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见不一定为实

 新用户6335X3HT 2022-11-27 发布于河南

      昨天算上早读午读孩子们上了五节语文课,下午最后两节课,孩子们已是疲惫不堪了,最后一节课前,我说道:“孩子们,累不?”“累!”“老师讲个故事好不好?”“好!”

      “你们知道孔子吗?”“《论语》的作者。”有孩子回答道。“错错错,《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孔子他可是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是我们老师们的楷模。今天老师就来讲他和他的得意弟子颜回的一个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阵日子特别苦。他和弟子们吃不上粮食,饿了整整七天。终于有一次,颜回从外面带来了一些米。”我讲道。

     “老师,我知道!”我的得意大弟子宁文博得意地举起了手。

       “好,你来讲吧!”宁文博接着讲完了故事。

        ——煮饭过程中,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了一把米饭,塞进嘴里。他心中一凉,悄悄离开。吃饭的时候,孔子说:“就在刚才,我梦到了祖先。我看,这锅米饭还没有人动过,那么就用来祭祀祖先吧。”颜回立马起身说:“老师,这米不能祭祀祖先。我刚刚吃过一口。”孔子问起缘由。颜回说:“有块灰尘从房顶掉下来,掉进锅中,我怕坏了这锅米。于是抓出来吃了。”孔子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的得意大弟子讲完了故事,孩子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孔子很有智慧。”“颜回舍不得粮食。”“其实,老师讲这个故事最想告诉你们眼见不一定为实,你看到的“真相”,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智慧的人,从不随意评判他人。

试想一下,要是孔子当下立马揭发颜回,颜回该有多委屈,多伤心呢!”

      “还记得老师讲过的苏霍姆林斯基和一朵玫瑰花的故事吧?”(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现已闻名世界。在他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记得!”孩子们回答道。

      “若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看到小女孩儿摘花肯定会想着她是一个不懂环保不文明的小女孩儿,而这位智慧的大教育家却不轻易下结论,而是耐心地问明缘由,还奖励小女孩儿两朵花。”

      “还记得我们班的'小书虫’讲过的《一碗泡面的故事》吗?”(有一位单亲父亲,他的妻子很早就过世了,他抚养了一个小孩只有7岁,这个小男孩很懂事情。妻子过世之后,这个单身父亲总觉得对不起孩子。

      有一天他出差,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一路就担心孩子吃早餐了吗,今天会不会一个人在家里哭,不停地打电话给孩子。孩子非常懂事,就跟爸爸说:“爸爸,我吃过了,你不要担心哦。你几点钟回来啊?”这个时候他就告诉孩子晚上回来。晚上赶回家看到孩子已经睡熟了,他松了一口气。突然他看到孩子的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的熟泡面,父亲非常地愤怒,他打了孩子的屁股,跟孩子说:“你为什么不乖啊?你惹爸爸生气,棉被都湿了,谁来洗啊!”这是他的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打孩子,孩子哭着回答说:“爸爸,我没有调皮,这是给爸爸的晚餐。”

      原来这个孩子很懂事情,他为了配合爸爸正好回来的时间,他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掉了,另一碗给爸爸,自己吃完了之后他怕爸爸这碗泡面凉了,他想保温,就把泡面放在了棉被下,想保持这个温度。爸爸听了一言不发,紧紧地抱住孩子,看着碗里熟泡面还有一半,他对孩子说:“孩子啊,泡面还没有凉,爸爸马上就吃啊。”)

      “记得!”

      “这位父亲是不是以为眼见为实了,觉得自己孩子调皮,犯了错误,冤枉了孩子?”

       “孩子们,这三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眼见不一定为实。以后在没有确凿的证据的前提下,不要随意评判别人,不要因为偏见做出错误的判断。”

       这三个温情的小故事既温暖了孩子们的心,又缓解了复习的疲劳,更让孩子们懂得了“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又取得了一举三得的实效。

                               2019.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