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研究人员评估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

 金苹果6 2022-11-26 发布于北京



当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已在全世界大范围流行,随着奥密克戎变种的持续突变进化,许多新的奥密克戎亚系,已被报道可逃避疫苗免疫和病毒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

据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鹏飞团队已经报道过Omicron BA.1、BA.1.1、BA.2和BA.3的免疫逃逸。但是,一些新的毒株持续出现,如BA.2.12.1、BA.4、BA.5以及最近的 BA.2.75等。

新冠病毒复杂又高频的突变对当前COVID-19疫苗和抗体疗法的效果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而目前还缺乏疫苗加强针接种或突破感染血清对所有新出现的Omicron亚系的中和能力的全面评估。

近日,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王鹏飞、张文宏、胡子欣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团队题为:Neutralization of Omicron BA.4/BA.5 and BA.2.75 by booster vaccination or BA.2 breakthrough infection sera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表明,所有奥密克戎亚系都表现出了接种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的大量逃逸,其中BA.4/5最显著

Image

图源:Cell Discovery

据介绍,这项研究是基于GISAID的数据库构建了从2022年1月1日流行至今的主要突变株包括B.1.617.2,BA.1,BA.2,BA.3,BA.2.3.1,BA.2.10.1,BA.2.12.1,BA.2.13,BA.2.75和BA.4/BA.5,覆盖了目前所有突变株的91%以上。

Image

图源:Cell Discovery

研究评估了接种了国产灭活疫苗(BBIBP-CorV)或重组蛋白疫苗(ZF2001)加强针以及新冠病毒Omicron BA.2的突破感染者血清对Omicron最新突变株的中和敏感性。

研究发现,尽管BA.2.75在其刺突蛋白积累了最多数量的突变,但BA.4/5在同源和异源加强组中都显示出最强的血清逃逸特性。

Image

图源:Cell Discovery

研究人员发现,在三针接种者中,异源加强组对WT和Delta变种的中和效价均高于同源加强组。

研究表明,与同源和异源疫苗加强组相比,BA.2突破感染显著增加了中和抗体滴度,且对奥密克戎BA.2及其衍生变种和BA.4/5均保持较高的中和活性。

Editor

作者

好医生-闫妍

Source

来源

好医生综合整理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Cell Discovery等

Notice

说明

本文系好医生整理,侵权请联系删除

Reviewer    审核

好医生-文雪利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