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吏张汤之子张安世,用一种极其“油腻”的方式,活成了职场传奇

 老易说史 2022-11-27 发布于湖南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可是在西汉张汤和张安世这对父子身上,似乎完全看不任何关于基因遗传影响的任何痕迹。

张汤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性格阴冷、手段狠辣,但他的儿子张安世却得到了史学家班固“满而不溢”的高度评价。

明朝的王世贞则是更为直接地比较了这对父子,他说:张汤之于安世,父子也。其才智强记同,然而汤刻而憸,安世慎而恭,汤胆大安世小。若是乎熏莸也,然而有不可晓者,汤廉而安世贪也。

这对性格迥异、反差明显的父子,各自的人生结局自然也不一样,酷吏张汤最后被政敌构陷,自杀身亡。而张安世扶摇直上,最后官至大司马、卫将军、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跻身"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

那么,张安世究竟是怎么样活成权倾天下的职场传奇的呢?相比于他的父亲张汤那种“疯狗式”的拼杀,他的方式则要油腻、圆滑得多。虽然其中的是非对错早已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古为今用,我们重新来梳理一下张安世的职场人生,会对我们改善、调整自己的职业人生大有裨益。

张安世的传奇人生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其实父子之间,本来就是因果关系。张安世能够顺利进入西汉官场,主要是得益于他父亲留给他的政治遗产。

众所周知,张汤是汉武帝手下备受宠信的酷吏,相当于是汉武帝手下疯狂而又凶狠的走狗和打手。这种人虽然到处拉仇恨,但是毕竟是忠心为主,领导还是喜欢的。所以在张汤受到构陷而自杀身亡之后,汉武帝心怀愧疚,便把他的儿子张安世提拔成了一个郎官。

张安世虽然这样得天独厚地进入了西汉官场,但是,客观地说,像张安世这样背景的人,其实在当时的官场并不好混。别看有大领导汉武帝罩着他,但是在西汉政坛,有的是人恨得他爹张汤牙痒痒。你张安世是酷吏之子,俗称狼崽子,大家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会排斥你的。

张安世很聪明,父债子偿,他继承了父亲给他留下的恩泽,也必须要承受父亲遗留的恩怨。他选择了用温和的为人处事去淡化别人对他们老张家的那种排斥情绪。我爹在世的时候确实有些事情伤害了大家,大家对我老张家有点看法也能理解。但我张安世不是我爹那样的人,咱是人畜无害的老好人,大家可以慢慢对我放心。

这种冷处理方式其实很多情绪冲突的高效方式,因为记仇本身也是有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如果不是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又有几个人愿意背着那种沉重的情绪包袱去过日子呢?

张安世不光对人情世故有着超凡的理解,他有一门绝活,那就是记忆力特别好,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一个人只要有了绝活,在适当机遇下,是足以一飞冲天的。

有一次,汉武帝在巡视河东的途中丢失了丢失三箱书,询问周围的人是丢了哪些书,其他人都是大眼瞪小眼,只有张安世不仅记住所有书名,还对书籍的内容倒背如流,并撰写出来交给汉武帝。后来那些书籍失而复得,汉武帝把两个版本的书籍一对比,几乎只字不差。这就让汉武帝感觉相当惊讶和开心了,这个张安世果然有两把刷子,于是提拔他做了尚书令,后又调任为光禄大夫。

另外,张安世的书法也相当不错。总而言之,这个人还是很有真才实学的。如果不从政,做个文艺工作者也是相当够格的。

进入官场之后的张安世,知道按照他爹的那种搞法肯定是混不下去的。所以,他选择另外一种活法。首先在工作上尽量做到勤勉和清廉,打造好自己的官声和名声;其次,不瞎掺和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做个宅男没什么不好;最后,广结善缘,能帮人就尽量帮人,并不求回报。

张安世在汉武帝身边供职尚书的时候,兢兢业业到了什么程度呢?平时严谨勤奋自然不必说,就算是到了例行假日,他也保持随时待命的状态,从不外出搞什么旅游、娱乐来放松一下。

张安世曾举荐一人为官,后来该人来向其道谢,张安世很生气地说,为朝廷举贤达能本是自己的职责,你现在却把这事理解为我们之间的私人感情了,这不是在侮辱我的职业操守吗?

