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燕窝来自这里,在尼亚洞穴探险

 电动车首次环球 2022-11-27 发布于马来西亚

流浪地球 第10年 第3333


1.    砂拉越   尼亚洞穴   2022年11月10日 晴


第一次碰到采访我们的记者也支持买了我们的书,美里华人真好!

约在美里加拿大山的山脚下的一个小贩中心,差点上山,就在山脚下左边小路弯进去,没人说还不知道那里有家小贩中心。

很自在的一个专访,认识了真正的美里华人,不像以往的一些专访都会有点紧张。

美里真的是个好环境好地方,真正归宿大自然的淳朴生活,还真有些不舍得这里,和这里的朋友们。

这几天睡得不是很好,脸色也不好看,也许是在住的环境,还好只是住了四天,感恩在美里遇见的人和事,无论好与坏都是个值得的体验,感恩我们也还活着!
2.

刚到尼亚有点冷冷清清,美里华人说星期一是他们的休息日。

来之前有网友说尼亚有出名的大头虾面,网上搜索果然有,决定到了尼亚午餐就吃大头虾面。

又刚好现在是砂拉越的榴莲季节,在路边看见有马来人卖榴莲的,最小粒的都要19块,榴莲还真的是有钱人才吃得起。

但我老公为了满足我的味蕾,刚好来到了尼亚一家大头虾面茶室隔壁看到老板卖的是自家榴莲,十马币一个榴莲,里面只有2颗,但饱满好吃,他不爱吃,都给我吞了!

以后再也不敢吃大头虾了,我们点了大头虾湿面和炒饭,老板跟我们说一份10马币,平时几乎不吃,不知道行情,到吃完了,老板娘说80块!

我们都吓到了,从来没吃过那么贵的,我老公就问个清楚,黑版上写大头虾100克10块,而他们给我们的一人两只虾是700克,所以才那么贵!

最后我们只给了马币60,他们也给我们赔礼,做之前没跟我们说清楚一只虾多少克就直接做好端上来了!

如果提前知道这么贵,我们还真不会吃这样的东西,又领教了!

吃饱了继续前往尼亚洞,已经快要三点钟。

到了游客中心咨询了柜台,他们是每天都开放,时间是早上八点到傍晚五点。

门票大马人马币10块,外国人马币20块,另外还要花一马币(一人来回2马币)坐船到对面才能走到尼亚洞。

车免费停放在这里,人坐小船一次马币1块,来回马币2块,到对面的森林,再走3-7公里的路就到尼亚洞了!

因为今天很晚了,我们明天早上再来,先在附近七公里的尼亚小镇住一晚。

这里酒店真少,反而不贵又容易找,但在城市里酒店多,却很难找,而且贵。

现在也是淡季,没什么游客,我还是要说,东马真的是个值得来旅游的好山好水好人好地方!

3.

兴奋!期待!千万不要小看东马,看地图她的面积比西马还要大,真的让我大开眼界!马上徒步进入尼亚洞探险!

我们第一次走进马来西亚国家公园,就是在东马砂拉越美里的国家公园尼亚洞,马来文叫Gua Niah,英文叫Niah caves ,其它州的国家公园还真没去,因为这个名字尼亚很特别,所以才决定去一趟。


暴晒,尼亚的阳光太热情,让我无法挡,又没涂防晒,热到眼睛干痛。

第一次见到超大的蚂蚁,比一般蚂蚁大二十多倍!

还好没有野生巨型动物,不然又有故事了!


爬上去的时候遇到一位从山上下来喷蚊油的大哥,走下楼时,突然在我面前滑下坡,吓了我一下,但他也立马翻身爬起来,没事地继续往前走。

险情不断,滑倒好几次,很容易掉下去,真是太危险了,因为现在是雨季,最好在3-6月才来。

第一次看到蜗牛就在尼亚洞,还有火车虫,但是找不到鳄鱼,虽说是野生动物国家公园,但一只鳄鱼都看不见!

