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色小字关注小鹿,设置⭐️ 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推文和资讯 ![]() 浅青、秋葵绿、郎窑红、茄皮紫……这些清雅素净的色彩,自古就是令人称绝的中国之色。 而这个月初,汤唯担任全球品牌大使的西班牙奢侈品牌Loewe,推出的2023年早春系列,却凭借着这些传统色彩,在往年各大牌提及“中国风”便铺天盖地的正红和明黄之中脱颖而出。 ![]() Loewe 2023年早春系列以中国传统单色釉艺术为灵感,撷取十种古典釉色融入品牌标志性的设计之中,致敬明清时期这项极简高雅的陶瓷美学 ![]() 与声名鼎沸的唐三彩、景泰蓝和青花瓷等代表性瓷器相比,「单色釉」对于大部分人似乎并不熟悉。 但其实,中国的单色釉瓷器一直被广泛认为是陶瓷界的重大成就。 香港竹月堂主人简永桢是单色釉收藏领域首屈一指的藏家,为Loewe提供了这系列灵感色来源的明清时期单色釉瓷器 “ 中国的单色釉从古至今对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今天众多陶艺家 奠定了色彩的坚实基础。 ” ——Loewe创意总监 Jonathan Anderson “ 从今日的Loewe到此前数百年间流转的岁月,承载着整个文明传统色彩美学的单色釉,从一开始就注定有着不平凡的命运。 01 一道绝色 单色釉,又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是指瓷器烧制后釉面呈现单一色彩或渐变的瓷器种类,既无复杂的图案纹饰,也没有丰富的色彩搭配,瓷型简约,通体一色,浑然天成。 ![]() 清 康熙 豇豆红单色釉瓷器/瑞士玫茵堂旧藏 早在唐代以前,单色釉瓷器就已出现,只不过因烧制工艺不成熟,实用性远高于观赏性,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并不多见,直至宋元时期“六大窑系”、“五大名窑”的确立,单色釉工艺才得以蓬勃发展。 ![]() 明清时期是单色釉的鼎盛时期,宫廷御用的单色釉更是受到空前重视。在帝王审美的影响下,工艺迅速发展,诸多釉色也由此诞生。 ![]() 那饱满光润的色泽,在一天之中不同的光线下熠熠生辉,又附以龙纹、祥云等拥有祥瑞寓意的纹饰,如眼波流转,俘获了一代代帝王将相的心。 ![]() ![]() 清 康熙 黄釉团云龙纹盘 ![]() ![]() 清 康熙 白釉刻云纹马蹄尊 ![]() ![]() 清 乾隆 青釉浮雕葫芦纹葫芦瓶 只是到底是平实单一的色调,却又如何在众多叫人眼花缭乱的中国瓷器之中独占一席? 别看单色釉不加过多的修饰,色彩种类却千变万化。一切古人受自然与日常启发的色彩,皆能从中窥见。 ![]() 大至天空、海洋、森林,小至青梅、胭脂、茶叶末,这些常被人忽视的中式传统色,不仅在单色釉这里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得到了最佳的诠释。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单色釉瓷器 但,一件赏心悦目的单色釉,往往是可遇不可求。正是因为缺少了繁复的装饰,单色釉对器型和釉面质地的要求都更为严格,在烧制工艺上也更为讲究。 首先光是这一抹釉色,就大有文章。 ![]() 02 单色美学 根据釉料内所含物质的不同,以及其在不同温度及焰性下的各异反应,制作工序中最难把控的便是釉色的变化。 ![]() 每件瓷器从建模开始就凝聚了匠人精诚所至的结晶 ![]() 在釉料之中掺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温度及焰性中烧制,最终便会呈现不同的色泽 青釉 ![]() ![]() ![]() 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翠青……光是青釉一类,颜色就有诸多分支/清 康熙 青釉鱼跃龙门莱菔尊 ![]() 汝窑天青胎质细腻,色调稳定,世间绝无仅有 始于宋朝的它被各大古窑竞相烧制:钧窑天青呈淡蓝色,汝窑天青则更为神秘,应证了徽宗梦中“雨过天青云破处”那般难以言说的色彩,将中式的含蓄儒雅完美诠释。 ![]() 北宋汝窑莲花式温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 天青釉汝窑托碟/大英博物馆藏 源自龙泉窑的「豆青」和「粉青」,是青釉之中的小清新。豆青以青中泛黄为特征,柔和淡雅,釉面平实,化身茶具,颇有一丝“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的意趣。 ![]() 清 乾隆 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曾拍出69,905,400人民币 清 乾隆 粉青釉镂空雕牡丹蕉叶如意纹长颈套瓶/曾被英国私人收藏,拍出69,000,000人民币/ 绝美的镂空雕刻将单色釉的风采更添了几丝花样 ![]() 红釉 ![]() 红色,一直都是充满中华民族象征的颜色,然而红釉的种类之繁多,甚至比口红色号还甚。 红釉的出现可以最早追溯到北宋初年,以明初创烧的「鲜红釉」最为纯正稳定,多以铁或铜为着色剂,进行不同温度的烧制,浓淡不一,各有千秋。 ![]() 明宣德鲜红釉碗、盘/故宫博物院藏 ![]() ![]() ![]() 宣德时期在鲜红的基础上创烧「霁红」,高温烧制,色如暴风雨后晴空中的红霞/清 康熙 霁红釉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红釉之中最为贵重的当属色泽鲜艳、釉面明亮的「郎窑红」。清康熙时期,制瓷生产皆为专人监督,江西巡抚郎延极负责监督景德镇的窑务,此间仿制宣德红釉烧制的一部分瓷器便以其姓氏命名为“郎红”或“郎窑红”。 民间谚语有道“若要穷,烧郎红”,便可知其有多昂贵。 ![]() 康熙时期郎窑红中有厚釉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故而又称“牛血红”,为西方所追捧/康熙郎窑红长颈瓶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以氧化铜着色,经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 /郎窑红观音尊/曾拍出1,240,000港币 “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郎窑红的秘密皆在于浓厚的釉浆,和釉面高度的流动性。 烧制过程的高温下釉浆流垂,导致成品的口沿往往露出一圈白胎,俗称“灯草边”,而底部凝聚的釉色近乎于黑红色,浓郁如血。饱满的釉色又呈现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明艳动人。 ![]() ![]() 清康熙郎窑红釉琵琶尊 康熙郎窑红凤尾尊 ![]() ![]() ![]()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玫茵堂藏 ![]() 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 豇豆红釉菊瓣瓶 ![]() 蓝釉 ![]() ![]() ![]() 乾隆蓝釉刻双龙缠枝如意纹盘口赏瓶 故宫博物院藏霁蓝釉梅瓶 ![]() 霁蓝作为最正统的蓝釉之一,从顺治开始各朝都有烧造,是较为稳定的品种。较高含量的钴使得成品色调深邃典雅,颇具宫廷式的大气端庄,除了作单色釉外,还时常以金彩印花装饰,彰显皇家风范。 ![]() 乾隆霁蓝釉天球瓶 ![]() 霁蓝,又称“祭蓝”,是一种常用在传统祭祀仪式上的釉色/清 雍正 蓝釉菊瓣壶 ![]() ![]() ![]() 北宋钧窑天蓝釉盘/故宫博物院藏 ![]() 康熙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康熙天蓝釉花觚 ![]() ![]() ![]() 康熙 洒蓝釉茶壶/故宫博物院藏 ![]() 蓝白相间的质地像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又像是夜幕中的雪花 ![]() ![]() 光绪洒蓝釉留白龙纹碗(上)光绪洒蓝釉笔筒(下) 而这对于当时为单色釉深深迷恋、渴望“效仿”的西方世界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03 西方世界的回响 明清时期被称作单色釉的鼎峰时期,不仅是因为工艺的精进与成熟,更是因为此间创造的传世珍品对西方世界的重大影响。 18世纪清代记录景德镇瓷器制运工序的《瓷器制运图》甚至被画成外销连环画,备受西方市场欢迎/香港海事博物馆藏本 ![]() ![]() 塞弗尔的每一种釉色都让人如痴如醉 「青金石蓝Bleu Lapis」是塞弗尔最早使用的颜色,它模仿中式洒蓝釉的色彩,打造出明亮色泽和斑驳质地,而后施以简单的描金纹路,为这抹雍容的色彩装点上了别样华贵富丽的视觉效果。 ![]() 康熙年间的洒蓝釉也时常加以描金花卉纹作装饰 ![]() ![]() 同样是模仿中式单色釉诞生的色彩,此“天蓝”却非彼“天蓝”,而是更接近中式孔雀绿釉的成色。 (上)路易十五晚宴上的塞弗尔天蓝釉带盖糖罐(当时还叫做文森讷)/1753 (下)清康熙年间孔雀绿釉瓷器/故宫博物院藏 ![]() ![]() 加拿大华人艺术收藏家Chienlc简先生收藏的孔雀蓝餐具 (上)塞弗尔黑色釉冰酒桶,上面装饰着中式古亭廊桥的场景/1791/保罗·盖蒂博物馆藏 (下)清代乌金釉萝卜尊/德兴市博物馆藏 ![]() ![]() 简先生收藏的塞弗尔18世纪黑漆金彩中国风餐具组 以塞弗尔为首的名工坊从中式单色釉种汲取的色彩灵感,让本就作为欧美市场宠儿的中国瓷器更为瞩目。而随着中西贸易的进一步加深,东方韵味十足、淡雅素净的正统单色釉陆续映入西方人的眼帘,恰如“花花世界”中的一股清流。 ![]() ![]() ![]() 19世纪末瑞典工业家卡尔·坎普是最为出名的白釉瓷器收藏家,1965年出版的卡尔坎普图录里面记载了他的九百件中国藏品 ![]() ![]() 以“清宫旧藏”为标准的传奇瓷器藏家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的收藏中也有许多单色釉瓷器
![]() 入窑一色出万彩,谁知道下一个自然赋予的色彩又是何般模样? ![]()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故宫博物院藏 小编 | CCis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
|
来自: LicorneUniqu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