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着什么? 是无奈的叹息还是释然的感慨? 透过这些绝笔之作,观其对生死的态度,若不能看透,便不能活透。 01 临 路 歌 【唐】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 大鹏展翅翱翔,本可飞越千山万里,远振八方,不料力量不济,半途摧折。 很显然,这是李白的自喻,他常常将大鹏视作自己的精神化身,也曾经写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样激励人心的诗句。 但在此绝笔诗中,大鹏却“中天摧兮力不济”。 因为他一生未能如大鹏一样一展雄姿,施展抱负,如今又缠绵病榻,自觉时日无多,在精力不支的情形下,作了《临路歌》。 大鹏虽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 李白也的确做到了,他的精神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他临终前对人生无限惋惜,自悼、自伤,却也自信,这千秋万岁之名,非他莫属。 0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亡国的痛,阶下囚的苦,是李煜解不开的情感。 《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亦是一曲生命悲怆的哀歌。 传说李煜作此词时,命人奏乐吟唱,太宗闻之,大怒,遂赐毒酒。 那些春花秋月的闲情,记忆中故国的美,已经今非昔比。心中愁绪,只好付诸浩浩东流、无穷无尽的一江春水。 此词感情之深厚浓烈,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所发人生之愤、亡国之恨,如此惊心动魄! 03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为国鞠躬尽瘁。 “位卑未敢忘忧国”,不仅他自己一心为国,并且还教导自己的儿孙晚辈,让他们心中时刻谨记报国二字。 人死万事空,而陆游在临终前依然惦念着祖国的的河山,对他来说,最大的遗憾和悲伤莫过于未曾亲眼见到收复河山的那一刻!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绝笔之作字字泣血,令人心酸不已。 04 自题金山画像 【宋】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本诗可看作苏轼对自己的画像,有对垂垂老矣的感叹,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回首自己的一生,起起伏伏,失意坎坷,也感慨身如漂泊之舟,自叹飘零。 用自嘲的口吻讲述曾经被贬的经历都是他的功业,一番自我调侃之后,又变回我们熟悉的那个开朗豁达的东坡居士了。 05 临 终 诗 【明】唐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 唐伯虎是一个传奇人物,风流才子、著名画家、桃花庵主,看似潇洒风流,其实他的一生是充满坎坷波折的。 家境衰落、亲人离世、仕途坎坷、晚年困顿,让他郁郁而终。 在阳间,有分离聚散,死后归地府,又有什么区别?不过都是一样的境地,只当是流落在他乡罢了! 回首坎坷的一生,身似飘零的落叶,最后也看透这尘世生死,都随风去吧! 06 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晋】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在大病之中,自觉命不久矣,写下临终绝笔诗《拟挽歌辞三首》,表达对生死的看法。 在诗人的观念中,对死亡看得很淡然,他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用顺其自然的态度去对待生老病死。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将生命交付给大自然,尘归尘,土归土。 07 垓 下 歌 【秦】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词中既充满着悲壮的豪情,又包含满腔的深情。 英雄末路,被围困垓下,项羽唱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曾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也有谢幕的一天。 大势已去之时,不肯过江东,就是他最后的傲气。 08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该诗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慷慨就义之前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 在清末国土沦丧的危难之际,有一批不惧死亡的勇士为救亡图存做出英勇的牺牲。 我自横刀,肝胆昆仑。今日虽死,诗人却相信,还会有更多有相同信念的人站出来,苦难只是暂时的,民族的希望不会破灭。 此忠肝义胆,千秋尚凛然! |
|
来自: acerbookstore > 《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