还有一位曾经立过大功的郎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事情是干了,但是升职却没他的份。于是便托张安世为他到领导那里美言几句。张安世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你要相信领导,谁做了什么贡献,领导心里都是清楚的。但领导有领导的安排和考虑,我们作为下属的,千万不要私下里论长说短。”也就是明确拒绝了这位郎官了。但是,他背后还是帮这位郎官运作了一下,使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升迁。

看到没有,张安世是非常善于在职场之中去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的,不像有些同志,但凡手里有点权力就任性妄为,丝毫不顾及舆论和影响。

而且,张安世对于职场关系中的利弊得失权衡得是相当到位的。比如他每次和皇帝商议大事,拟定意见之后,他就找各种理由退出。然后,听到皇帝最后颁布他们商议过的诏令后,还故意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马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意见。这样一来,这个事情如果是个好事,相当于他把名声和功劳都留给了皇帝,这很讨巧;如果这个事情是一件坏事情,相当于他提前把自己摘干净了,有什么风险也不会牵连到他。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张安世就是什么职场之中纯粹的老好人,这家伙其实就是看菜下饭的双标主义者。他在担任光禄勋的时候,有一个郎官酒后在殿上小便被抓住了,主事的人上报给张安世要求依法处理,但张安世却说,那摊水渍不一定是小便,也有可能是呕吐出来的酒水,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给人治罪。这多少有点狡辩加包庇的嫌疑了。

还有一次,一个郎官奸淫官婢,官婢的哥哥便找张安世来主持公道。张安世却诬陷人家是刁奴,故意诋毁官员,把人家交给相关部门依法惩罚了。看看这是不是大家熟悉的官官相卫?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政,由于张安世忠厚,霍光因此十分器重他。正值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与燕王、盖主谋反被杀,霍光由于朝中无旧臣,奏请任命张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辅助自己。

霍光为什么会对张安世如此青睐呢?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安世混官场的风格其实和霍光是高度相似的,谨慎宽仁,不到有绝对把握的时候绝不轻易出手。

张安世也一度成为了霍光的小迷弟,唯他马首是瞻。所以,张安世在霍光这条船上是步步高升,最后赚得盆满钵满。他被封为富平侯,成为当时权力仅次于霍光的二把手。

霍光也对其极为信任和倚重,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后,霍光在拥立和废黜昌邑王刘贺这两件大事上,都很重视他的意见。当然,他在这两件事情上也是一如既往地无条件支持霍光。

因为张安世是一个相当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虽然深谙为官之道,但是相比于功力更加深厚的霍光来说,他还是有点不够看。像他这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保持对强者的尊重和服从,才是最为利己的方式。

汉宣帝继位时,张安世的食邑甚至被加封到了一万零六百户,使其成为两汉使其极其稀缺的万户侯。他的三个儿子张千秋、张延寿、张彭祖也都提拔到了中郎将、侍中这样的核心岗位。张安世是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真正暴露张安世的人性底色要等到霍光去世之后了。因为他在老大哥霍光刚一去世,就实质性地“背叛”了霍家,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他背叛霍家的方式就是利用他曾是霍光战线上的二把手身份,主动配合汉宣帝全面收缴霍家的势力。他先是被提拔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领尚书事,帮汉宣帝收拢了政权。

然后,在几个月之后,又虚晃一枪,调任为卫将军,统领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也隶属的管辖。实际上就是以他的名义在帮助汉宣帝接管霍家在京城的重要军权,因为之前的卫将军正是霍光之子霍禹。

最后,霍家在汉宣帝和张安世一明一暗的配合下,势力基本上瓦解得差不多了。狗急跳墙的霍禹密谋造反,导致整个霍家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那么,有些朋友会问,张安世为什么要背叛老领导霍光的家族呢?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他已经看出了汉宣帝是个厉害角色,没有霍光的霍家必败无疑;另一个是他们老张家其实一直当年太子刘据一脉联系紧密,汉宣帝差点成了他们老张家的女婿,和许平君的婚事也是他们家投资的,他的少子张彭祖还和汉宣帝是发小。

