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山那海》:看到山民穷死都不愿搬到山下致富,才懂穷人为何越来越穷

 凉子聊剧 2022-11-28 发布于河南
一场突然袭来的台风,给观风寨带来了一场猛烈的山洪,山上的畲族一共400多口人,有一半的山民都失去了家园。
山洪褪去,雨过天晴,灾民的吃喝住成了最大的问题,重建家园势必要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最大的麻烦是山上没有通路,不好走,而且以后还有可能遇到更严重的自然灾害。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村民们集体搬迁到山下,以后就不用再为山洪担惊受怕了,还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01.搬迁到山下如何谋生?

有一半的村民不愿意搬迁,因为他们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只会种地,根本不懂得其他的生存之道。
关于他们下山后如何谋生这个问题,雷恒水就是最好的答案。
一个星期前,雷恒水在村民的护送下带着大哥下山看病,当时他身上只有10块钱,既要看病住院,又要生存,菜都舍不得吃,只能啃馒头填饱肚子。
而一个星期后,雷恒水就挣到了一大笔钱,一天就挣到1250元,别说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了,就是搁在今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雷恒水对村民们说道:
“大家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那我就告诉大家,我靠的是大海。可能很多人会说,你雷恒水吹什么牛啊?你一个山哈,连海都没见过,你靠什么大海?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不光靠的是大海,准确地说,我靠的是那个叫什么,海陆运输,我才赚到了这些钱。”
这还得益于雷恒水的运气好,他碰到了“女诸葛”林月仙,得到很多帮助。
不过,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雷恒水是因为善良,才跟富家女林月仙结了缘。
林月仙是逃婚出来的,坐船又逃票,雷恒水出于好心帮她付了钱,还给她买馒头充饥,所以林月仙才会信任他,帮助他。
林恒水开始去一个饭店找工作,店老板只要杀鱼的熟手,林恒水根本就不会,所以被老板赶走了。
巧的是,帮店老板给海岛上送货的人撂挑子了,林月仙看到后便给林恒水出了主意,让他帮店老板运输,跟船老板合作。
林月仙是养殖业老板林源昌的独女,从小就见多识广,头脑聪明,所以由她出点子,雷恒水出力,一趟下来赚了100块钱,他们三个人平分。
本以为就此找到了商机,可第二天送货时,他们被人以低价抢了生意,雷恒水看着带来的果蔬犯了难,回去也不好跟店老板交差。
林月仙急中生智,拿他们的货物跟岛上的买家换海产品,对岛上的人而言,水果蔬菜是最稀缺品,海产品是最不值钱的,他们太乐意了!
林月仙要了一筐昂贵的红膏鲟,带到市面上可以卖到50元一斤,这样一来,他们可以赚得更多。
到了海产品交易市场,一个外地来的大户要了所有的红膏鲟,爽快地给了雷恒水1250元,雷恒水赚到了第一桶金。
虽然钱被小人欧赫骗光了,雷恒水也是上了一课。
也算因祸得福,林月仙被雷恒水的善良实在所打动,自己掏腰包给了他一笔钱。
毕竟第一次下山,雷恒水不知江湖险恶,以为人人都像他们山民那么简单淳朴。虽然被人耍了不止一次,但重在积累经验,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雷恒水掌握了赚钱的方式,懂得了利用大海致富,以后只会越来越成功。
若是村民们都像他一样,改变命运的曙光就在眼前,雷恒水也愿意带领大家一起,所以有些年轻的村民被打动了,纷纷喊着要下山。

