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二(十六策-4)-【纳言】

 溱湖之恋 2022-11-27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2年11月27日

说起纳言,诸葛亮最精典的一句话是: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随其叔父诸葛玄去荆州(今湖南湖北一带)投奔刘表。叔父亡后,他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专注于治国用兵之道。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图谋发展 ,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在接见刘备时,向刘备论述了天下形势,深得刘备赞赏,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从此开始辅佐刘备。公元208年,刘备采纳诸葛亮的计谋,联合东吴,在赤壁大败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形势。接着他又帮助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并于214年攻入四川,占领成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他为丞相。222年,刘备亡,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刘备嘱咐辅佐后主,被封为武乡侯。接着他平定了南中,并从227年开始,北攻祁山与魏国争战。234年,病死于五丈原(陕西歧山南)军中,终年54年,溢号忠武侯。


溱湖之恋图书馆

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统军征战,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为蜀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非常精通古代兵法,加上自己丰富的战争经验,编著过多种兵书,但大多已经失传。《便宜十六策》是他留世的少数作品之一。但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在收录诸葛亮兵书时不见此书,因此后代许多人认为,《便宜十六策》很可能是南北朝时期有人假托诸葛亮之名而作的。但是,陈寿在收集《诸葛亮集》时有这样的话:“辄删除复查,随类相从”,因此也可能《便宜十六策》是陈寿所选的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之外的作品。《便宜十六策》在《隋书·经籍志》中有收录,此后的许多兵法类书都收有此策《便宜十六策》 ,诸葛亮要论述治国治军之道,全文分为十六个部分,分别论述治理国家的十六个方面,所以称“十六策”,共约六千字。

诸葛亮一生是有个人的主谋,但他还是兼听各方的意见的,有时还会使用部下的建言,比如在与孟获交战之前,就曾听取马谡的意见,最后采纳了马谡的以攻心为上的策略,获得成功,七摛七纵孟获,让孟获心服口服,成了蜀汉的臣子。
身为国君应广纳众议,虚心接受谏言。为人父者有直言不讳的子女,而为人君者有极言直谏的臣子,那麼当他们行为不义时,为人臣子、儿女便会提出告诫,及时挽救危机,也保全为君为父的美德。有恶习就要戒除,不可违逆正道,倘若破坏正道,国家将遭遇危机。
人君若专断固执,不纳谏言,忠臣的计策便无法上达,使奸邪趁机而危害朝政。因此政治清明的国家,臣子能直言无讳;而无道之国,在朝者尽为趋炎附势、言语谄媚的人,进而使朝政更为腐败。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乐与百姓结交,而能成就伟大的学问,为后世万代所景仰,奉为圣人。所以屋顶漏水,若不修补,便无法居住,为政者有缺失,却不能改过,百姓的生活必然不安定。

从字面看,“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之义。把他的所有这方面的智慧归纳起来就写成了----

溱湖之恋图书馆


纳言---原文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孙,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着,後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纳言---我的释义

在余看来,诸葛亮真是天才:他认为管理人员能不能行纳言之政,手下有没有敢于提出意见的人,是关系到管理人员管理成效的两大重要因素。怎么才能更好地纳谏呢?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要处处留心,多留意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意见和事情,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把由日常所见微小事情得出的道理,应用到管理事务上去。第二是要听取各种意见,既要认真对待善意的忠言,也要仔细聆听牢骚怨怒之言。毛主席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好的意见自然要加以采纳,不好的意见也要想想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就拿制定规则来说,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手下的人遵循。但是时移事易,在一定情况下适合的条款,在情况改变了之后就不一定适合,这个时候,多听听其他人的建议,在不改变原规则大方向的基础上作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我国古代很多贤明的皇帝在制定律法和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

