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大的四合院,国宝级的豪宅——和珅恭王府

 敦厚书屋 2022-11-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25th/NOV.

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大约诞生于西周时期,至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不同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四合院私人住宅应属北京恭王府。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珅建造此府,用时至少超过四年,极尽豪华。至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获罪赐死抄家,期间一直为和珅家族住宅。清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图片

图片

▲恭王府大门

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部分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即花园部分。花园名为萃锦园,园内建筑也形成中东西三略,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风景幽深,因此一向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o1/恭王府-府邸部分

图片

图片

▲恭王府银安殿

银安殿也称银銮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最初的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的整个院落于民国十年(1921年)元宵节夜因烧香失火被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图片

▲嘉乐堂

图片

▲锡晋斋金丝楠木豪华厅堂

锡晋斋还有一个民间俗名“楠木房”,相传所用的木材时专供皇室御用的“金丝楠木”,为仿照故宫宁寿宫布局装饰,此举可谓是“僭多越制”,不合规矩,是和珅后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

恭王府三绝之一大戏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年),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其建筑形式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戏台两侧的两根大柱、四壁与顶皆绘满了缠枝藤萝,一片绿叶森森、紫花盛开的景象,使人有在藤萝架下看戏的感觉。

大戏楼为了保证声音逼真,将戏台底下掏空后放置了若干口大缸,巧妙特殊的构造增大了共鸣混响空间,使观众身处戏楼里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不借助任何传声工具的演员的演唱。

恭王府三绝之二后罩楼

图片

图片

后罩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111间房屋连成一排,达180多米长。后罩楼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被形容为“99间半房子”,楼身面向花园一侧的墙上共开有44扇形状各异的砖雕什锦窗,为恭王府三绝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什锦窗,是漏窗的一种,造型精美、样式丰富,所以得名“什锦”。什锦窗用于四合院的游廊及宅院中,其外廓有圆、方、多边、银锭、扇面、器物、果蔬形。恭王府的什锦窗样式最为丰富。

恭王府三绝之三西洋门

图片

图片

▲西洋门

西洋门位于花园中路最南端,是花园的正门,为奕訢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西洋门也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o2/恭王府-花园部分

图片

▲方塘水榭

图片

▲秘云涧

图片

▲棣华轩

图片

▲蝠厅

蝠厅又称蝠殿、蝠房子,位于花园中路最北端。建筑正厅五间,前后出抱厦三间。两侧又出耳房,四面出廊,形制多变,如蝙蝠两翼,故名蝠厅。

和珅在清朝历史上的形象不彰,在民间可谓声名狼藉,以巨贪扬名于世。和珅这座宅第,无论从选址还是建筑材料的选用,都彰显出权贵的淫奢,其豪华程度在国内的私家住宅中绝对无可匹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