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山东刘福新 2022-11-27 发布于山东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川渝之旅杂记之二

 

                                     刘福新

 

当我的孙子梦溪拿到四川理工学院(即将改名四川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起,长子宏津长媳海霞就开始在网上购票了。正是大学开学高峰期,购票颇多周折,最后由我决定:不坐飞机而乘火车,因为途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四川七个省,沿途多数大城市我都未见过,乘火车更便于浏览一下沿途的风光。可是火车票也不好订购,尤其是卧铺票根本订不上,我对儿子儿媳说:“别再费劲订购卧铺票了,即使行程有三十六个小时,那也没什么,我和你妈身子骨健壮得很呢。”

我已发的川渝之旅杂记之一《写在川渝之旅正文之前的话》里,已经对行程有了预先铺垫,此文不赘。这篇博文主要谈一下抵达四川省会成都之后与陈启贤教授、陈教授夫人明女士会晤的情况。

出发以前,我曾在陈启贤教授的博文《华西校园之夏》(见下面附一)里跟帖说:“可见您对华西校园感情之深,我想也去看看您经常描写和歌颂的华西校园。”陈教授立即回复说:“一定陪您去。”

8月25日傍晚从潍坊乘火车出发,一昼两夜共计三十六个多小时抵达成都,下车后先在火车站附近寻一旅馆住下,随即拨通了陈启贤教授的手机(此前,陈教授已经用纸条方式告知了他的座机、手机以及明女士的手机),陈教授说:“您打的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那个地方很出名,司机都知道的。”因为我们一行有五个人,必须分乘两辆车,我与老伴孙子先走了,到达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大门外,我刚拍下医院外景图片,就见陈教授朝我走过来,因为博客交往多年,彼此面貌早已熟悉,彼此伸出了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陈启贤教授本身就是华西园的教授,贵府就在很近的地方,穿过一座地下商场,马上就到了。这是一所老式的专供高级知识分子居住的临街院落,砖木结构的建筑已经很少,就我亲眼目睹所言,我们山东昌乐好像除了国民政府时期张天佐建立的昌乐一中的“校院”之外,还没有一处这样的建筑物,而昌乐一中教师办公的老校院也仅仅是平房。

一进陈教授的二楼居室,迎面看到了一幅苍劲的书法作品,上书“翰墨丹青”,我迅即拿出相机拍摄了下来。但有个疑惑一直在我心里,直到刚才打开陈启贤教授的博客,看到了他2008年在新浪博客发布的首篇博文《作者小传》(内容见下),才知道“红枽”就是他的别名。

陈启贤教授的两个茶几上摆满了雪白的五个瓷盘,瓷盘里早就装满了削好的水果,陈教授说,听说你们要来,我与您嫂子削了好长时间呢。看着这些津液外溢的桃片,紫红硕大的葡萄,真是有点儿渴了,我拿起竹签戳起来就吃。

陈教授的卧室和书房毗连着一个小廊,中间隔开,卧室的那边种植了许多花草,书房的这边有一个临窗读书的地方。我啧啧称叹道:“真是一个雅士的小天地呀,真是一处别致的文人处所呀!”

陈教授拨通了夫人明女士的手机,一会儿工夫,还在继续为成都市道路建设做贡献的嫂子明女士就回来了。在这期间,我给陈教授拍了几幅照片,还为他们夫妇拍下了一张合影。当然了,陈教授分外高兴,也给我们拍摄了不少照片。

陈教授性格很豪爽,办事很果断,接着就领我们下楼,到了一家颇有特色的酒店。陈启贤教授说:“我们四川人好吃,所以刘老师来了,必得尝一尝我们成都的特色菜。”主宾就坐,畅饮抒怀,原来只是在博客交往,如今促膝而谈,捉臂而饮,真是痛快!那一会儿,我感到自己很幸福。