我老公说他们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所以他就在旁边一直吓我有蛇跑出来,不过没把我吓晕,不然他惨了要背我回去!

走进森林里面三公里的地方发现吃的喝的都有,还发现中国深圳的金威啤酒,一瓶一百号饮料五马币,还有卫生间!

听卖东西的土著阿姨说还有长屋住着人,从贩卖饮料小吃纪念品的休息站走过去也是1.5公里,但是我们没有去,担心来不及,直接往山洞去。


这是个漫长的路,我们也聊了很多,全程一去一回大多数时间就只有我们俩,偶尔遇到几组人,有些慢、有些快。


现在雨季淡季,洞穴里面看不到几个人,很吓人,昨天最多十几个人进去过,蛮挑战体力的!


3.

燕子、蝙蝠等鸟的粪便可以做肥料,七八十岁的老人背着从尼亚洞出来去卖钱,里面不仅仅有燕窝!

看来多运动、劳动人民就是长寿!

进去要戴着帽子,否则鸟屎、雨水、灰尘满头、眼睛里都是!

考古学家在尼亚洞中发现了距今四万年的现代人遗迹,洞中还有距今逾12000年的壁画。

此外,尼亚洞也是燕窝的生产地,这里常年栖息着500万只金丝燕和蝙蝠。 

尼亚国家公园Niah National Park有许多有趣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景点。

我们走在里面看到原来有土著居住过,留下了他们曾经住过的几条木板房在那里,还有几万前的壁画、原始人的遗迹。

这地区是4万年前人类的居住中心,拥有世界最大之一的洞穴入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及铁器时代的洞穴壁画。

附近的壁画洞穴画着亡魂乘船到来世的行程,洞穴的石地上还有“死亡船”的遗迹,船形棺材,这些珍藏已经被迁移到砂拉越博物馆。

周边地区由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品种的野生动物和植物。

即使到了今天,这些洞穴对当地社群依然非常重要,燕窝和鸟粪的收集提供了不错的收入来源。

尼亚洞穴是一个很惬意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耗上几天,虽然大部分景点游客可以在白天就可拜访。

尼亚国家公园位于尼亚河,距离巴都尼亚小镇约3公里,在美里西南部110公里处。

这里有一个游客中心和提供良好的住宿,但很贵,一百多马币一晚!

因设有良好的板条步行道,所以非常容易方便行走。

电筒和良好的步行鞋是必备的物品,我们没有经验没准备!

洞穴里没有亮灯,板条步行道因长期洞穴滴水和蝙蝠放粪便而变得很滑。

宽边帽子在这时候可以发挥真正作用。

游客若在夕阳时分离开尼亚大山洞将会看见两大乌云交汇,这是每晚的交替换更,成千成万的金丝燕归巢,同时数量几乎一样的蝙蝠出巢到森林去觅食。

在晚上,在板条人行道上可看见一些发光的真菌。

这个是采集燕窝的木杆!

4.

最牛中国车牌开到了婆罗洲岛的砂拉越美里的尼亚洞,平时锻炼少,今天徒步穿越了半天多、七公里的尼亚洞原始森林公园后就虚脱了!

虽然相差二十岁,但大马小媳妇徒步砂拉越第二大城市美里的尼亚洞原始森林公园时走得脚软,中国老公就毫无感觉,体力比我好,他还真比我年轻呀!


我老婆走到三公里就开始脚软,到现在都在发抖!

到后来我们的手机快没电了,走到3.5公里处就不敢继续往下走后面几公里的黑暗深洞,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有很多的鸟粪都沾满楼梯和扶梯。

随后遇到在我们前面的00后一班年轻人,他们下去了一圈回来了。

可惜我们没有走到天洞,但那里也关闭了。


全程7公里,我们只能走到3.5公里,来回也走了7公里,这是我们一起走过最长的路。

出来了才看到游客中心的布告板上面提醒需要携带的东西有五六样,可是知道得晚了,所以我们什么也没有准备、没有带就进去尼亚洞了,还好有带水和几个面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