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下的乡村

 新用户3358hK5m 2022-11-27 发布于河北

疫情下的乡村

文/沙漠里的天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在这冷暖交替的时节,一切都是慵懒的。慵懒的山,慵懒的河,连云都是慢悠悠的飘荡,太阳从山坳里出来,一点点地爬上山尖儿,然后把减了温度的光撒向人间。

吃着冒热气的挂面汤,还想撒上一些半透明的红辣椒油,让辣辣的滋味激活沉睡了一夜的细胞神经。到了冬季,颗粒已归仓,准备来年的耕种又早,人一下子就放松下来,晚睡晚起的习惯又死灰复燃,听着鸡鸣犬吠,都觉得是打扰。

乡村大喇叭又放出了刺耳的音乐 ,接下来就是村干部吼着喉咙大声喊叫:“群众朋友们,今天又是全员核酸 ,请大家听到广播后来村部一楼做核酸,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做完核酸速离,不许聚堆,不许逗留。”喇叭发出颤音,不断把声音拉长,在山谷间回荡,惊起栖息的鸟儿拍打着翅膀飞到林间深处去了。

“又疫情了,真麻烦!”疫情来来去去,再过两个月,眨眼间就快满三年了。该死的疫情,它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没有疫情的这个时节,壮劳力收完秋都会去城里打工,到了腊月二十几才会回家。一个月五六千元的收入总是有的,年也过得比较像样子。杀鸡买肉买鱼,各种青菜杂耍,总是把冰箱买得满满地,一家人推杯换盏,能吃到正月十五的美食,真是数不胜数。疫情之后,很少有农人出门打工,不知道疫情会从哪冒出来,沾染到身上,那可是不得了。人们惶恐不安,恐惧得甘愿受穷。等等吧,等过了疫情,再出门打工吧,好在今年板栗价格贵些,大小开支不用借钱。也有一些胆大的,托朋靠友,带着左邻右舍的弟兄去了南方不知哪个城市,去了不到一个月,就听说疫情原因停工了。停工了,吃喝自己花费,那就赶紧找个车回家吧!走到半路,又被追回去了 ,怕是疫情扩散。连吃在住半个月,赚的那些钱全都花净了,疫情也刚好过去了。回家吧,好在在家,孩子老婆热炕头,开支减少些,慢慢过吧!

日子难过,就更会回忆没有疫情的日子。那时候,出门打工工作挑挑捡捡,离家千里,每天要不赚二三百元的活儿都不肯干。疫情当下,出门没有指望 ,就近找工作也很难!不是企业停产,就是生产,工人工资低得也可怜。一百三一天的工作,还得找熟人,靠脸面。日子一天比一天不好过了。

前几年,钱好赚,也敢花。很多年轻人带着几辈积攒的牙缝钱在城里交了首付买了楼房。疫情下,丢掉了工作 ,还月供都有些困难 。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就捉襟见肘,老人们打着哀叹劝说:“实在不行就回农村吧,好在乡下开支小些,心里安生些!另外疫情,乡下比城里,人不密集,传染机会小,一家人在一起也比较舒心,哪怕等过了疫情再回城里呢!”

天色微明,如雾的炊烟在房顶的烟囱上缓缓冒出来。缱绻着缥缈,不到片刻功夫,就与晨雾为整个村庄穿上了似有似无的薄纱。村民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向村部走去,那里排出了长长的队伍。虽然每个人的脸上都戴着蓝色口罩,但是从他们阴翳的眼中看到了他们的无可奈何。穿了防护服的大白细心的扫码入录,核酸拭子在嗓子里轻轻搅动,然后放在试管里,等够二十根就封管,这样循环往复,队伍在一点点行进,浅冬的风摇动树枝,发出簌簌的声响,好似在驱赶着疫情的妖魔。

做完核酸,吃过早饭,朝阳折射着斑驳的光芒。“总这样呆下去也不是个事啊!我看可以去板栗树下修理树场了,再过几天,可以给树剪枝了!”男人们扛着镐头走出家门,女人们望着男人的背影,摇摇头:“都是疫情惹的祸!冬天很快就会过去的,春天那万紫千红不是已在酝酿了吗?高高兴兴地活着总会等来希望吧!”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