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解决问题4:分析问题的其它方法

 王肖杰 2022-11-26 发布于山东
除了结构化思维,还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1.数字化思维。
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比较容易,对数据的分析有一套方法,在工作中要很好的利用,核心是有数字化思维。平时工作中使用较多的是“质”的思考,即判断是什么、为什么,而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更加具体,此时数字就派上了大用场。
2007年,京东商城客户投诉中,有72%同物流服务有关。同年,中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18%以上。京东公司分析了自建物流体系的成本,最终决定自建物流体系,因此增强了竞争的优势。
有一所学校搬迁后教职工离家较远,于是开通了三路班车,因为路途远近不同,所以乘车的时间、到校的时间也不同,于是有人提意见,要求调整发车时间。要不要调整呢?相关部门把三路班车的时间做了一个周的统计:
东线车7:30发车,平均运行70.6分钟;
中线车7:20发车,平均运行71.4分钟;
西线车7:20发车,平均运行72分钟。
数据一出来,不同声音自然就消失了:三路车运行时间相差不到两分钟,有必要调吗?
2.线索化思维
也可称之为顺藤摸瓜。比如看到一本好书《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里大量引用《少有人走的路》里的观点,那么顺藤摸瓜,可以推定《少有人走的路》也是一本好书。
有一家企业搞灯具、卡车运输、蜂蜜均非常成功,这三个经营项目看起来没有关联,事实上是顺藤摸瓜的结果。这家企业做灯具生意的时候,发现35%的成本是物流运输,于是开始做卡车运输,以减少成本。在做卡车运输的时候发现,全国每年有750万箱蜂蜜平均迁移1.7万公里。养蜂的成本主要在运输上,自己有运输的成本优势,于是搞起了蜂蜜,所以取得了成功。
3.反向化思维
动物园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参观的人自由活动;能不能把人关进笼子里,让动物自由活动呢?很多野生动物园就是这样做的。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对立统一本质就是反向化思维。任何一个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看到了优点就应该想到其缺点,看到了不足也应该想到其优点。危机中有机会,比如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一些服装企业抓住机遇转型生产防护服,收入不减反增;机会中有危机,比如刚刚上了防护服生产线,疫情结束了。改革要顶层设计,同时也要“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道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是站在虫子的角度,早起的虫儿会被鸟吃。疫情既可怕又不可怕,经济形势既可喜又堪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既必须做好又完全能够做好,这些都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4.常识化思维
老子说:“知常曰明。”了解常识的人是明智的人。所谓“常识”就是对经常发生事情的认识,平时遇到的大部分问题是常规性问题,从常识的角度来思考,大部分问题能找到根源。一个平时勤勤恳恳工作的干部,突然间要求调离,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平常的事情。尽管在谈话询问时这位干部什么也不说,但顺着这个方向去探索,大概率能找到原因。
常识经常蕴含在俗语当中,比如“树挪死,人挪活”“不下牌桌就有机会”讲的是坚守与改变;“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讲的是风险与收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讲的是本土与世界;塞翁失马讲的是福祸相依等等。
5.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进化送给人类的礼物,它速度快,准确度相对也比较高。考核评选中很多采用主观评价的方式,比如投票、打分,使用的就是直觉思维,美国大选的方法本质上也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特别有利于在信息不充分、情况紧急的时候作出正确判断。《直觉的秘密》一书中说:“我们每个人都能凭直觉来设计自己的人生,从而使自己更幸福更满意。”事实上,人类大部分决定是由直觉作出的,包括重大决定,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人类文明最基础的问题,比如公平、正义等等,从苏格拉底开始就在探讨,但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但是人人都能感觉到,使用的方法就是直觉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