02.另一半山民不愿下山的原因

山下梅花渡的水产养殖老板林源昌,主动为灾民提供住所和工作,并承诺可以教他们一技之长,带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与世隔绝的山民们,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不知山下就是海,更不知靠着大海可以发家致富,所以他们并不相信林源昌。
那些不愿意下山的村民,是山上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家,一个是主任蓝根旺,一个有钱人钟有财,他们两家带头不愿意下山,声称不能抛弃祖宗留下的家产。
他们以为林源昌要占据他们的土地,所以他们绝不会拿土地来跟林源昌换房子。
再说了,他们只会在山上种地,也不会养殖的技术,不可能指望着林源昌养活他们这些人。
其实林源昌不是奸商,真的是位大善人,他根本就没有打土地的主意。
他承诺村民,下山的半年内,管他们吃住。半年后他们可以自行就业,或者留在他的养殖场工作,他会教他们养殖的技术,还会帮助下山的孩子们完成学业。
政府也会给搬迁的村民补贴,多么好的条件啊!可是那一半的村民就是死活不肯,就是要守着这一座山。
寨里相对最有钱的钟有财说:
“这里可是我们畲族人的家园哪,过去战乱频繁,到处饥荒,是我们的祖先迁到山里,一点一滴把观风寨建设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家啊,如果我们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搬走了,对不起我们的列祖列宗啊!”
钟有财这都是老思想了,那是从前,是祖先为了躲避战乱,为了生活,迫不得已才躲进大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外界已经和平了,想要过好生活,必须得走出去。
这次遇到的灾害,没有人员伤亡,就是在提醒他们要走出大山,走向致富之路,山里曾经也遇到过粮食绝收,人员伤亡的悲剧,到时悲剧重演,再后悔就晚了!
钟有财也承认,他们观风寨人思想比较保守、封闭、不够进步,每年政府补助他们一点,他们种粮食养活自己,对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就已经很满足了。
他们认为外面的世界再大,也属于他们畲族啊!
其他的村民也说,在山上遇到大事,都是大家一起解决的;如果到了山下,他们害怕在新环境被人欺负,怕跟当地人起了冲突,没人帮助。
这种担忧,可以理解,年长的村民这样想就算了,年轻的钟大虎也说:
“我们畲族人,世世代代住在这山里头,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田,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
话说得没错,老祖宗给他们留下的都是财产,是希望他们能够衣食无忧,生活过得更好。老祖宗若是知道现代的社会进步了,山下的日子更好,也会带他们下山的。
既然他们坚决不同意,也不能强求,最后投票决定,下山和不下山的村民各占一半。
而那些同意下山的,都是房子被冲塌的山民,他们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了,是被迫的,其实他们骨子里还是不愿意下山的,有的还打算在山下发展好了再回去。
看来,观风寨村民的富裕之路,还很长,唯有改变观念,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去努力,才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03.为何穷人越来越穷

观风寨里那些不愿意下山的村民,都是条件相对好的,但也只是相对于山寨里的这400号人而已。
可他们这样就安于现状了,愿意一辈子待在山里,就像井底之蛙,觉得头顶的这片天空就是全世界了。
所谓“条件好的村民”,生活过得是真的好吗?
再好也不过是家里的白米饭够吃的,不被村里人看不起和欺负。
他们连学都上不起,连电视机都没见过,连电影都不知道,听到电影中的枪声都会感到害怕。
尤其是看到那些小孩子,在电影放映结束后捡“枪子儿”,感觉真是太悲哀了!
他们因为没见过,所以不知道,所以安于现状,不屑于改变,不愿意挪窝,代代相传,只会越来越穷。
山上山下不过相距百十里,但仿佛隔了几个世纪,山外早已步入了现代化的新时代,山内还在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原始生活。
只有敢想敢干,爱拼才会赢!
就是放到现在,仍是一样的道理,有这么一种逆向思维是真实存在的:
人越是穷,越喜欢为自己找各种贫穷的理由,而不是去改变,所以才会越来越穷。
人越是有钱,就越不会嫌钱多,还会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勤奋,所以才会越来越富。
所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不要总是埋怨自己倒霉,抱怨自己没有富人的运气好,要多去反思,踏实工作、努力生活,相信就算不会大富大贵,最起码也不至于太穷,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点击下方卡片 一起品书评剧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