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稿费】个人养老金是否投资?这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清楚

 大白话时事 2022-11-26 发布于福建
今天是11月最后一个周六,例行提醒一下稿费,大家可以每个月赞赏1次作为稿费支持,自愿原则。
今天文章来说说个人养老金制度。
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在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落地。
那么个人养老金是什么,普通人是否需要投资,有什么注意事项?
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需要仔细研究清楚。
本文会来做一个详细分析。
(1)什么是个人养老金
美国养老金体系,有比较著名的三支柱模式。
第一支柱,就是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牵头。
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由企业牵头
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养老金,由个人进行。
目前,美国的养老金体系,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经变成以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为主,而第一支柱占比很低。
我国的养老金体系,则整体是以第一支柱为主,第二支柱为辅,第三支柱则这次才刚好开始。
我们的第一支柱,就是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覆盖人数已达10.5亿,积累基金6万多亿元。
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目前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才比较普及,截至2022年二季度,参加企业(职业)年金的职工7500多万人,积累基金近4.7万亿元。
第三支柱,就是这次刚要启动的个人养老金。
从这个养老金模式来说,推出个人养老金,本身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个人养老金,跟前面两个支柱最大区别是,强调“个人选择”,“个人操作”。
这个钱存进个人养老资金账户里后,并不是说就有人帮你打理这些钱,而是你要拿着这些钱去买个人养老账户提供的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你得买了个人养老账户里提供的金融产品,你这些钱才会有收益。
所以,个人养老金是要根据自己操作“盈亏自负”,没有什么兜底、保底,承担多少风险,取决于你在个人养老账户里买了什么金融产品。
包括是否开通个人养老账户,开通之后是否要往里面存钱,也都是完全个人自愿,自主选择。
说白了,个人养老金就是提供一个封闭期超长的投资渠道而已。
这样理解就简单多了。
至于你在个人养老金里买理财产品和基金,跟在外面买有啥区别。
这个主要是,个人养老金的封闭期超长,要一直到退休年龄才能支取,所以个人养老金里提供的金融产品整体运行会比较稳定一些。
如果说外面的理财产品、基金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那么个人养老金里提供的金融产品,是相当于国家筛选过一遍,整体可靠性会强一些,长期运行的投资回报会比较稳定一些。
(2)一些注意事项
既然个人养老金强调“个人选择”,那我们还是得注意一些事项。
1、领取条件;
首先,个人养老金由于封闭期太长,比如我现在35岁,要到60岁才能领取,等于封闭期有25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规定的领取条件里,有4个,达到任一条件就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
其中主要就是“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
这里并没有说具体几岁领取。
也就说,假如未来推迟了法定退休年龄,比如从60岁推迟到65岁,那么这个领取个人养老金的年龄,也会同步推迟到65岁。
2、两个账户
个人养老金有两个账户。
“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从资金流动环节来说。
你的钱首先是在银行账户里,然后你在银行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后,可以自行选择把银行账户里的钱,“缴费”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只要你的钱“缴费”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那就已经进入封闭期了,在你退休之前,或者达到其他3个领取条件之前,你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的钱,是取不出来的。
这个我刚试了下,已经确定是这样。
所以,大家可不要随意就往“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存钱”,这不是“存钱”是“缴费”。
然后你的钱“缴费”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后,就可以购买“个人养老金”里提供的各种金融产品。
比如,当你买了个人养老金某个理财产品后,你这个钱就等于到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会记录个人养老金产品。
