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2/9活着的意义”再上热搜,8万条回复直指人生的三大困局

 当下正好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

其中的动力便是欲望。

最近,关于“既然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亡,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一话题又被再度推上了热搜。

两千多万的浏览量,近8万条回答。

答案就像提前预演好的一样,都在一致地表达“人活着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活着”。

似乎绝大多数人的答复都显得十分悲观,这个简单的答复里包含着人生的三大困惑。

第一层面的困惑是考虑如何“活着”。

这个时代“活着”的标志不止于吃饱饭,穿暖衣服;更多是拥有一套房子、一辆车子、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以及一定富裕的积蓄。

如果缺失了其中任何一点,你只会又一次陷入到无端的焦灼当中。

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里的周秉昆,作为家中的老小,哥哥姐姐都是考入北大的优秀学子。

而自己从小考试为了达到及格就已经是使尽全身解数。

内心的自卑让他一直想要试图向父亲证明自己。

哪怕为此从国营酱油厂辞职,抛下铁饭碗,投身到其他行业打拼。

开饭庄,建书店,获编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人品赢得众人认可。即便做了这么多,也不敢给远在外地工作的父亲亲手写信。

整整三年时间,和父亲之间连写一份信件的勇气都没有。

直到父亲退休回到家中,他才在和父亲的正面冲突中说出自己内心的自卑,渴求的认可。

物质富饶的时代给予了肉身充足的安全感,却也因此得以窥见人类内在长久的匮乏——关于是否配活着的焦虑。

从一个家庭中渴望得到父母长辈认可的焦虑,延伸向社会中渴望得到更多人们尊崇的焦虑。

当周秉昆时刻都活在“觉得自己不配,不足够好”的匮乏当中时,哪怕每顿都能吃得上猪肉,他也依然感到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

当一个年轻人能够挣钱养活自己,补贴家用;但他却买不起车子,住不进属于自己的房子时,他也依然感到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

无法真正遵从自己内在的意志,无法认可自己活着的方式;

“你有对象了吗”,“你在哪里工作,每月收入怎样”,“你买房了吗,你有车了吗”,“你学习怎样,在哪上的学”......

有时候就因为这些简单至极的一句话,内心的焦灼便被轻易点燃,所有的淡然与中庸在这一刻都被淹没。

所以,想要结束第一层面的束缚,答案首先是从对内在自我认可的创伤疗愈开始。

第二层的困惑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死亡。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心跳停止,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举行葬礼,人们宣告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从此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而这就是终极死亡。

按照熵增定律,人从出生那刻起便开始在走向死亡。

如果死亡是人最终的归宿,那么意味着拥有的一切对于个人而言都将走入虚无。

人们无法面对的其实不是死亡,而是走向死亡这一过程本身。

叔本华曾经说“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其中的动力便是欲望”。

当欲望无法被满足时则陷入痛苦,但欲望被满足时又开始变得无聊。

人无法像钟摆一样逃脱命运的法则,又恍如钟摆一样在周而复始的时间中逐渐流逝。

而死亡,是对于个人欲望的彻底终止。

在这一点上,如何面对死亡,其实就是如何面对欲望本身。

而在心理学层面去尝试理解欲望本身,更多是人的一种原始驱力。

既然是原始、本性与动力,那么它所指向的就是需求、适应与创造。

它就像是一股不断喷涌的清泉,如何理解它的产生?如何看待它的存在方式?如何引领它流动的方向?

对于欲望本身的创造性调适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议题。

有如秦始皇建造的兵马俑墓穴,为达成死后依在的帝王权威,试图通过兵马俑来延续生死之间的妄想。

这是害怕失去的创造性调适。

又有那些舍生取义,为求名垂千古的历代伟人的坚持。正如《寻梦环游记》里对于死亡的定义,当世上最后一份对你的记忆消逝之时,就是你真正完全消失的时刻。

这是害怕被遗忘的创造性调适。

还有选择知足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满足......

第三层面的困惑,是对于人生本无意义的虚无与人的真实存在之间的平衡。

从终将虚无的角度来看人生本无意义,而欲望之火誓要在这片虚无的土地上蔓延开来。

这两股截然相对的力量在人心之间冲突,在矛盾中不断创造意义。

如果所有的努力终将不复存在,无法占有,我们便创造家族,建造国家;

因为它们可以继承我们的财富。

如果终将离开人世,那么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努力,在活着的每一刻尽可能感受爱与幸福;

因为它们可以消弭我们的孤独。

.......

