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自由调度知识的能力

 清源渭水 2022-11-26 发布于山东
人的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够学得更好?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在20世纪初,我们教育的核心基本上就是读、写、算。一个人接受过教育,能读书、能认识字、会算数,这就够了。但是到了现在,同样是会读、写、算的大学生,就业的方向千差万别,甚至有很多人做着一些根本不需要读大学也能够做的工作。

人的差别怎么变得这么大?因为现在教育的复杂性提高了,所以我们所要追求的第一个教育目标,是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阅读,学会反思,看到自己跟他人在思维当中不够周严的地方,这种能力是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的。
 
我们所要追求的第二个教育目标,是让孩子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对于知道的事,我们不仅能够讲出来,还能说清楚;第三个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获得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与学两个层面不断反思,这是新时代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关于学习的三个重要发现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一来就讲了一个隐喻,说有一条鱼待在池塘里,想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它的朋友小蝌蚪变成青蛙蹦出去后,看了一圈回来跟鱼讲,说见到一个动物叫奶牛,这个奶牛是什么样的。但在鱼的理解中,奶牛就是长着两个巨大乳房的鱼。青蛙所描述的奶牛,和鱼所想象的奶牛是完全不一样的。青蛙说有一种动物叫人,这个人可以走路,但在鱼看来,人就是一种用鳍走路的动物。

我们没法告诉鱼,外边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鱼对外部世界所有的理解都是从它自己的出发点来理解的。这个叫做“前知识”,或者“前概念”。这是本书的第一个发现。

我们小学老师教地理,说“地球是圆的”,小孩子可能会画出一张煎饼,因为他认为地是平的,如果是圆的了,那只能是一个平面的圆。这种现象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都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被教育者的“前概念”是什么,这是今天教育的一个前提。
 
第二个重要发现,是了解原理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过去觉得,学东西,手把手教不就行了。所以很多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都是手艺人、匠人。但有个说法是很多手艺越传越差,因为没有理解原理,他们只是学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在传递中不断损耗,最后就失传了。
 
那真正能够带来发挥的是什么?“发挥”这件事在教育学里有一个词,叫做迁移。比如说,我在师傅那儿学会了做轮子,如果我了解原理的话,我能琢磨出一个履带,甚至从两轮车到三轮车,这个叫迁移。教育的目的,是让被教育者能够更有效地迁移知识。迁移能力的前提,是要先懂得原理,了解原理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三个重要发现,是元认知很重要。

元认知,就是我们对认知的认知。我们知道很多事,了解这些东西,这个叫做认知,但是我们了解自己对这个东西的了解有多少吗?

元认知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对自己的无知是无知的,就不会反思,也不觉得自己需要学什么东西。我们见过很多人,张口什么都懂,因为他没有元认知的能力,没有对自己认知水平的评估。

用元认知来安排和规划学习,能够有效地提升迁移知识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迁移,就是为了把原理应用到生活当中。



专家和一般人的六个区别特征

基于学习的三条重要发现,我们如何重新认识学习者和学习这件事呢?比如,那些优秀的专家是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呢,他们和我们一般人有什么区别呢?优秀的专家跟一般人比起来,有六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专家能够发现很多普通人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模式。这个信息特征和模式叫做心理表征。
 
什么叫心理表征?当我们是专家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知道某件事是怎么回事。比如路边有个酒鬼闹事,大家束手无策,但是警察一过去就把他控制住了。这一套东西对他来讲都不用过脑子,上手就做,这个就叫“心理表征”。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熟练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就具备了专家的特征了。二战期间一名苏联军官看到一群海鸟朝岸边飞来,他马上就叫人架大炮朝水里打,其他人还不明白,他说水下有潜艇。他的心理表征就到这种程度,他判断出德军潜艇从底下开过来了。
 
第二个特征是,专家对知识学科的理解比普通人深得多。

第三个特征是,专家的知识不是简化的孤立的事实或者命题,而是反映出应用的情境。比如,普通的新手做物理题,他是学哪章就用哪章的方法或者公式,但是专家就可以灵活调度各种公式,解决不同应用情境的问题。
 
第四个特征是,专家能够轻松提取重要内容。苏东坡的继任者曾经问自己的助手,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苏东坡写得好呢?这名助手曾经也是苏东坡的助手。助手说,您写得跟他差不多,但苏东坡是提笔就写,从不查书。 

第五个特征是,专家特别熟悉自己领域内的知识,但不一定会教别人,千万别把专家跟教师混为一谈。我上中学时遇到一位老师,北师大数学系毕业的,他给我们上课,拿着一个尺子,画了一个大圆,又画了个三角形。我们后来才理解,他在画正弦和余弦的论证过程。直到下课铃响,他才扭头跟我们说:“这个你们都懂吧,不用多说了。”
  
第六个特征是,专家应付新情景的方法灵活多样。一个医生,他离开了医院的环境去救人,他会说没办法吗?不会。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六条我们基本就都符合了。那么,专家的六大特征,能给我们教学带来什么启发呢?
 
