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图|毛主席读人民日报
在毛主席的身边,经常围绕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毛主席交友从来不在乎他的身份,农民、工人、科学家、文学家等,这些人都可以是毛主席的朋友。在众多的朋友中,毛主席对文学家丁玲的印象很深。
毛主席与丁玲,两人在延安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两人在文学方面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延安时期,毛主席和丁玲经常在文学方面进行切磋。
毛主席给丁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曾回忆:在延安时期,毛主席给我的印象是最能平等待人的一位领导。他总能吸引你在他面前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他的确有一种礼贤下士的风度……

毛主席给丁玲的信
丁玲与毛主席的缘分
作为中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丁玲原名为蒋伟,190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
少年时期,丁玲先后在桃源、长沙、常德等地读书,与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同在岳云中学读书。
1918 年夏,14岁的丁玲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桃源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在她一年级学期结束时,爆发了“五四”运动。
丁玲积极投身这场革命,她主动担任了贫民夜校的小老师,热情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由于她年龄小,学生们都风趣地叫她“崽崽先生”。
在上海,陈独秀、李达创办了一所平民女校,丁玲就在这所学校读书。1927年,丁玲来到上海大学读书,她所在的是中文系。

图|丁玲
1930年5月,丁玲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革命文学运动中鲁迅旗帜下的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左翼作家。1931 年初,她的伴侣和战友、著名左翼作家、共产党员胡也频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面对白色恐怖,丁玲没有后退,反而更加坚强,她勇敢地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下半年担任“左联”党团书记。
在为党工作的同时,她又写出了《韦护》《母亲》等作品,得到了鲁迅、瞿秋白、茅盾等的一致肯定,此时的丁玲已成为我国颇有影响的女作家。

图|丁玲与母亲
1936 年9月,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丁玲逃离南京,奔赴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这在丁玲生命的历程中是一次重大转折,她选择了中国热血青年最理想的归宿。
1936年,中央宣传部专门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的作家丁玲召开欢迎会。欢迎会召开期间,毛主席、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毛主席:你的作品,我读过一些!
当时,坐在丁玲旁边的周总理亲自为她倒水。看到周总理如此平易近人,丁玲的眼睛湿润了,她怀着激动的心情,讲述了自己在国民党监狱中3年零4个月的遭遇,讲述了宋庆龄等民主人士的营救,讲述了在奔赴保安路上的种种坎坷和磨难....
她的讲述感染了到会的同志们,也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丁玲在后来回忆: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图|丁玲晚年
会后,丁玲走进毛主席、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等领导人的窑洞,一一拜访。毛主席握着丁玲的手,热情地说道:“你的作品,我读过一些,那篇《不是情书》写得不错啊!”
毛主席的湖南乡音,在丁玲听来十分亲切。接着,毛主席关切地问道:“丁玲,你来延安,想要做些什么?”毛主席以为文学家出身的丁玲想要从事文艺工作,不巧,丁玲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要到前线当红军!”
毛主席笑着说道:“这个想法很好啊,我们正在与国民党精锐胡宗南的部队激战,你就跟着杨尚昆部队的前方总政治部吧。”丁玲见毛主席答应了她的请求,高兴的连连点头。
丁玲加入了这些人的队伍,踏上了前线,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她和红军战士一样穿山越岭急行军。晚上,别人休息了,她借着火光,把一整天的感受和见闻记在笔记本上。

图|毛主席在延安
毛主席为丁玲写词
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下了《记左权同志谈山城堡之战》、《南下军中之一页日记》、 《到前线去》等一篇又一篇记述红军战斗的散文。
她的文章不仅受到了红军将士的称赞,更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毛主席曾说道:丁玲和我一样,用一支笔宣传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她就是上天派给我们红军的文曲星。
1936年12月30日,聂荣臻把毛主席亲发的一封电报转给丁玲,丁玲打开一看,原来是毛主席写给丁玲的一首词: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图|丁玲一家合影
词的上半阙,写的是丁玲刚开始在保安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词的下半阙,写的是丁玲在红军中经受锻炼,成为一名武将军的的转变。
丁玲收到这封电报后,捧着毛主席给她写的这首词看了又看。可想而知,丁玲当时的心情是十分激动和兴奋的。要知道,这是毛主席第一次专门给一位女作家写词。
1937年,苏区政府和中共中央将迁到了延安。正在前线的丁玲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来到了延安。在这里,丁玲又一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关心地问道:“丁玲,接下来还想做什么?”