这就是人们在终极冲突之间创造的平衡。

而一旦无法在冲突之间平衡,陷入任何一个极端,都将使我们的人生因此诞生更多的遗憾。

在心理层面来看,这首先是一个固着在某种心理状态当中的人,固着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例如青春期的孩子在以学业论高低的社会环境里,一旦陷入无价值的自我评价,最容易产生虚无感,抑郁就由此衍生。

而成年人一味追逐外在的成就,就容易忽略对身边人情感的照料,包括对自我内在的安抚。

社会环境带来的直接压力会让人长期陷入在生存焦虑当中。

面对“既然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亡,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一议题。

如何发自内心深处对自我真实的接纳和认可,不再自卑,不再讨好,值得被爱?

如何引领自身的欲望之火,更富生机地生活?

如何平衡人生本无意义的虚无与人真实存在在此刻的冲突?

答案,就是今天的训练主题:觉察

此刻,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当你感到极度干渴的情况下,拿起一个苹果,你着它光滑的表面,红黄相杂的纹理,用手抚摸时微凉的触感,凑到鼻尖闻一闻苹果的清香,试着轻轻咬下一小口,体验果肉在唇齿之间迸发的汁水和甘甜,伴随着每一次的咀嚼,逐渐将嚼碎的果肉一点点吞咽下去,顺着食道进入胃部,感受下滑时的触感。

当你吃完整个苹果时,你发现干渴的感觉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你能感受身体的放松,呼吸变得平缓,心情也随着变得愉悦。‍

这个时候,你突然觉得幸福其实也很简单。你开始理解幸福,原来就是对当下每一时刻的关注和满足。

回过头来,当你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上面所描述的过程时,你就学会了觉察。

觉察其实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三个界域:外界觉察、中界觉察和内界觉察。

外界觉察其实就是在吃苹果的过程,当你充分地打开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接触外界的事物时,这会让你对外界的接触和观察便能够更加地敏锐。

内界觉察就是吃完苹果后身体的感觉和内在感受的变化过程,你能够感受到身体的放松、呼吸的平缓、心情的愉悦,这会让你对自身内在的感觉与感受更为关注。

中界觉察则是由于当下对外部环境的接触和内在身体与感受的综合体验,产生的回忆、想法、信念等,这会让你因此拥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当一个人能够充分地在三界之间进行觉察训练时,他便能够带着更为充沛的精力,敏锐的反应来应对当下的状况。

比如,当周秉昆再次拿起笔想要给父亲写信时,当他注意到自己撕扯下一页又一页的信纸被揉成一团丢在桌边时(外界觉察),

他能感受到此刻内在真实的感受是“纠结、愤怒以及委屈”时(内界觉察),

其实他知道自己内心一直渴望与父亲联系,想起了儿时那些不被看好的事情,那份渴望被父亲认可却又觉得自己还未做的足够好的自卑,不敢再次确认的担忧让他迟迟无法动笔(中界觉察)。

当能够意识到这一过程中内在细腻的变化之时,其实就剩下一个小小的推动力。

当父亲回来后和周秉昆在家的第一次争吵,父亲其实就在扮演着帮助周秉昆觉察的角色。父亲真挚的情感直接激活周秉昆的感受,而适时的澄清又在帮助他梳理思路。

在带着充分觉察的状态下,他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背后其实都在表达对父亲的爱,对自己的爱时,改变就发生了。

真实的体验能够直接带来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想法能够直接产生新的行动的勇气。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和外界接触,究其本质,是因为他无法接纳自己真实的存在。

而觉察的生活,能够率先帮助一个人意识到“真实的存在”,从而带着流动的觉察能力,尝试成为那个“真实的自我”。

当你带着充分的觉察,你便能够看到那个不断寻求认可的自己,从而学会停止对自己的攻击;

当你带着充分的觉察,你便能够看清“欲望”本身的利弊,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明晰自己的方向;

当你带着充分的觉察,你便能够在虚无和真实之间寻找在内在的平衡点,让你不再为人生的意义和活着本身而忧愁。

带着充分觉察的生活,代表的是对当下的把握,对感受的在乎,对认知的清醒,对行动的坦然,对边界的把握......

觉察,是生活的平衡之道;是对一切存在以坦然、真诚的状态接触的前提!

愿你,成为一个充分觉察的人,拥有充满觉察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