第一个启发,要有意义地去做知识的组织。什么是糟糕的老师?照本宣科,一条、两条、三条,然后学生拼命记,学起来非常困难。如果能够理解知识的规律,把它们组织起来,串联起来,学生马上就觉得轻松了、理解了。
 
第二个启发是,要考虑到情境与知识的提取,也就是应用的问题。我们做的所有教学活动,都要考虑到学生离开教室以后怎么提取,在他的生活中怎样反映出来。
 
第三个启发是,要让学生提取知识变得自动化。提取知识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费力,就是刚学完就考试的,我们提取知识得不断琢磨,甚至要查书,很费力;第二个阶段,轻松一点了;最后一个阶段叫“自动化”,知识自己跳出来。比如你会开车,让你假装不会开车,很难。这种“自动化”的状态,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追求。
 
第四个启发是,要打破知识的诅咒。如何有效地让专家把一些东西说清楚呢?有一个方法叫做“用新手来挑战专家”,就是找一些对这一行完全不懂的优秀新手来挑战专家,问专家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办,慢慢就会发现新手的盲点在哪儿了。

第五个启发是,要拥有适应性的专业知识。书中说,日本有很多做寿司特别好的老师,他们教的学生做出来的寿司是标准化的。但有一个老师更厉害,被封为寿司之神,他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境,当日的食材,以及顾客当时的心情、所穿的衣服,进行现场发挥。这就是拥有适应性的专业知识,能够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这些对于教学的思考和启发,都是从专家和普通人的差别总结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尝试去体会和应用,一定有所帮助。


学习要从四个方面实现迁移

前面我们一直在说知识迁移,《人是如何学习的》提出,学习可以在四个方面实现迁移:
 
第一个是“从概念到概念”的迁移。比如我们在经济学的课堂上学了“边际成本”的概念,能不能把这个概念迁移到社会学领域里面去,迁移到我们的工作、创业当中去?当我们能够做这样的迁移时,就会发现边际的概念竟然这么有用。

第二个是“从学科到学科”的迁移。

第三个是“从学年到学年”的迁移。很多学生觉得,这个学年学的东西,到下一个学年就没用了,我们以前也有这样的错觉。尤其上了大学以后,往往一个学年就把一门课程学完了,等到毕业,这门课程已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了,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这些知识从一个学年迁移到下一个学年。

第四个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迁移。

这四个方面的迁移,也是对今天教育最大的挑战。它考验学生对于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考验个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考验我们的学习时间,因为只有足够时间的学习,才能成为专家,带来知识迁移。它更考验着我们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动机决定了我们能够学到的难度,以及所能拥有的社交机会。 
 
最后,我们还要关注“太过情境化的知识和抽象能力之间的平衡”。很多人具有街头智慧,但很难成为学者。有人能够很快算出奶粉的满减优惠,但他的学历很低,没有学过抽象的数学,你让他到数学领域做几道题,去算液体的分量,算金属的分量,他就不会了,他迁移不过去了。
 


要提前设计四种学习环境

理解了学习的本质以后,本书还提供了四种学习环境的设计。
 
第一种叫做“学习者中心环境”

学习者一定会将他们的知识、技能、态度、信仰带到其中,这些学习者带来的东西在这里都必须得到重视。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前知识”“前概念”,去发现他们的看法,小心翼翼地去讨论他们的错误概念,创造一种情景使他们继续思考。

承认学生带进教室的观念和文化知识对学习的重要性,这是营造中心环境的前提。这里可以用到“诊断性教学”——上课之前,先让孩子们用过去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从旁观察,看他们哪些认知是错的,再引入新概念。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重视学生的表达。如果把教学看作是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一座桥,那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就会时刻注视桥的两端。
 
第二种叫做“知识中心的环境”

当然,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并不一定能帮助学生获得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要搭造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环境,认真对待学生的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和迁移,成为有知识的人。
 
知识中心环境,强调弄懂意义,通过使新信息有意义,以及要求学生对不清楚的知识进行澄清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元认知。其中一个方法叫做“发展性定型”——以学生已有的非正规的想法开始,逐渐使学生看清这些想法怎么样得到转换和定型。教学单元要鼓励学生以他们非正规的想法为基础,以结构化的方式去建构获得一门学科的过程和概念。
 
创造以知识为中心的环境,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学生对学科整体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搭造一个学习场景,多方位来理解知识,把知识系统化地、确定地传达出来。也就是说,上课不是让孩子们自己玩,不是有足够的尊重就够了,我们必须清楚自己要教些什么。
 
第三种叫做“评价中心的环境”

我们的评价必须提供反馈和回溯的机会,被评价的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要区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用途。比如,形成性评价中有教师对进行中的活动的评论,如对手稿、为演讲所做的准备稿的评论等;而终结性评价,可能有教师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的测验,或者全国在一学年结束时所进行的考试等等。
 
第四种叫做“共同体中心环境”

什么叫共同体中心环境?就是不盯着个体评价,而是评价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好不好,整个学校的学习生态如何,学校对周围社区有什么影响,对整个国家有什么影响,这叫做共同体中心环境。
  
一个优秀的教与学环境,应该是把这四层教学环境融合在一起。总之,《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意义重大,它帮助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便于人与人的交际与合作,然后产生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