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悟”平“升”|深入理解演唱里的“辩证关系”:大歌小唱,小歌大唱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2-11-27 发布于江苏


《 二泉映月听松涛 》文艺掌上微刊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欣赏👆

以上视频选自《马秋华获奖学生全新教学课堂实录(2008)》民族篇。尽管这条视频是马秋华老师的课堂实录,但其中的一些话语比较耐人寻味。

在马秋华老师课堂上的学生叫贾双辉,青年男高音歌唱演员,现为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专业教师,曾担任战士文工团男高音独唱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联委员,广东省音协理事,广东省声乐协会副秘书长。

别说像贾双辉这样比较成熟的职业歌手,包括所有专业和非专业的歌者,演唱中很难说不出现技术性的瑕疵。毕竟作为时间性很强的声乐艺术,需要稳定的歌唱技术做支撑才能相对较好地完成每一个作品。

声乐界流行一句行话,叫“大歌小唱“,“小歌大唱”,“高音低唱”,“低音高唱”等,这些行话,看似浅白,但却是歌唱家们亲身实践的经验之谈。

如果能够深刻理解透彻这些行话之后,将其融入自己的演唱过程中,定然会使歌声更有张力,更顺畅,更好听,这是不容置疑的。

那么,在艺术实践中该如何理解这些行话呢?这是歌者必须认真解读,认真思考的问题。

小编认为,歌唱是一个门槛低、提高难、有悟性、更要思考的艺术。也许广大歌友在学习歌唱的时候,还来不及或忽略了歌唱无处不在的“大与小”这对矛盾,它充斥于一首作品演绎的全过程,几乎每一个音符、每一条旋律、每一个乐句,都需要根据作品的主体思想和情境反复斟酌,然后通过我们的发声、咬字去表现出来。

一个歌手既要“能唱”还要“会唱”,技巧往往只能解决“能唱”的问题,而“会唱”的问题只能依靠舞台综合训练解决。

马秋华老师强调:演唱作品时一定要有对比,没有对比的歌唱很难感动观众。这其中就包括声音强弱、虚实的对比,音乐线条的连断,情感上的对比等。

对比是什么?其本质就是“大于小”这对矛盾呀!

马秋华老师继续展开说道:要做到这些,就不能把谱面上的每个音都唱“满”了,尤其是在演唱难度很大的作品时,要根据具体音乐处理的需要。当然,有些大乐句即使气息足够,该断的时候也要断开。我常跟学生讲“大歌要小唱、小歌要大唱”,具体来说就是对于大作品,在演唱时不要唱得太“大”、太“满”。唱得太“满”就很容易出现演唱者自己唱着累、听众听着更累的情况,很不讨巧。

而一首结构很小的作品,在演唱时仔细地推敲每一个音符、每一句的情感,同样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否可以这样去理解马秋华老师的话:唱大歌的时候,一定不要拉开架势做出一副要唱大歌的样子;而唱小歌,又要唱出那种架子,也就是要大唱,小歌千万不要去听声音,大歌也不能卯足了劲。唱小歌,要的是表现出歌的感情,当成小歌那样是唱不出味道的,而唱大歌若真把架势拉开,那样又太过。

在汉语里,大与小,是一对相应的反义词。山歌,小调,民谣,短小抒情,调式不高,音域不宽,篇幅不大,旋律优美,易唱上口,这可叫小调或小歌。     

大歌,篇幅大,跨度大,层次多,繁复多,调式高,音域宽,大起大落,多高难度。在演唱中,小歌好唱,大歌就难唱些了,这就必须要懂得“大歌小唱”,学会“大歌小唱”,才能很好的演绎完成好大的歌曲。

综上所述,或许还对“大与小”这对矛盾的理解、阐述还不够精准、全面、深刻。但至少意识前行,就如同写字画画一样,必须“意在笔先”,真正进入创作过程,早已是胸有成竹,一挥而就了。

最后补充一句:歌唱是实践性、实操性很强的艺术,理论上的东西需要不断了解,但更强调知行合一,做出来才是真把式,大众口服心服,否则会被讥讽为纸上谈兵的伪歌者!

听音乐听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