总的来说,“个人养老金账户”是主体,查询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费额度、个人资产信息和个人养老金产品等信息。
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则是与“个人养老金账户”一对一绑定的特殊专用资金账户。
我这里主要强调一下,你的钱只要“缴费”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就已经算入封闭期。
可能有人会误以为是要买了金融产品才算封闭期。
所以得先注意这个事项。
不要乱存钱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存进去就得退休才能取出来。
所以,你存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钱,都是已经打算拿去投资的,并且在你退休前都不打算拿出来的钱,才可以往里面缴费。
另外,这个“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是有1.2万元的缴费上限,没有缴费下限。
你要往里面缴费1元也可以,但每年最多缴费1.2万元。
“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开通。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则只能在首批23家商业银行开通。
你在这些商业银行,也能一次性把这两个账户一起开通了。
3、享受税收优惠。
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也就是说,你只要往“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缴费,哪怕你没买金融产品,那么你就可以把你缴费的这部分钱,从你个人所得税的年度综合所得里扣除。
假设你一年收入是37万,扣掉6万的免征额,那么你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31万,应纳税45580元。
然后你一年缴费了1.2万的个人养老金后,你可以把你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扣掉1.2万,于是就变成29.8万,应纳税就变成42680元,一年少纳税2900元。
这个还可以这么算,按照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率,超出30万的部分是按25%扣税。
所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31万的人,减免的这1.2万应纳税所得额,有1万是按照25%扣税,也就是2500元。另外2000元按照20%扣税,也就是400元,二者加起来就是2900元。
所以,年收入越高的人,这个减税的金额就越多。
4、领取要扣税【重点】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个人养老金大致分为3个步骤:缴费→投资→领取。
其中缴费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
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要注意的是,《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里并没有明确说,领取的是后,是按照当初存进去的缴费金额去扣3%个人所得税,还是包括“投资收益”整体去扣3%个人所得税。
现在买其他基金、理财产品,你卖掉的时候,并不会给你扣个人所得税。
假如是按照整体“投资收益”去扣除3%个人所得税,那我觉得这个吸引力会低不少。
我举个例子,我花了10年,买入了10万个人养老金。
然后我放在里面25年没动,到我退休的时候,假设这10万个人养老金,变成了30万。
那我取出的时候,如果是按我当初缴费10万去扣3%个人所得税,就是交3000个人所得税。
如果按照30万去扣3%个人所得税,就得交9000个人所得税。
那这9000个人所得税,就相当于我当初缴费10万的9%。
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只说投资环节的投资收益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没有说领取环节的投资收益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
我觉得这个还是得明确清楚,我看到现在有专家解读的时候,就是按照领取时候包括投资收益,整体扣3%。
我国目前个人投资收益是不需要缴个人所得税,假如个人养老金领取的时候是包括投资收益,整体去扣3%,跟当前“投资收益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样一个大方向,还是有些不符
此外,即使只按照当初缴费的钱去扣3%,其实我觉得也不太合理。
因为这样对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群体,并不公平。
假如你月收入5000元,年收入6万,扣掉6万免征额,本来你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然后你去买了1.2万的个人养老金,结果你这1.2万取出来的时候,反而要扣3%个人所得税。
我认为,这跟我们整体给中低收入群体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初衷,还是有些不符。
而且这样,显然会降低中低收入群体买个人养老金的动力。
同时,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人群,是占据我们绝大多数人。
