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偏瘫康复疗法
2022-11-27 | 阅:  转:  |  分享 
  
偏瘫康复第一部分偏瘫的定义正常人的运动模式偏瘫的病理生理基础偏瘫运动障碍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和伴发症偏瘫的定义 指病灶对侧上下
肢体的瘫痪,主要是由脑部病变引起锥体束和锥体外束的损害,是脑血管最常见的运动控制障碍。正常人的运动模式姿势调节的随意控制泛化运动关
节活动的交互抑制肢体的关节活动可以按功能需要随意进行屈、伸或旋转活动运动发育规律平衡调节反应偏瘫的病理生理基础锥体束功能破坏——随
意运动功能丧失,出现偏瘫锥体外系功能破坏——肌张力异常、协调运动能力失常低位中枢失去了高位中枢的控制,低位中枢兴奋性增加,已被抑制
的一些原始反射释放,原来正常的反射活动亢进,夸张出现偏瘫运动障碍的特点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肌张力异常平衡功能异常姿势、步态异常精细、
协调能力减退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 联合反应 指偏瘫时,即使患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
兴奋可波及到患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反应 这种反应是不随意志控制的异常反应,伴随着痉挛出现,痉挛越高,联合反应就
越强 肌张力异常在发病后的不同时期,肌张力不断发生变化,有4种情况 肌张力增加,以至出现肌痉挛后肌张力
恢复正常 肌张力降低后很快恢复到正常肌张力 一直处于低肌张力状态
肌张力降低,后逐渐增加导致肌痉挛平衡功能异常 大脑皮层平衡反射异常 视觉异常 本体感
觉障碍 肌张力异常 身体两侧肌肉力量不均衡 常见的并发症和伴发症肌痉挛关节活动障碍疼痛二次损伤(肌肉拉伤
)足下垂、内翻吞咽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言语、认知、精神)第二部分偏瘫功能评定偏瘫康复时机的选择康复作用及原则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偏瘫
功能评定内容综合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肌张力评定社会参与水平的评定残障特点:个体功能和地位与其所处群体
期望间的不和谐 决定因素:文化价值、政策、物理环境、
个体特征及社会关系 生存质量 :指个体对自己在其生存的文化价值环境中生活时的地位及其与个体本身目标、
期望、标准及利害得失的看法及感觉生活质量指数日常生活 2分—独立进食、沐浴、利用交通工具 1分—日常生活中需帮助
0分—不能料理自己 健康 2分—感觉良好或大部分时间感觉良好 1分—缺乏力量,不能达到一般人水平
0分—感觉不适,失去精力生活质量指数支持 2分—与他人关系良好、可从朋友处得到支持 1分—从家人处得到的支持有限 0分—从家
人处得到的支持是不经常的 前景 2分—表现自信,能接受周围环境和事物 1分—不能控制环境变的烦恼/抑郁 0分—严重错乱
、焦虑或意识不清 偏瘫康复时机的选择脑梗死患者病后2-3天,脑出血1周左右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发病后6个
月都是有效期病程一年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速度降低康复作用调动机体内部的潜能,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或功能再现,改善瘫痪
肢体的功能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对功能恢复既不理想的患者,采取合适的辅助装置或替代技术,已恢复其自主能力减少残疾给患者功能活动带
来的不利影响,使他们尽最大可能地达到生活自理康复治疗原则1灵活应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进偏瘫早期软弱无力肌群的收
缩,抑制偏瘫后期的肌痉挛,恢复对肢体的控制能力。治理中不断纠正异常的运动模式,尤其需注意纠正偏瘫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的伸肌痉挛
模式,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的姿势和步态。强调一对一的治疗方式,加强对患者的监督与指导,要注意动作完成的质量。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主
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提倡重复训练,强化正确规范的动作。康复治疗原则2应与临床治疗紧密配合,一旦病情稳定,应争取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在治疗中如出现某些并发症或病情反复,应及时协商处理。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短期、长期康复治疗目标。有可能恢复使用肢体功能者
应加强受累侧肢体的功能训练:有可能恢复辅助肢体功能者应加强双侧肢体的功能训练:对于失用肢体的患者应加强非受累肢体侧肢体的代替训练。
总之,最后的康复目标是达到日常生活自理。针对病变的不同时期,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从不同的方面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康复治疗基本方法物
理治疗(PT):以神经生理学神经发育为基础,利用各种促进、牵拉技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作业治疗(OT):设计有目的性的活动、
工艺、指导患者恢复精细协调能力、各种娱乐能力等物理治疗A(牵伸技术)物理治疗B(肌力训练)物理治疗C(步行训练)作业治疗A(日常生活能力)作业治疗B(上肢精细协调训练)作业治疗C(矫形器的使用)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