       汉代律法大体沿袭了秦律,但同时又总结了秦朝法治的经验教训,积极在秦律的基础上作了很多调整,主张“罚不患薄”,其中做得最好的,要属汉文帝。

       汉文帝刚继位,便在大臣的建议下,废除了“连坐”的法令,从那以后,只有犯罪的人来承担相应的惩罚,百姓不用心惊胆战地担心会因为亲戚或邻居犯罪而受到牵连了。不过,这个时候的律法也并不能说就是量刑准确、惩处恰当的了。当时,有个医生叫淳于意,说起来,这也是个在我国医学史上小有名气的人,他是病历的创始人。淳于意的医术很高明,可惜运气不是很好,公元167年的时候,淳于意的一个病人死掉了。病人的丈夫是个很有钱的大商人,借着自己的财势,把淳于意告到了官府,声称他害死了病人,于是当地的官员判处他“刖刑”。当时的刑罚“肉刑”分为三种:刖、黥、劓,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三种刑法分别是砍掉左脚或右脚、在脸上刺字以及割掉鼻子。淳于意被判处的是砍掉左脚,他因为做过太仓令,所以要按照律法押解到长安受刑。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可是没有儿子。他在即将被押解上路时,望着这五个女儿叹气,说:“可惜我没有儿子啊,遇到现在这样的危难,一个有用的都没有。”几个女儿都低头痛哭,只有最小的女儿叫淳于缇萦的,听到父亲的话,既伤心又气愤,心想:“为什么说女儿没有用呢?我一定可以想出办法救父亲。”

溱湖之恋图书馆

       于是,淳于缇萦跟随父亲一起到了长安,并写了一封长信给汉文帝,诉说了自己的想法。她在信里说:“官府的刑罚就是为了让犯罪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过自新。但是犯罪的人就会被判处肉刑,一个人的脚被砍断了就长不出了,鼻子被割掉了也不能再安回去,以后就是想重新做人也没有机会了。我愿意给官府做奴婢,替父亲赎罪,为他争取一个改过的机会。”

        一个封建专制的社会里,一个犯了罪要被处罚的小官吏的女儿,竟然妄图直接上书给皇帝,指责皇帝的过错!这实在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别的不说,作为一个平民,想让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就很困难了。但事实证明,汉文帝的政府,是一个很善于听取百姓意见的政府,政令上通下达,汉文帝居然看到了淳于缇萦的长信,而且,在读过这封信之后,他不但没有“龙颜大怒”,认为被一个小姑娘批评有损自己的皇帝尊严,反而觉得淳于缇萦说得很有道理。汉文帝召集群臣商议一个取代肉刑的办法。最后,经过讨论,决定改用打板子来作为刑罚,正式废除肉刑。这个举措,不能不说是中国律法制度的进步。而且,汉文帝能够听取一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的意见,对已经相对完备的律法进行改进,这种举动,本身就代表了统治阶级倾听下层民众呼声的一种态度,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作为一个管理人员来说,这是更好地达成目的并且取得人心的好方法。

       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事情总是两面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不爱听意见的管理者,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周厉王。周厉王在位的时候,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但往往就是这样,昏庸、残暴的君王最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他为了压制国人的不满,利用卫巫监视百姓,稍有不满言论的人就会被处死,百姓走在街上只能用眼神相互示意。大臣在劝谏的时候对他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但他不以为然。后来,百姓不堪忍受暴政,发动了暴动,周厉王仓皇出逃,最后客死异乡。如果他能够听取大臣的意见,及早悔改,一定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

       缇萦上书成功,应该说是汉文帝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能够虚心听取下属意见的体现,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管理者的态度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很重要。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换成一个深居简出、不理民众呼声的皇帝,淳于缇萦的奏章,能够到皇帝的手里吗?又或者,政府机构人浮于事,淳于缇萦的奏章一直被搁置了很久才送到汉文帝的手里,而这时淳于意已经被执行了刑罚,汉文帝即使更改了律法,淳于意的脚也已经没了。当然,以上都只是假设而已,事实上,汉文帝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奏章,淳于缇萦成功地救出了父亲,可以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汉文帝在此事发生之前,已经成功地让下属了解到了他的这种积极听取他人意见的态度。

溱湖之恋图书馆

       “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其实说的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中国人素有从众从上的心理,大多数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领导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当年楚王好细腰,宫中为减肥而饿死的宫女很多;现在,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然而一部分人仍然是在可选择的范围内按照上司的喜好办事。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对下属造成误导。单从纳谏这方面说,管理者至少要作出一个虚心听取下属意见的态度来,要让下属知道他对于下属的意见,是爱听、想听、要听。而且,纳谏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件短期任务,不是听取了下属一两次意见就可以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套用一句老话,“偶尔听别人的一两句话并不难,难的是一直能够虚心听取意见”。像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恒公这样杰出的管理者,也难免百密一疏,没能笑到最后,原因就在于他顺从了自己贪图享乐的心理,把丞管仲的临终遗言当做了耳旁风,把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小人留在自己身边,最终招致祸患,落得饿死宫中的下场,值得为管理者戒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