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这个世界会好吗

 登楼观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1918年底,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代大儒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不知道梁济是否同意这个判断,反正三天后梁济投湖自尽。其后整个20世纪,世界几乎都在动荡巨变中度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梁济并不认可儿子的判断,他用自我了断告别了这个不会变好的世界。

那么,如果今天有人问,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该怎么回答?如果让我来回答,答案也很悲观。通过这些年目睹的怪现状,我觉得世界已经变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世界想要变好,真的很难。因为坏人太多了,如过江之鲫。坏人为什么那么多呢?

一是坏人干坏事的成本很低。

我们没办法对付坏人,只能腹诽,诅咒坏人遗臭万年。但坏人才不在乎万年呢。他们只在乎现在。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为了鼓励坏人向善,我们甚至告诉坏人,只要你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这似乎在引诱坏人。但坏人之所以叫坏人,就在于他的坏。他是不在乎成佛的。佛有什么用?佛能给我带来什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来源有点意思。据说无德禅师教徒非常严格。有一天小沙弥走夜路,不小心踩死了一只青蛙。禅师认为践踏了生灵,让他到后山跳崖免灾。

小沙弥不敢违抗师命,到了后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一个人悲从中来,哭哭啼啼。

正好有一个屠夫经过。屠夫听说小沙弥踩死一只青蛙就要自我了断,想起自己天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自感罪孽深重。于是对小和尚说,我这天天杀猪,哪天不是罪恶滔天。这样吧,你不必跳了,我代替你跳。屠夫果断跳下悬崖,结果被一朵祥云接住。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成佛也太简单了。其实放下屠刀并不容易。为何如此笃定?因为坏人是不会幡然悔悟的,更不会回头是岸。他们会从作恶中获得快感。第一次作恶或许胆战心惊,第二次就会轻松自如,到最后就是理直气壮,甚至把作恶当做人生乐事。

正是在这种惯性心理之下,才有这句劝勉的话。过去我很不解,很多人一直修炼,一辈子做好人好事,连佛门在哪都不知道,遑论升堂入室?坏人何以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这对坏人也太宽容了?后来发现不是,这说明让坏人放下屠刀,比登天还难。能够放下屠刀的坏人,本身就有佛性,这是其一。还有就是佛家慈悲为怀,劝告坏人放下屠刀,本质上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才这样倡导。

这里杀猪的屠夫,愿以自己的性命换回小沙弥,这已经不是慈悲所能概括,还有献身和悔罪在内,他能成佛自有其道理。

但这太理想化了,真正的屠夫,既然拿起了屠刀,就已经与世界为敌,让他放下屠刀,束手就擒,何其艰难?做坏人的成本太低,收益太高。大不了就放下屠刀,还能搞个佛做一下。或者浪子回个头,金不换。

二是坏人比脑残更自信。

美国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说:“知识的最大敌人并不是无知,而是自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幻觉。”这种幻觉大到一定程度,就是夜郎自大,老子天下第一。这种奇怪的行为,我称之为“平庸的自负”。

因为太平庸,见识太少,就容易局限于一孔之见,反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煞有介事,自负到极点。

那些高水平的人,因为见识了广阔的世界,看见了绝美的风景,认识了更多的奇人,反而产生了更多认知上的惶恐。

一个人的认知就像一个圆,圆圈越大,圆之外未知的领域就越多。反之,圆圈越小,面临的未知就越少。这就是很多平庸之人迷之自信的原因。我们老家的谚语说,满桶水不晃,半桶水晃出烟来。

孔子曾经被一个脑残教训,孔子老老实实地说,好好好,是是是,您说得都对。弟子问他原因。孔子说,刚才那个人是三季人。你和他争论什么呢?一年有四季,他只活了三季,和这样认知的人不需要争论。和傻子争论,别人不知道谁是傻子。

但问题是坏人不是脑残,更不是傻子。坏人比我们都精明,他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次次愚弄我们,他当然知道我们并不容易被愚弄,但那又怎么样呢?他就喜欢看我们看不惯又干不掉他的样子。他在这种精神的强奸中获得了无限的快感。

脑残本质上是可悲的,但坏人则是可恶的。他们洞悉我们的软肋,对我们实施精准打击,而且是“为了我们好”的名义。我们被坏人坑了,还必须要感激他。我们被卖了,还要帮他数钱,说他很有经商的头脑,真会买,卖的这个价钱真不错。

三是社会不断奖励坏人。

有一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靠鲁迅的《捧与挖》。先生打比方说,官员好比河道,你越捧,河道就越高,以致“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料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护堤’咧,'严防决堤’咧,花样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是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因为在捧与挖之中,捧最省力,且彼此实惠多多,于是皆大欢喜,自然人们就在对待河道问题上,只捧不挖了。

也就是说,坏人的坏是社会奖励出来的,是好人的不作为导致的。我们任坏人蔓延,说,上帝欲令其灭亡,比先让其发狂。但上帝何曾能让人灭亡?况且其既然发狂了,我们不是更遭殃吗?还有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人不会自毙的,多行不义,这其中又有多少无辜者的冤魂?


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做好人?因为做好人会被认为这是底线,谁都会做的,没啥了不起。或者会被怀疑动机,说这个人唱高调,必有所图。或者会被诋毁,说肯定干了坏事,现在赎罪。岂有此理?反而是坏人,大家因为惧怕,不敢叽叽歪歪,拼命为坏人寻找光明的理由,把他们当大爷供着。

《伊索寓言》记载,某日,有人逮到了一只鹰,剪短了他的翅膀,把他关进场院和家禽一起喂养。没隔多久,另一个人来把鹰买去了。他撩起鹰翅膀上的羽毛,在受伤部位涂上一些药,于是翅膀又长成了原来的模样。鹰再度飞入高空,发现了一只野兔,就把他捉了来作为礼物送给主人。

狐狸把这一切全看在眼里,就对鹰说道:“你不该把野兔送给现在的主人,而该送给原来的主人。现在的主人本性善良,但原来的主人你非得给他送礼不可,免得他又来逮你,剪你的翅膀。”

这则寓言让我大吃一惊,简直三观颠倒。狐狸作为一个弱者,没有选择的权利,它的逻辑,不是为了报答,而是为了自保。从实用主义出发,鹰不回报新主人,绝不会招灾;但不贿赂旧主人,肯定会倒霉。

好人永远是好人,该帮你,他任何时候都会帮你,因此讨好好人没必要,伤害好人没关系。

坏人则不同,因为坏人太坏了,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哄着,小心翼翼地供着,希望他大发善心,就算祸害我们,也要给我们留一条生路,我们自会磕头,自会纳粮,自会说,我是虫豸,我是虫豸,还不成么?

这个世界会好吗?有人说,等通知。我们不想等通知,人不能永远活在等待中。不管戈多会不会来,生命应该自主,自由,并且辽阔。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