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张学良放弃的亚洲第一兵工厂,在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張清 2022-11-26 发布于黑龙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段时期是十分混乱的。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各地军阀纷争,在中国大地上抢占地盘,划分势力范围。在20世纪30年代初,最有实力的一支军阀就是张作霖领导下的东北军。东北军鼎盛时期的实力甚至强过南京国民政府的嫡系部队,军队涵盖海、陆、空,人数30多万。当时东北军拥有一座兵工厂,能生产各类轻重武器装备,规模数亚洲第一。
经过晚清洋务运动之后,各地军事工业企业先后兴起。为了应对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略,旅顺船坞局、奉天机器局、东三省军械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先后被建立起来,这些都为建立东北地区的军事工业奠定了基础。民国军阀割据初期,张作霖在奉天建立了奉天军械厂。不过,当时的奉天军械厂规模比较小,生产的武器装备也大都是手榴弹、子弹这些,而无法制造重型武器。1918年9月,徐世昌总统特任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正式取得了东三省的控制权,为壮大实力,于是投资5亿,耗费10年时间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也是上世纪20年代亚洲最大的兵工厂,素有“东方克虏伯”之称。
“东方克虏伯”刚开始借助的当然是德国的技术,原来一战之后,战败国德国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要求,必须要将军事工业设备转卖出去。张作霖得此消息,迅速派人赶赴德国购买了这批机器设备。1922年,张作霖将奉天军械厂改为东三省兵工厂(又称东北兵工厂),重新建设枪、炮弹、炮等三厂,所有机器购自日本,并聘请日本技师担任设计指导。1925年杨宇霆升任督办后又派徳藉技师赴德采购大量机器,增建枪厂及轻机枪厂,扩建之后的东北兵工厂有机器8千余部,职工数万人,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之兵工厂,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东三省兵工厂拥有国内仅有的兵工专用精密检测仪器设备,年产各式步枪6万多支,轻重机枪1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枪弹1~1.8亿发,以及大量的炸药、航空炸弹等军用物资。东三省兵工厂不仅产能强,研发能力也非常强。依托国内外优秀的技术人才,东三省兵工厂研发仿制出各种类型的武器。从75毫米的野炮、山炮、平射炮、高射炮到240毫米的榴弹巨炮应有尽有,尤其是仿制的日本火炮,凡是日本有的火炮它都有对应伤制型号。 兵工厂建成后,厂区长达2.5公里,宽约1.3公里,职工数万人。兵工厂设有无烟药、制枪、制炮、炮弹等各种制造厂,还有热电厂、炼钢厂、机器厂等各类附属厂矿企业。此外,还单独组建了以研究生产迫击炮为主的奉天迫击炮厂。
东三省兵工厂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 加强技术革新,设备、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得到改善,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 产。1929年后,东三省兵工厂枪弹生产可达到日产子弹40万发以上,其庞大的生产能力令日本人亦为之侧目。
1930年的东北兵工厂可年产大炮150门,炮 弹20余万发,步枪6万余支,机关枪1000挺以上,一个月即可装备一个整编师。下属的迫击炮厂,每月可制造迫击炮80门,炮弹4万发。其研发生产的“辽十三'步枪,综合捷克、日本和德国等多国步枪特点,综合性能比日本的三八大盖和中正式步枪还要出色。枪管使用的锰硅合金钢材全部自行生产,性能丝亳不比进口货差。综合可见当时的东北军实力多么的强悍,在国内完全傲视群雄。 东三省兵工厂仿制的火炮性能非常出色,日本的火炮它都有对应仿制型号。德国、奥地利、瑞典等兵工强国的火炮也都在它的仿制范围,其生产范围包括高射炮、反坦克炮、加农炮、山炮、榴弹炮等各种型号。其仿制的奥地利100轻榴弹炮性能丝亳不比原装差,其仿制的240毫米火炮连日本都馋的流口水,这种重炮在亚洲非常少见,当时的关东军仅仅两门,东三省兵工厂竟然有一整条生产线。
当时的东三省兵工厂还能生产载重汽车和飞机零部件,并具备较强的飞机修配能力,除了坦克和飞机可以说都能造。
可这一切都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日军的战利品,当时日本占领沈阳后就迅速接收了东三省兵工厂,让日本人都瞠目结舌的是,仓库里摆满了各类兵器,有10万余支步枪,手枪6万余支,成堆的炮弹和子弹有数百万发,成堆的大炮连炮衣都没有褪下,各式机关枪2500余挺,迫击炮厂损失各式迫击炮2300余门,东北航空处损失的300架飞机比国民政府全部飞机的总和都多,张作霖购买的数十辆M-18以及美国版的FT-17坦克几乎全被日军缴获或摧毁。这些损失的装备之后成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利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