图|丁玲与王剑虹合影
这次,丁玲的回答和上次一样,她斩钉截铁的说道:“我还想当红军!”
听到丁玲的回答,毛主席爽朗地笑了。随后,他便提笔给后方总政治部的罗荣桓写信,信中指定丁玲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职务。
毛主席指导丁玲说:“做工作要首先认识要一个个地去认识,去了解。”
同时,他还希望丁玲要多积累,多做一些实际工作。在这个时期,毛主席每到红军大学讲唯物辩证法,都要叫警卫员通知丁玲来听课。
丁玲替毛主席封官
延安时期,丁玲常去毛主席所住的窑洞,聆听毛主席讲诗词。毛主席渊博的学识,妙趣横生的话语,吸引着丁玲,丁玲的心中腾升起对毛主席的敬佩。
毛主席很喜欢和丁玲聊天,一次,两人聊起了在延安的感受。丁玲无拘无束,坦率的说道:“我看啊,延安就像是一个小朝廷。”

图|毛主席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成员合照
毛主席听完,笑着说道:“说得不错,那你替我封一封官吧!”
丁玲便说道:“我看啊,林老就像是财政大臣。董老,就是司法大臣。那彭老总就是国防大臣。”
毛主席听完笑了,幽默地问道:“你还没有封西宫娘娘和东宫娘娘呢!”
当时,毛主席的妻子是贺子珍。丁玲赶紧说道:“这可不敢,这是贺子珍的事情。我要是封了,她会有意见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央军委委托中央宣传部组织宣传,宣传队随红军到前线进行战地宣传。宣传队被命为西北战地服务团,丁玲被任命为服务团主任。
临走的时候,丁玲来到毛主席这里请示工作。见到丁玲来了,毛主席很高兴,对她说道:“这项工作很重要,对你也很好的。在前方可以接触部队,接触群众,宣传我党的政策,扩大我党的影响。”

图|丁玲晚年
针对宣传形式,毛主席说道:“一定要大众化,要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无论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新酒,都要短小精悍,适合现在的环境。”
要用你们的笔,用你们的口,与日本打仗
丁玲记住了毛主席的话,并把对文艺工作的指示传下来。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出发前赶排了一些短小精悍的话剧、舞剧、相声、曲艺。
丁玲和其他同志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就有她自己创作的独幕剧《重逢》,服务团在延安南门外戏台作了一次彩排演出。
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毛主席极有兴趣地对丁玲说:“这个节目可以啊,就按照这样演下去。”

图|丁玲与陈明
8月15日,延安各界为西北战地服务团举行欢送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致词:“要用你们的笔,用你们的口,与日本打仗。从文的方面和武的方面夹击日本帝国主义。”
带着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委托,丁玲率领着西北战地服务团出发了。
他们高举鲜红的旗帜,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从晋西、晋北到晋东,一路行军,一路演戏,一路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
1938年3月初,西北战地服务团奉命去西安。当时的西安是国民党的军政要地,特务无孔不入。

图|丁玲晚年
当“西战团”到西安,国民党当局就对抗日宣传横加阻挠和破坏。但是,“西战团”在八路军办事处的领导和协助下,联系西安各界群众,丁玲不畏艰难险阻挺身而出。
她天天和西安当局周旋,做了大量工作,排除万难,终于上演了塞克编写的话剧《突击》、新戏曲《忠烈图》、《烈妇殉国》等。
她还和西安各界座谈、联欢,进行教唱、排剧等活动。“西战团”圆满完成了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任务。
党中央对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周恩来副主席称赞说:“丁玲等所组织的战地服务团,在前线艰苦奋斗,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称颂。”
1942年的“三八”妇女节到来,丁玲写了一篇《三八节有感》的稿子,自己的情绪也在稿子中发泄出来。
《三八节有感》主要从关心妇女的社会地位出发,就谈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列出了种种障碍,最后提出妇女要取得平等权利,得首先强已。

