕,灶坑里用苞米杆燃起的柴火,大锅灶里的香甜的锅巴和炖菜烀饼,和屋顶上烟囱咕嘟咕嘟冒出的青烟一样一直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那时候看电视里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吊脚楼、江南的乌篷船,福建的土楼,心里会冒出一万个问号:原来大家住的房子都不一样啊。地大物博的中国各地房屋都不一样,那世界各地的房子又该如何设计,出乎意料呢?如果小时候看过《欢迎来我家:世界上奇妙的10种住家》这部挪威来的绘本,也许就不用浪费那些脑细胞,久而不知其解了。

世界的地理风貌天气条件复杂多变,房屋的设计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翻开挪威插画艺术家和图画书作家西格妮·托普的《欢迎来我家》,里面有十种不同的住家建筑,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寻找到你理想中的家,也能满足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关于地理、气候、建筑方面的知识也均有涉猎,说不定就开启了某些儿童的设计师梦想。

一、加拿大北部的冰屋

自小在北方长大的我格外喜欢书里介绍的加拿大北部的冰屋。说一句题外话,东北的孩子玩雪也能利用雪块和冰块为自己建一个简陋的冰屋,当年小时候的我就用铁锹切出大小相同的雪块,然后垒出了四面墙,就是技术达不到,要不加上一个房顶就搞定了。

加拿大北部生活着爱斯基摩人,也就是因纽特人。绘本里讲述了可爱尤拉一家人的生活。他们的冰屋建造很有技巧,看图片很像一个圆圆的堡垒,房屋牢固,屋顶都能站一个人。这样的冰屋是北极特有的建筑,挤压的积雪切成的冰砖里面有小气孔,能防止热能散失,也能保温,窗户用透明冰砖做成,床铺俺在高起的平台,因为屋里上升热空气保证高处是最温暖的地方。睡在温暖的动物毛皮之上,估计和睡在电热毯上感觉是一样的。如果家人多,还可以用通道把冰屋连接起来。

至于上厕所的问题,书上写了,身为东北人这答案实在太简单了。

二、柬埔寨的高脚屋

不同的房屋建筑都因地制宜,如果到了河湖密布之地,人类和大自然经过长期共存斗争的经验体现在柬埔寨就是神奇的高脚屋。绘本里一片汪洋之中布满了高脚屋和小艇,双层游船,仿佛这些房屋都飘在河面之上。柬埔寨的小健一家就生活在洞里萨湖,这里雨季水位最高达到12米,所以高脚屋的特点就是房屋都建在湖边高高的木桩之上。不是雨季的时候,回家需要爬一段长长的竹梯;雨季来临,每个人都是划船游泳高手,直接从小船跳下就是客厅。交通工具也变成船舶,当地的水上市场也非常发达,划着船儿就能吃到新鲜的水果。

这里的人靠捕鱼为生,所以喜欢吃鱼的小朋友可能会喜欢这里,不过这里可有一种凶猛的动物——暹罗鳄,虽然他们不轻易攻击人类,但惹到它们也是大大的不妙啊!

德国雄伟的城堡,仿佛能够亲眼看到整个欧洲中世纪的历史;美国纽约的摩天大楼,曾经的双子星座,这是都市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如果你不恐高,这是一个舒适便捷的住宅首选。书中除了介绍世界各地有特色的建筑,还专门介绍了中国北京的四合院,曾经老舍、郁达夫、鲁迅都曾在四合院居住。老舍笔下的猫、鲜花和鸽子,还有郁达夫笔下那皇城根底下冒出来的牵牛花,抬望眼,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四合院里的深秋又怎能一个妙字去概括。

不管是高科技、因地制宜的奇怪建筑,还是勾起你乡愁的老家的砖瓦房,一部好的绘本就是借给孩子的一双慧眼,去造访世界,探究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能更加热爱自己的爱家。说不定,翻完了绘本,孩子们会涌起更多的奇思妙想去改造自己的家,这也是乐事一件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