酒足饭饱,陈启贤教授陪同我们去参观华西园和武侯祠,那是后边的博文内容了。

需要说明的是,我真的没有宽裕的时间润稿,所以此篇博文还是流水账式的,等有时间,我将写一首七律诗,或者写一篇抒情散文,借以纪念此次新浪博客好友的聚会。

此篇博文题目拟了好几个,都不满意,最后敲定《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直呼大名,古之所忌也,但为了便于网上搜索,也为了题目押韵,姑且用之。

               2012年9月7日16:17完稿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1、我与家人乘的士抵达四川大学口腔医院大门外,拍下了这幅图片,时间为8月27日11:31。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2、同上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3、陈启贤教授住宅墙壁上的书法作品琳琅满目。落款“红叶”是陈教授的别名。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4、为陈教授拍照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5、同上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6、隔着窗子玻璃拍陈教授居室外边的风景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7、给陈教授和明女士拍一幅合影。时间是2012年8月27日12:37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8、陈教授居处院落里的树木,是我的长媳张海霞先看到的。海霞惊讶地喊了一声,我立即拍了下来。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9、陈教授居处附近大街上有一棵树木。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10、这是我那会儿在我的博客相册评论栏里自己发的帖子,顺便贴在这里:谁说四川人矮小?这一位男子和六位女子的身材都是比较苗条也比较高的。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外地的旅游者,因为大都市里的人群不一定就是当地市民。


(原创)川渝之旅第一站,成都拜会陈启贤                        11、我拍下了午宴的酒店“锦官堂”。

 

附一:作者小传

 

陈启贤(别名红叶),1936年1月生,四川长宁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现与四川大学合并)生理学教授。中国生理学会会员,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卫生书画协会会员。曾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或被授予荣誉称号。

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在实验性癫痫模型,特别是点燃效应癫痫模型及其应用方面有较多研究,其中参加完成的《马桑内酯动物癫痫模型》获198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四等奖,《豆腐果甙的研究》获1983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马桑内酯致痫作用机理的研究》获199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41篇,其中部分文章为Biological Abstracts,Chemical Abstracts,Index Medicus和CD—ROM  MEDLINE等国外刊物和数据库所摘录。参译《神经内泌学》1部,参编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神经生物学》教材1部。参加培养研究生2名,指导研究生1名。

受聘《四川日报》和《成都日报》通讯员期间,共发表新闻报道、通讯和影评20余篇。

有多幅书法作品参加成都市、学校展览,入选《书画摄影作品选粹》和《墨彩华西坝》,有一幅被浙江海盐沈祖棻教授纪念馆收藏。

 

附二:我在陈启贤教授新浪博客里所发的帖子以及陈教授与夫人的回复

1、华西校园之夏 (2012-08-22 21:04:3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d083f0102dzan.html

 

我的评论帖子与陈教授明女士的回复

可见您对华西校园感情之深,我想也去看看您经常描写和歌颂的华西校园。

博主回复:2012-08-23 06:58:59

一定陪您去。

我的意思是,您还有另一任务,您只管忙您的,嫂子若有空,可做向导。

博主回复:2012-08-23 21:16:36

您们若到成都的时间早,就请您们吃午饭后逛华西校园。其它地方,我因前述原因无法陪了。至于您嫂子是个大忙人,退休后一直在上班。

我与老伴已经回到昌乐。感谢您与嫂子的盛情接待!

博主回复:2012-09-06 20:55:51

很遗憾,特别是我,没有陪您们一家好好聊聊和玩玩,如果是双礼拜就好了,那我无论如何也要陪陪您们。(嫂子)

 

2、往事新述——作者小传(2008-04-19 11:35: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d083f010098uh.html

我在此文的帖子

刘福新2012-09-07 14:28:39

啊,原来“别名”称作“红叶”,怪不得我刚一进您的居室拍下的那幅图片署名“红叶”,还想询问一下,这会儿不用再问了。

 

 

刘福新2012-09-07 14:29:32

我要将这篇博文里的某些内容编辑进我即将发表的稿子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