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今年55岁,一儿一女,自从有了孩子,我都把孩子放在生命的第一位。 多年来一边带孩子一边做生意,好不容易把孩子都培养成了名校毕业生,但我发觉,孩子们都想远离我。 为了培养孩子们成才,我们家从来都是慈父严母,老公在生意上忙碌,很少管教孩子,我一边帮老公操持生意,一边全权负责培养两个孩子。 前些年,经济不好,生活压力很大,孩子们又不太好管,我的脾气很大,两个孩子小的时候都没有少惩罚,精神惩罚和体罚并存。 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的教育,会给后来的我带来这么多的困扰。 俗话说“棍头底下出孝子”,我们这一代哪个不是打骂着长大,又有哪个记恨父母了呢? 考大学时,两个孩子分别都考了远方外省的大学,虽然我们也是省城,本地也有不错的大学,他们都第一时间放弃了本地的大学。 我知道他们想摆脱我的控制。但我相信,经过几年异地的分离,我们的亲子情感就会好起来的。 02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给他们的生活费都是最低水准,虽然这个时候,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好了起来。 儿子和女儿都没有什么意见,靠自己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 到找工作的时候,依然没有人愿意回到我们省城工作,女儿选择了京城,儿子则为和女友在一起选择了一个边疆的省会城市。 女儿的选择我很支持,但儿子的选择,我心里老大的不乐意。 嫁鸡随鸡,儿子作为一个男人,怎么可以为了他的爱情,为了一个女人,放弃了一线城市,也放弃了回到父母身边,非要选择跟着女友去她们那个偏僻的省会城市呢? 这和去做上门女婿有何区别! 我希望儿子能回京发展,和女儿在一处,以后我们养老也方便。 我们有能力在北京买房子给他买一套婚房,我们会在省城养老,到晚年需要照顾时再去他。 谁料,儿子对婚房却不屑一顾:“妈,你就当我是姑娘远嫁了吧,你的房子和钱我也不要。 你从小就教育我,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我的一辈子过成什么样子,都要靠我自己! 我们的这个地方房价不高,我们两个几年就能买得起房子,我不想去大城市里承受生活压力!至于你的钱,给我姐吧,我姐在京城发展不容易!” 03 我心里很不爽,感觉儿子是嫌弃我到底了,他是生怕我以后的生活和他牵扯不清,这样连我的财产也不要了,是想和我彻底切割开来了。 我也很生气,赌气一样地决定把全部财产给女儿。 我以为把我的财产给女儿,女儿在京城正没有钱买房,我帮她买房,以后指望女儿养老,大约比儿子要可靠得多。 谁料,当女儿得知了我的打算后,连连摆手: “妈,你可拉倒吧,你的财产我可要不起,你从小教育我,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饊嫁妆衣, 我和对象商量好了,谁家的钱都不要,我们靠自己,以后买一个三十平米小房子就行了。以后有能耐就换房,没能耐也能住, 弟弟不要你的钱,你就踏踏实实自己留着养老,你不是经常说,亲生仔不如近身钱吗?” 儿子女儿说的没错,那些话,在他们小时候我确实时常说起,当年还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生怕孩子们不争气,啃老! 04 谁料,孩子太独立了,连上大学期间都和我联系很少,最低水准的生活费,我要不主动给,他们也不说要,他们个个打工挣钱都够自己花的。 孩子们大约是真的误解我了,以为我对他们很小气,很苛刻,他们从高中毕业后,就想远离我,暑期寒假都很少回家,都要在外打工挣钱! 揣着钱往外送都没有人收,我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老公倒是想得开:“孩子不啃老,不正中你的心思吗?咱们把他们培养成才已经够了,咱们的钱留着以后住高级养老院,不是正好吗?” 老公不安慰时,我还好,这一安慰反倒把我弄哭了。 养老院,他说得云淡风清的,我可不想住养老院。我还想着亲生的孩子能在床上侍奉终老呢! 再高级的养老院,再周到的照顾也不过一笔交易,而和儿女在一起,是有情感的慰藉的,老人到了晚年,就想要自己亲生的孩子陪着啊! 05 我心里明白,孩子们都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钱,不愿意让我们帮助买房,其实并非他们真的不想要钱,而是他们明白,谁要了钱就意味着接下了以后给我们养老的责任。 而他们两个,都不愿意和我亲密接触。 我一直想,孩子毕业了,不再需要我来管教,余生,我爱他们就好。 我可以用我的母爱去感化他们,重新培养我们之间的亲子感情,然而,我错了,他们根本不给我这个机会。 他们俩,一个一个都想和我脱离关系! 这就是我费尽心血培养成了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个一个翅膀硬了,都想离我离得远远的,远远的! 我的两个孩子,从小都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三好学生,学霸,但是,为了这个结果,我付出了太多,过于严苛的管教,让儿女都体会不到母爱了。 他们只觉得和我一起的时光很压抑,虽然他们嘴上承认,是我的教育让他们变得优秀,但他们就是不肯和我亲近。 别人眼里,我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和老公一起做生意多年,白手起家,攒下一些钱,与此同时,还培养出了两位名校大学生,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一位失败的母亲。 余生,我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来为我曾经的错误埋单。 这位母亲的故事,让我深思,很多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其实我认为此种说法甚为不妥,孩子生下来,带有他本身的性格方面的基因,每个孩子都不是相同的,所以哪怕我们以一模一样的方式去教育,并不能教育出完全相同的孩子。 同样的宠爱式教育,有些亲子关系特好,有些孩子却极为不孝。同样,苛刻严肃性的教育,有些孩子成才后理解父母,有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却一辈子难心亲近。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要把握好各方面的尺度谈何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