不应该设计一个对大多数人中低收入群体不公平的模式。
这是我个人看法。
我觉得至少可以给个“二选一”选项。
让高收入群体,可以选择现有模式。
也可以让中低收入群体,选择缴费环节不减免个税,但投资和领取过程也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总得来说,是否要投资个人养老金,这是一个要根据不同人群,做一个具体考虑。
如果以现有模式,年收入小于6万的人,去买个人养老金,我个人觉得不是太划算。
年收入9.6万左右的,买个人养老金,谈不上不划算,但吸引力也没多大。
年收入10万-20万的人,买个人养老金,因为开始有抵扣个税的优势,就比较有吸引力。
年收入20万-36万的人,我是建议最好配置个人养老金,因为个税抵扣优势还比较大。
而且每年缴费上限只有1.2万元,可以当做一个多元化配置的渠道,对年收入超过20万的人来说,负担也不大。
年收入超过50万的人,也无所谓配置不配置个人养老金了。
总的来说,目前个人养老金的模式,对中产的吸引力会比较大一些。
此外,个人养老金不太适合年轻人买,因为封闭期过长,假如是25岁买的话,得承受长达35年的封闭期。
流动性也是金融资产的重要价值,不能忽视。
我觉得个人养老金最适合的人群是40岁左右的中产。
(3)投资回报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是否投资个人养老金,关键还是得看这个长期投资收益如何。
个人养老金因为封闭期超长,动辄就是二三十年的封闭期。
一般如此超长封闭期的投资,都会要求比较高的稳定收益。
发达国家的个人养老金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平均在7%左右。
目前是说你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里可以投资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个人养老金产品。
我今天是在某银行注册了下“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是只看到基金和保险这两类,没有看到储蓄产品。
所以,我也还没看到个人养老金里的储蓄产品利率能有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看到个人养老金里,基金也是有分1年期、3年期的封闭期。
也就是外面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有一个超长的封闭期,然后你买的金融产品也有各自封闭期。
如果这样看,假如储蓄产品也是分比如3年期、5年期,而不是一次性比如10年期、20年期对应的高收益,那么在个人养老金里买储蓄产品估计是不太划算。
以个人养老金如此长的封闭期,我觉得没有7%以上的长期年收益率,是不划算的。
目前我们个人养老金才刚起步,投资回报会如何,目前也还是未知数。
这个还有待观察。
总的来说,个人养老金总体来说,至少多了一个投资渠道。
而且你要买多少,都是由自己决定,今年买一点,明年不买,都可以。
所以,我个人总体还是比较支持有个人养老金,有总比没有强,让人多一个选择。
至于是否投资,还得大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需要,去做选择。
(4)对股市的影响
我过去两年是一直跟大家说,我们养老金大部分何时进场,对股市的历史大底和未来大牛市何时到来,有很关键的影响。
我这里所说的养老金,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是已经有万亿养老金已经开始到账投资,但绝大部分都是投资债券为主,目前投资股市的比例还比较低。
美国的养老金投资比例里,虽然也是投资国债为主,但投资股市的比例也很高。
未来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基本养老金,还有个人养老金,都会加大对股市配置的力度。
但这也是有个前提,就是股市能给养老金一个低吸的机会。
我之所以一直判断,这次的历史大底会有一个漫长的磨底过程,主要就是基于,我们的养老金有低吸需要。
这个低吸周期,起码得有一年,所以这个磨底周期我觉得也至少会有一年。
现在严格来说,已经处于这个磨底周期过程中。
现在个人养老金上线,投资者在个人养老金里,买理财产品的钱会流入债市,买公募基金的钱则有一部分会流入股市。
等我们养老金在股市里低吸差不多的时候,我觉得可能两三年后,我们还是有可能迎来一场大牛市。
我们当前的养老金缺口很大,所以需要有比较高额的投资收益,能补上养老金缺口。
如果只靠债券投资的固定收益,是很难补上养老金缺口。
所以,我之所以坚定认为,会有漫长的磨底,并在漫长磨底之后,会有大牛市,其中一个判断依据也是基于养老金的投资收益需要。
所以,大家在期待大牛市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经历漫长磨底周期的准备。
而且,现在A股有5000支股票了,数量太多,后面即使有大牛市,也仍然还是结构性牛市,很难全面牛市。
所以,现在选股票,也可以重点挑选十大流通股东里有“基本养老保险”的股票,这些都可能是下一轮大牛市里被资金重点照顾的对象。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思路。
定投宽基指数基金,仍然还是最安全的,也是最省事的,省得选股。
反正养老金会买的股票,也基本都是宽基指数基金的成分股。
买优秀的企业,远离垃圾股。
以上就是我个人一些看法,仅供参考,具体如何操作,大家还是得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最后再提醒一下稿费,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喜欢作者”按钮,赞赏作为稿费支持,自愿原则,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