图《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
1942 年3月9日,《解放日报》文艺栏刊载了丁玲的这篇文章。之后,3月13日,《解放日报》文艺栏又刊载了王实味的文章《野百合花》。
希望你继续创作!
毛主席组织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文艺思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还有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为了准备这次会议,毛主席分别找了很多人谈话。
毛主席在找丁玲谈话时,主要谈批评问题。毛主席说道:“要不要自我批评呢?当然了,党内要是没有自我批评,那么我党的生命便没有了。”
接着,毛主席还谈了谈我们存在的封建残余。毛主席还对丁玲说道:“你开门见山,就说现在的女同志受歧视、受压迫,人家就受不了!”
毛主席与丁玲和风细雨的谈话,使丁玲倍感亲切,她觉得毛主席是真诚地关心她,她没有感到什么压力。

图|丁玲
不久,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毛主席说了很多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为人民服务和怎么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提出了光明与黑暗的问题,将每个问题都说得非常明确。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在毛主席精神的鼓舞下,丁玲在农村和部队体验生活,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报告文学,对于边区的新生活和优秀的模范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图|欧阳山照片
1944 年,毛主席读了丁玲的《田宝霖》和欧阳山的另一篇文章后,思绪万千,给两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丁玲、欧阳山二同志:
快要天亮了,你们的文章引得我在洗澡后睡觉前一口气读完,我替中国人民庆祝,替你们两位的新写作作风庆祝!合作社会议要我讲一次话,毫无材料,不知从何讲起。除了谢谢你们的文章之外,我还想多知道一点,如果可能的话,今天下午或傍晚拟请你们来我处一叙,不知是否可以?
傍晚,丁玲和欧阳山应约来到了毛主席住处。毛主席留他们吃饭。

毛主席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
席间,毛主席鼓励丁玲说:“我一口气便把你写的《田保霖》读完了,读完很高兴。这是你开始写工农兵,我读你开始走上新的文学道路表示庆祝,希望你继续坚持创作。”
后来在延安的千部会议上,毛主席对大家说:“丁玲写了《田保霖》很好嘛!作家要去写工农兵。”在毛主席的鼓励下,为了写好工农兵,1946 年丁玲请求参加了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她被安排到涿鹿等地参加土改。
丁玲是一位好同志!
从1947年11月起至1948年春,丁玲在仅半年时间里,以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素材完成了一部描写人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就是我们熟知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品完成后,她将这部小说转交了胡乔木等人。一次,胡乔木在散步的时候,与毛主席说道这件事。毛主席听完,也非常关心。胡乔木介绍了这是一部关于张家口一带土地改革的文章,丁玲希望大家能够提意见。

毛主席问道:“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胡乔木说道:“小说写得很不错,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毛主席也说道:“丁玲是一位好同志,就是缺乏一点基层实践,要是当上几年的县委书记就好了!”
1948年,东北《文学战线》将丁玲的《桑干河上》发表。1949年,这部作品又修改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著作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1951年的,还被评选为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新中国建立后,丁玲被委以重任,他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党组书记、副书记,还在《人民文学》、《文艺报》担任编辑。

1951年,毛主席来到颐和园散心。听说丁玲再次写作,便亲自来拜访她。丁玲见是毛主席,很是高兴,还热心地关心了毛主席的身体。
两人相谈甚欢,感觉像是回到了延安的那段时光。毛主席的关怀,给了丁玲很大的鼓舞,她决心要继续创作。但是之后,丁玲的日子并不好过。
直到80岁的高龄,她才重返文坛。但是丁玲对于毛主席的信仰一直没变,他说道:“我的终生遗憾,就是没有在毛主席生前再听他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