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家长要避免踩上这几个坑

 好幼师手工 2022-11-27 发布于辽宁

为了孩子能上个心仪的小学,现在的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买学区房的、迁户口的,还有很多咱也不知道的办法,都是为了想让孩子能够有更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的发心值得肯定,但是搞定了入学的事情,怎么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对应的正是学前教育热点“幼小衔接”。

各位有“幼升小”的家长可以对照下表看一下,这篇入学准备自评表,能打多少分呢?注:填“是”得 2 分,填“基本是”得 1 分,填“否”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你为孩子做的入学准备越好。(表格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如果你对照表格打完分,觉得分数较低,应该对“幼小衔接”加大重视的,建议你继续往下看。

幼小衔接是为了帮助孩子从幼儿园生活平稳地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家长要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因为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的长短、学校日常作息时间等,对孩子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

当前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让孩子顺利升入小学。

问题1: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本质不同,容易造成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空白区域,会导致幼儿园和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盲目与偏离。

如果幼儿园对“幼小衔接”应该做的重点工作理解不到位,就容易选择把小学知识拿到幼儿园提前灌输,比如一年级的拼音、写字、数学等,这种情况叫什么呢?——小学化。

年初我给孩子考察新幼儿园的时候,去到第一家幼儿园,接待我们的招生老师专门给我重点介绍她们从小班开始就教拼音、写字、算数,否则孩子上中大班跟不上等等,我在教室外面看着里面的小朋友一个个跟着老师念拼音,招生老师还比较自豪的跟我说:“你看我们常规多好,好多家长都认可我们的教学理念!”我苦笑一声,领着孩子敬而远之。

小学化情况严重的时候,都出现了教育部发文专门督查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但是在这里我要为幼儿园说一句:小学化的根源绝不应将帽子扣到幼儿园的头上,但凡一个负责任的园长和老师,都不希望把孩子提前培养成一个个的“小大人”。所幸的是今年这次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正好对准了“幼小衔接”,最起码幼儿园有明确的工作方向了。

问题2: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但由于认知水平的不同,会出现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或者是自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最正确。

比如说,有的家长觉得幼小衔接很重要,虽然我不会教,但是我可以给他报班呀!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更专业,多学点没坏处,于是各种兴趣班、特长课,从周一到周日,带着孩子转战于各种课外辅导班,孩子压力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有的孩子是明着逆反,有的孩子是会隐忍,早晚一天爆发,家长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家长钱也花了,孩子也累得不行,得不偿失。

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童年要轻松快乐,于是对孩子的培养也不设定目标,没有规划,让孩子愉快的“放飞自我”,错过关键阶段的培养,到了小学出现“三年级现象”又后悔不迭。

那有人说了,重视了不行,不重视也不行,那到底该咋整?给你看一个当前各地学前领域的主题活动新闻截图,关键词在于:科学。

问题3: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盲目跟风易被误导。幼小衔接不科学,将来上学要吃亏。

幼小衔接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到孩子、从作息时间到心理等方方面面做好充分准备。

现在确实有很多校外的辅导班、学前班,但并不是所有的辅导班内容设置都是科学且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幼小衔接需求的,家长如果不懂得一些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很容易被忽悠。因此,请家长再回头看一看开头的那个对照表,相信会多一分甄别。

蒙台梭利认为:0-6岁是孩子第一个敏感期阶段,6-12岁是第二个重要的敏感期。如果第一个阶段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第二个阶段如果没有弥补好,那TA长大成人后,很有可能在潜意识当中一直被童年所困扰。

家长送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面临“分离焦虑”,这个一般2个月左右孩子就会适应,主要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但是孩子第一次上小学这个阶段,TA面临的是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对自主成长的要求更高。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愿每个从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孩子,都能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自信而又健康的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