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服务内容及流程
2022-11-26 | 阅:  转:  |  分享 
  
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服务内容及流程



是指用于预防、代偿、监测、缓解或抵消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的产品(包括器具、设备、仪器、技术和软件)。



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是指对残疾人进行辅助器具需求评估、适配评估,辅助器具的设计、定(改)制、适应性训练、借用、维修、回收更换和效果评估、补贴配送,辅助器具服务的咨询、转介、宣传教育以及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和对残疾人家属、监护人、雇主、康复工作者和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进行培训及指导。



那么辅助器具的具体评估操作与流程是什么?



第一节、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服务内容



根据残疾人需求,对于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以及目前使用辅具种类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解记录,通过简单的肢体活动,初步判定残障程度,通过需求调查严格筛选适配对象需特别注意残疾人家庭的支持是坚持使用辅具的重要因素。



评估人员、无障碍设施建设督导大队组成评估小组,对适配对象的残疾功能及家庭环境或岗位环境进行评估。辅具的适配评估包括:



(1)身体功能评估:包括生理及认知、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评估中重要的项目包括关节活动度(是否有关节挛缩或变形)、肌肉张力、肌肉控制与肌力、姿势控制、转移位能力、感觉功能、发展情况、日常生活功能等。



(2)辅具评估:依据残疾人辅具需求,结合身体功能评估决定适合的辅具种类、尺寸及配件,以及辅具是否需要特别的改、定制。



(3)环境评估:对残疾人生活环境,如家居、学校、工作场所等的空间范围、安全性进行评估,提出环境无障碍改造方案。



(4)询问残疾人是否需要这些帮助,需要的话,根据评估结果为残疾人初步制定可行的辅具适配方案。



在辅具适配前,抽取10%进行辅具适配评估复评,其中复杂、疑难案例组织市辅助器具适配评估工作委员会专家进行复评。



复评、审核批准后,根据适配处方通过辅助器具管理子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根据申报进行适配辅具。辅具适配主要包括:



(1)辅具购买:在辅具选用及配置工做中,当有批量生产的辅具适用时优先采用,市辅具资源中心负责采购成品。



(2)辅具改制:辅具配置过程中,需十分注意个体的差异,即使相同的障碍,由于个体尺寸不同也会带来辅具的不同。对发生成品辅具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需对辅具改制或量身定制才能达到个体的需求。由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以下简称市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联系生产厂家共同进行辅具的定改制。



(3)辅具设计:市场上的成品无法满足要求或市场上找不到合适产品时,只好重新设计、量身定制,由市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联系生产厂家共同进行辅具的设计。



(4)辅具配送:依托生产厂家或物流将适配辅具送到指定地点。



(5)辅具交付及试用训练:当辅具交付给残疾人同时,根据辅助器具的功能及使用说明,对使用者给与试用训练指导。



在对残疾人进行辅具适配后,还要对其使用辅具的活动环境做评估和改造,居家环境改造包括门及门槛、卫生间的坐厕、扶手、厨房、客厅、卧室等地方,使环境、障碍者与辅具使用协调一致。



辅助器具在适配后,需开展适应性训练,要教会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使用技巧,帮助他们逐渐习惯或坚持使用辅助器具,以利功能的改善和避免弃用。



被确定为组合适配的对象应同时纳入“送康复服务上门”的范围,主要负责对适配辅具的成效评估。辅具适配后两周再次去上门访问残疾人,从功能表现、使用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确认达到原先制定的功能性目标。回访后如辅具使用无异常,则辅具适配工作方才结束,同时由社区医生填写辅具跟踪随访表。



如果有新的问题出现,评估医生和工作人员必要时予以调整、维修。若此项辅具已无法符合残疾人需求,则须依辅具服务流程重新加以评估、订制。同时提供转介服务、辅具咨询服务、心理辅导服务、维修更换服务等服务。



第二节、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服务流程

根据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内容,我们规范了服务流程,主要分七个阶段,由此来确保辅助器具服务质量的有效性,提升辅具的使用率。



残疾人提出申请,街道残联助残员上门进行需求评估,筛选符合条件者填写《残疾人辅助器具组合适配需求申请表》上报区(县)残联。



区(县)残联审核后组织由区县评估人员、无障碍设施建设督导大队组成评估小组,对适配对象的一般情况、躯体功能、移动及步行能力、及家庭环境进行评估,评估小组填写《残疾人辅助器具组合适配评估表》,开具《评估适配处方》,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评估工作委员会负责技术支持。



区(县)残联上报评估材料,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在区县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市辅具适配委员会专家采取上门复查、抽查等形式进行复评。在复评通过后,区(县)残联通过辅助器具信息申报系统进行上报。



根据区(县)上报的信息,市辅具资源中心进行辅具的购买、改制、设计,并将适配辅具送到各街道指定地点,在第一次将辅具送到残疾人家里时,给与试用训练指导后,才交予使用。同时进行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



区(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在完成辅具适配10天内组织“送康复服务上门”的社区医生进行使用和训练指导,并将使用训练情况记录在《送康复服务上门(辅具适配专页)》,直至适配的辅具适宜,而且受配对象完全掌握辅具使用方法。



“送康复服务上门”的社区医生在跟踪随访指导其间需要再评估以确认达到原先制定的功能性目标,若不能达到,则根据残疾人使用的情况对不适合的辅具上报区(县)残联,由区(县)残联将信息反馈至市辅具资源中心,市辅具资源中心针对反映的情况对辅具进行更换、改制,并再次现场复检及指导辅具使用。



若此项辅具已无法符合残疾人需求,则须依辅具服务流程重新加以评估、订制。同时提供转介服务、辅具咨询服务、心理辅导服务、维修更换服务等服务。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