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3年的南京老照片,饱经风霜的金陵古城

 泊木沐 2022-11-27 发布于辽宁

1913年的南京老照片,饱经风霜的金陵古城

南京被誉为中国四大古都,素有“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的美誉,在古代被称为金陵和建康。

1913年,南京虽历经晚清衰落和西方势力的数次侵袭,却依然保留着它的雄风。看着那一道道高耸的城墙,还有那古朴的城门,似乎还能感觉到昨天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和荣耀。

南京明长城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建成于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横跨二十八年,南有秦淮河作为护城河,东靠钟山,北靠后湖,西接石城,构成了一座独特的军事要塞。

仪丰门是明朝京城十三个城门中的一道,也被称为“兴中门”,坐落在南京市鼓楼区下关狮子山南麓和绣球山的交界处,是南京十三个城门之一。大约在一九五八年左右被拆毁,现在已经重新修建。

鼓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古代南京城钟表的重要场所。

南京明城墙上的十三个明朝内城城门,是南京城的北门。因为城外是监狱,所以经常有犯人的哭喊声,百姓们都希望这座城市能和平,所以才有了“太平门”的名字。徐绍桢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率领苏浙联军从这道门进入南京,并在一场战争中摧毁了塔楼。

南京夫子庙坐落在秦淮河的北岸,从相片中可以看到夫子庙棂星门旁边的两个大型木牌楼,右边的两个阁楼叫“聚星阁”,它是明代1586年建成的,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遗迹。

江南贡院坐落在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的东面,也被称为南京贡院和建康贡院。1906年,继续实行1300年的科举考试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明远书社”。

在宋元年间,下关港附近就有官府设立的重要渡口和驿站。光绪八年,光绪二十一年,下关先后建成“功德传”、“接官厅”两个浮桥,下关江边路地区已初步形成近代港口。

1899年,南京正式开放,清政府准许外国商人向南京港进发,并在下关设立了口岸。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又在利济河以西的河畔设立了洋商码头,开设了行栈。这幅图片和上面的图片有些不一样,由于很少见,所以就保存下来了。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历经26年。西安门是今秦淮区中山东路和龙蟠中路交界处的南京皇城西门。是从南京到明皇城的最便捷的通道。

石象路是明孝陵最主要的一环,全长六百多米,左右各有狮子、狮子、骆驼、象、麒麟、马等石雕,还有石翁仲、文臣、将军,这些石雕都是明朝陵墓中的经典。

一位孩子在一只石马上嬉戏。石象路曾经是南京最美丽的六百米,绿树成荫,五颜六色,游客络绎不绝。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高8.78米,托碑高2.08米,由朱棣亲自题写2746个字,详细记载了朱元璋一生的功绩。它是南京最大的一座碑文,那时到处都是外国人的涂鸦。

虽然七年后,石碑上的外国文字依然清晰,甚至还能看到一些潦草的文字。

南京一带有大量的河流,遍布着各式各样的桥梁。据相关资料显示,南京古代共有四百多座大大小小的桥梁。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很多河流都被改变了,或者变得干枯,河里的桥也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