张安世这种人在职场之中便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人,他们从来不会死死抱住某一棵大树的,而是默默地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到了关键时候,他们只会认利益,不会讲感情。

也正是因为张安世配合汉宣帝有功,所以霍家被灭族时,嫁到霍家的张安世孙女张敬却能幸免于难。

在帮助汉宣帝铲除霍家势力之后,张安世又极其敏锐和谨慎地意识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问题。看着自己家父子同朝显贵,心里开始隐隐不安起来。

在谋权、谋利之后,张安世又开始谋身了。为了让汉宣帝放心,他主动请求把他儿子张延寿外放出京。后来还以身体不好为由,请求卸职归乡,并归还侯爵。

汉宣帝自然知道张安世内心在想什么,但看到张安世能有这样的觉悟,内心还是十分开心的,所以坚决挽留了张安世,并一如既往地重用张安世及其家人。这就是默契,汉宣帝和张安世彼此都懂对方,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打造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难道不香吗?

元康四年(前62年)秋,张安世的人生顺利着陆,病死在任上。天子赠印绶,送来轻车甲士,谥号敬侯,后来还将他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中仅次于霍光的大功臣,给他留下了千古美名。

总的来说,张安世一生几乎水到渠成地赢得生前之功、死后之名,无愧于职场之中的一代传奇。

张安世的职场分析

张安世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并不讨喜。为啥呢?因为很多人在评判一些人和事的时候,几乎首先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情绪为驱动,对于那些自己捉摸不透、八面玲珑的人,基本上都是很难真正喜欢的。人不知其可,谈何喜欢呢?所以,人与人之间,相互识别永远是尤为重要的。

但是在职场之中,相比于生活之中的情绪导向,利益导向其实要更加普遍一些。所以,我们在分析张安世的职场传奇时,一定要先抛开一些道德和情绪的影响,否则,显微镜之下无完人,没法聊了。

张安世进入职场的起点其实并不比我们好很多,虽然他是一个官二代,继承父亲的遗泽而顺利步入官场,就好比我们普通人接班进入职场一样。但是,他爹在那个公司里的口碑和人缘并不好,张安世其实要升迁的阻力比一般人要大得多。

别看大领导汉武帝对他爹还是很有感情的,但是在职场之中,即使大领导非常照顾一个人,但周围的同事都不支持和认可这个人,这个人依然是很难被提拔的,因为大领导有时候也必须兼顾公司内部的民情和声音。

那么,如果遇到了张安世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张安世的示范是教科书级别的。

首先,你必须要把姿态放低,给周围的人释放友好的信号,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你爹是你爹,你是你”的认识。千万别因为自己入了“我爹是我爹,我是我,我又不欠你什么”的魔怔,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其次,你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得相当出色。一来让周围的人觉得你无可挑剔,慢慢地,他们就会自己审问自己,我们是不是错怪这孩子了,这孩子可不像他爹呀。即便有个别有心找茬的人,你把工作干好了,他们也很难找什么茬。二来可以让那些有心帮你的大领导感觉很欣慰,这孩子是个干事的人,机会合适的话,可以培养和提拔一下。

然后,你要抓住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也就是扬长避短。逮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领导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让人感觉你是非一般的人才。要记住,大多数领导其实都是有爱才之心的。像张安世这样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在汉武帝面前好好地表现了一番,这绝对是职场之中强有力的加分项。

最后,你得学会小心谨慎地给自己树立正面形象。这样原本对你保留意见或者比较抵触的人,慢慢会释怀地认可你。有什么事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帮你说话。尽量多做帮人的事,害人的事绝对不要轻易掺和。即便是帮人也是有诀窍的,背后有什么想法不重要,但是明面上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让大家觉得你就是一身正气,帮里不帮亲。

这么做还有一个什么好处呢?那就是可以让跟你作风类似的领导会慢慢识别你。人在没有能力去挑选机会和领导的时候,脚踏实地地等待领导来识别你,进而给你机会,无疑是一条见效快、风险小的途径。张安世不就是凭借这种操作最终获得了霍光的青睐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任领导他都是要用人的,他们如果没有自带班底的话,他们会怎么去提拔人?还不是翻来覆去地从自己信得过的、大众口碑好的、与自己作风类似的、与自己没有剧烈利益冲突的、有一定能力可以干事的人里面去选!

