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游徽州20】脚踩一熜火,手捧苞芦餜。皇帝你去做,​神仙不如我。

 新用户2420aRkV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图片

(寒山独掩扉  90X180cm)

【歙县水南璜荆坪】

    据说歙县璜荆坪是个大村庄,当我们在路边上看到一个指示牌时以为璜荆坪就在这个山坳里,于是方向盘一打就冲进山里。

    进山的路不好走,有个急弯陡坡,急弯三十度,陡坡也三十度,拐弯时方向盘一把打不过来,不得不倒车再前爬。这对于手动档老爷车来说,就是有点考劲(骨)的。

图片

    当我们拐过陡坡,突然三个小村同时映入眼帘,前面路边就有几幢土房,对面半山上也有几幢,右边山坳云端还有几幢,好美的一幅山居图。

    这里的土房上都刷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标语,时代的印痕还是那么清晰。

图片

    在村里碰到一位拎着鸟笼的老人,看上去六十多岁的样子,实际年龄已经八十有三,讲着一口经典的歙县普通话。老人很健谈,给我们讲村里的房子、小桥和流水、空气。他笼里关着一只皖南特有的画眉,在笼里老老实实地呆着,陪我们一道听老人娓娓道来,偶尔跳两下,表示它的存在。

    在璜荆坪看见好几家大门前摆着个木头的门架子,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到现在还没弄明白。有一户人家门前的这个架子上缠挂着收割回来的山芋藤,说是晒干了给猪吃。也曾在源头村看到有一家门口边上堆了一堆玉米棒,于是我想,这个架子或许是过去家家户户挂放玉米的架子吧?如果真是家家户户门口都把一年收成的玉米挂满门楼,那是何等美丽壮观啊!真希望我的想法是真的。也可能就是真的,只是当今的农村已经失去了往日农耕的辉煌。

图片

    可以说整个南乡,不管是水南还是旱南,由于“只见青山不见田”,玉米就成了南乡人的主粮。玉米是南乡人的根,我们这代人,基本上都是靠吃玉米长大的。我怀念玉米! 

    现在人们都注重养生,科学已经证实玉米是保健的黄金食品,它和山芋、南瓜一起,成了人们喜爱的养生食品。南乡的玉米还是老品种,糯、绵、香,营养价值高是它的特征,是真正的绿色非转基因食品。试想,在每年收玉米时,家家户户门架上挂满玉米穗子,金灿灿的装点整个村庄,在一幢幢土楼的映衬下,那是何等美景。不一样的晒秋、不一样的农产品、不一样的致富路,这不正是我们特色扶贫的新路子吗?能不能把这种想法变成现实呢?希望得到当地乡政府的重视。突然想起流传在歙县南乡的一首歌谣:

脚踩一熜火,

手捧苞芦餜。

皇帝你去做,

神仙不如我。

图片

《水氻头》文摘:

现场人山人海,新四军把潘光喜带到了批斗会场。陈树岭列举了潘光喜的条条罪状,宣布没收他家的全部财产和田地,分给劳苦大众,宣判潘光喜死刑。受尽潘光喜苦头的老百姓,有的拿火叉,有的拿柴刀,还有的拿杀猪刀,个个咬牙切齿,愤怒地往他身上又砍又戳。维持秩序的新四军怎么阻挡也拦不住。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手拿剪刀,一边戳、一边叫道: “千刀万剐也不解恨哪!”死有余辜的潘观喜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