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收藏 | 透析干体重的计算

 anlan127 2022-11-27 发布于江西

举个例子:血透患者小白兔,透析龄 5 年,干体重为 50 kg,此次透析前体重为 54.5 kg。

那是否是小白兔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多少就透多少呢?当然不是!在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量是有严格要求的。两次透析间隔期体重增长最好在干体重的 3% 左右,最多不超过 5%

举例:小白兔干体重 50 kg,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最好不超过:50 kg×5%=2.5 kg ,最理想的状态:50 kg×3%=1.5 kg 。

我们来理一下:

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 55%~60%,分布于细胞内(40%)和细胞外(20%),其中细胞外水分包括细胞间隙约 15%,血管内约 5%,也就是说只有血管内这 5% 的水分才是透析时能直接脱出的。

但是小白兔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4.5 kg,实际透析超滤可能不止 2.5 kg,有可能是 3 kg 或 4 kg 。

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血浆再灌注。当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时,血液中的水分被清除出体外,此时,细胞内、细胞间隙的水分会缓慢流进血管内,进行补偿,维持血管内血液量的稳定,我们称之为血浆再灌注。这也是血透为什么从血管内脱水,却可以减轻患者组织间隙水肿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血浆再灌注的速度大概为 15 ml/kg.h,且发现超滤率<10 ~ 13 ml/kg.h 的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扫码报名免费直播课👇


所以,50 kg 干体重的成人每小时的脱水量应该限在 50*13 = 650 ml,单次血液透析 4 小时,总脱水量限制在 2600 ml 左右,即体重的 5%。如果确实超出了,最安全的方法就只能延长透析时间或者增加透析次数了。


另外,干体重不是一个点,是一个可以上下浮动的区间。干体重上下要有 500 ml~1000 ml 的浮动范围,这样病人透析后会比较舒服。

如果病人的干体重定得比较低,在低血压的边缘徘徊,因为机器超滤有误差,超滤稍微多一点,体重稍微低一点就会掉血压,或者胳膊腿抽筋,病人透后会感觉不舒服。
-广告-

透析要透的好,只看这些文字教学还不够!经验也非常重要!

很多刚入行的医护,苦恼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血液透析的机会。书本太过理论,看不懂又不贴近临床。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血液透析的免费直播浙江医院肾内科的徐元恺老师即将开讲:

《手把手教你制定血透方案》

⏰ 12 月 1 日(周四)19: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