所以,按照张安世的做法和霍光的性情,霍光提拔张安世是迟早的事情。

那么张安世成功搭上霍光这艘船之后,他应该怎么做呢?还是应该高度自觉地与新领导保持步调一致。千万不要得陇望蜀,明明自己是被领导提拔的,却反过来觉得自己有资本和领导唱反调了,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取代领导。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因为领导既然能够提拔你,那他绝对有把握随时把你撸下去。

所以,像选皇帝、废皇帝这样的大事,张安世永远都是毫不犹豫地表态:咱没啥意见,霍大哥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因为一个人在没有掌握话语权之前,其实意见是不重要的。支持领导的意见便是最好的意见。

在全心全意地跟着领导的步调走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忘记去观察形势的变化,因为每个领导的庇护都是有保质期的,领导离任了或者去世了,你怎么办?谁是你下一个应该追随的领导,或者你自己有没有可能接替领导的位置?

所以,霍光去世之后,张安世毫不犹豫地选择背叛霍家,其实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宣帝表现得太出色了。要是刘病已是刘贺那样的货色,张安世大概率会成为另一个霍光或者扶持霍禹成为另一个霍光。

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讲利益,其实像张安世这样善于钻营的人,注定只会选择如何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再说职场之中最重要的一点,一个人一味地追求工作效益的同时,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学会让利,有舍才有得。

这就跟一个人吃自己爱吃的东西一样,你吃到一定程度之前,那全部都是享受。但是到了吃得差不多了的情况下,你再吃就是伤害。

用规范的语言介绍这种智慧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过程。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张安世晚年的时候,各种给汉宣帝“还礼”的行为是不是很高明?!

总而言之,张安世这个人虽然过于圆滑世故,有点中年油腻大叔的感觉,但是在职场逻辑上来讲,他是历史上少有活得通透的人。

关于张安世的现实反思

其实关于张安世在职场之中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在前一部分基本上介绍得差不多的了,所以最后只和大家探讨一个在职场中如何做人生选择的问题。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人世间兜兜转转一辈子,无非就是“求名”和“求利”两件核心事务。

如果你要求名,那很简单,就是遵循本心,讲规矩、讲礼节、讲诚意、讲感恩,争取做一个问心无愧而得到更多人认可的人。

如果你要求利,那也很简单,那就是抛弃一些不必要的规矩和底线,永远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人和事就完了。

张安世无疑是一个一心求利的人。这也是历史上那些真正有情怀的明白人对他评价不高的根本原因,比如前面提到的王世贞,还比如魏晋时期的左思,他在《咏史》中就毫不避讳地说他和金日磾都是靠关系发家致富的。

但是,大家也没有必要对张安世这种人耿耿于怀。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并不是非黑即白,我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灰色空间里。所谓的对错其实是建立各人的自身选择上的。

如果你就是想安安稳稳地过好自己这一生,再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自己的子孙积累点资源和财富,那你必须认可和学习张安世的这种做法。

如果你想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你愿意为自己的情怀买单,那么你批评批评张安世两面三刀、油腻圆滑,也不是说不过的。

讲了这么多,其实归根到底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我们选择怎样去过自己的一生,其实首先是取决我们给自己明确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的。只有紧密围绕自己的核心目标,你的行为模式才能随之确定,才会有合适不合适、应该不应该的区分。

基础条件决定上层建筑,立场决定观点,选择决定行为,希望大家在读史的时候,多多借助历史这面镜子去反复审问自己,进而帮助自己明确和完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