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中竹纹

 芝润斋 2022-11-28 发布于江苏

竹纹,作为明清陶瓷装饰的常见纹样,其高风亮节的品质为古代文人们所推崇。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关于竹的诗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宋 黄釉黑彩竹纹瓶

竹修长挺拔,有昂扬绝俗之姿;疏朗潇洒,有旷达君子之态;苍翠葱葱,四时常绿,有傲霜斗雪之志;下实上虚,中通外直,有律己虚心之操,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竹既是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象征,又是谦虚淡泊,潇洒俊逸的化身。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从
本固、竹直、心虚、节贞四个方面概括了竹的高尚品格。

青绿浸染 瓷上春意浓

竹纹是自宋代以后常见的瓷器装饰植物纹样,当时竹纹只是零星的出现,并不是占据很大的装饰面积。

磁州窑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一直走在陶瓷界的文化前端。

宋代磁州窑手绘竹纹梅瓶

高28厘米 口4.5厘米 肚15厘米 底8.5厘米

北宋至元为磁州窑盛期,其陶瓷产品上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竹”纹

这些竹子出现在不同的瓷器上,或独立出现,或与其他意象形成组合,体现出逐渐变化的时代动机。

金代中后期磁州窑观台、冶子、东艾口等主窑场的瓷枕枕面上,出现了以“竹”为创作元素的画面。

如磁州窑艺术馆藏竹雀纹腰圆枕、八角枕等。

画面中鸟雀品类繁多,姿态各异,或仰头啁啾,或聚睛虫豸,或回首顾盼,或瑟缩避寒,充满生趣。

元代时竹纹多在蕉石瓜果图中作为辅助纹饰,竹干、叶皆单笔勾绘,竹叶大小参差,有的竹枝上有藤蔓缠绕,别有韵味。其画法是一笔点划,竹枝瘦劲挺拔,竹叶繁密肥润。

明代竹纹多与松、梅组合为完整的岁寒三友纹饰,也见有与桃、梅、石组成的纹饰,单独的竹纹十分少见。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盘

明代永乐时期,匠人采用双勾填色的绘画手法描画竹叶,并以浓重的青花钴料勾线及叶筋,竹纹的整体形象肥大密集。

清代单独以竹作主题纹饰的器物较多,尤以康、雍、乾三朝十分常见。

清雍正 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成交价:22,425,000 元

清代郑板桥称赞有:“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可见竹在文人雅士的眼中是何等的重要,故而备受推崇,成为瓷器上的母题。

清代康熙时期竹纹呈现出竹干粗壮,竹叶茂盛,富有生机勃勃的气势。

左 清康熙 五彩竹纹笔筒

右 清康熙 斗彩竹纹竹节式盖罐

这大概与康熙帝以身作则,常年笔耕不辍,喜好文房用具,提倡文治有关。

清代雍正官窑单独以竹为主题纹饰的器物较常见,其画工极为工整细腻,与实韵味浓郁,色彩生动逼真,诗书画独步整个清王朝。

清雍正 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四字楷书蓝料款

乾隆官窑竹纹相比较雍正时期更为常见,绘工较为洒脱自然,精细,层次感较好。有所不同的是竹叶较前朝更细长,竹节要略为短。

清乾隆 盖雪红留白竹纹盘

嘉庆朝竹纹器物较少,其粉彩器物承袭乾隆朝装饰风格,喜用开光技法,绘工却不及乾隆时期。

而瓷雕工艺较乾隆朝有了明显进步,层次感强,雕刻细腻真实,竹枝挺拔,竹叶摇曳,远近层次清晰,细微之处的装饰手法处理也一丝不苟。

清嘉庆 斗彩竹纹盘 (二件)

民国 徐仲南 粉彩竹石图诗文四方笔筒

END

竹文化在陶瓷产品中的运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但是一种物质成果,更是一种精神成就。竹,临霜不凋,四季常绿,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与梅、松组成岁寒三友。竹,与“祝”同音,有吉祥祝福的寓意,亦有竹报平安的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