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7搁船尖上觅缘来――走金川(一)

 新用户2420aRkV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走金川(一):搁船尖上觅缘来

我们在三阳镇高峰村、中村邂逅了流自金川乡的昌源河支流柏川源、查坑源。于是,栏目组记者们逆流而上,来到了歙县高海拔乡镇——金川乡。除柏川、查坑二源外,金川还有一条河流,那就是搁船尖前山之水皂汰源。皂汰源之水与福泉山搁船尖侧锋之水,在仁合村汇合后,经浙江王阜、宋村两乡汇入千岛湖。我们“走金川”的第一站来到了有着“十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之称的著名风景区搁船尖。

                              ——题记           

金川之水,分为两支。一支是柏川、查坑二源,为昌源河支流。

另一支就是皂汰源,发端于福泉山搁船尖。此水如狮石乡武强溪一样,不流经其他乡镇而直入浙江境内,大抵走了捷径。搁船尖也就成了我们走金川的第一站。

搁船尖为福泉山最高峰,海拔1481米。或许每一个初到此地的游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问上一句,怎么就叫个搁船尖呢?自然,这也是大家想要知道的。我们的探访就从一座高峰的命名由来开始了。有网文称,相传搁船尖一带,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玉帝乘坐的宝舫以此峰泊船,故名。而在当地百姓中,有知情的,也有不知的。知情者口中的说法却又变化多样,各有千秋,耐人寻味。

问及搁船尖由来时,皂汰村民潘楷度说,“地名是我们上一代的上一代,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是叫搁船尖,歙县地图上有的。小时候我们割草要到搁船尖上面去的,上面还有铁丝网,中间还有一面红旗,当时那个时候听说地质队到这里来过的。”

潘楷度是我们的老朋友。他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夫妇俩会在春节期间进京过年,享受一把都市生活。其实他在城里也有房子,却是终年大部分时间待在皂汰,担过村地灾点的监测员,也担过福泉庵的执勤者,后来又买了一款相机,漫山遍野摄像宣传当地的四季美景,生活过得有滋有味。60多岁的人了,身体倍棒,上山下山上一趟,依旧如履平地。

潘根平算是离开了皂汰的皂汰人。一家老小都迁往城里安家了,他却坚守着山上的山核桃、茶叶和山茱萸。近几年,老竹大方茶主产区的几个乡镇举办了7次制茶大赛,潘根平不仅是众多选手中唯一全部参加的人,更是拿得多个冠亚军奖杯。至于村名由来,他给我们带来的是“飞碟说”:“搁船尖以前叫老林尖,明末清初潘氏一族传到'德’字辈时,有一年,有一个银色的草帽,五颜六色发着光,停在老林尖顶上,村民们以为是神仙下凡,纷纷焚香叩拜。大草帽停了一天一晚,后来往黄山太平那一块飞去了。后来大家都认为这是神仙停船的地方,所以就改名叫搁船尖了。

而最为通用的便是“宝舫说”、“商船说”等。可以大抵概括成以下表述。其一:玉帝乘宝舫出游,搁于此;其二,商船出海,搁于此。后随地壳运动,海水尽去,搁船尖呈现了出来,变成了现今模样。

福泉山最高峰搁船尖  海拔1481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福泉山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隶属于天目山脉,其东南向,与浙江临安、淳安交界,内大小山峰36座,作为主峰的搁船尖,更是雄伟壮丽。福泉山有着十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奇绝风光。“十门九不锁”指的就是十道连续的自然岩壁,好似屹立千年的石门群,道道气势非凡,可谓景中一绝。石门之上,巧石林立,如人似物,惟妙惟肖。唯一锁住的就是第三道门。民间传说称,香客上山看是锁住的,回头经过时便开了。福泉山还拥有众多飞岩瀑布,常年水势不减,四季可见。奇山,怪石,流泉,人家的多项叠加,也让这一山系笼罩上了诸多神秘色彩,被誉为中国最神奇的喀斯特地貌群之一。

我们在登山途中,巧遇了景区负责人胡根深。胡根深是霞坑镇洪琴人,早年在上海从事互联网工作,与搁船尖的一次偶然相遇,便深深痴迷上了这里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2006年,胡根深来到了福泉山,修山路建亭阁的同时,搜集资料和传说,极力推广着一座山的神奇。

皂汰村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至今500余年。最先入驻者为杨氏,百余年后,北岸镇大阜村潘氏两兄弟来到皂汰,后衍为村中望族,至今已衍20余世。从空中俯瞰,皂汰村处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之下,云雾缭绕,如同天上人家。

皂汰村风光

我们曾多次登临福泉山,到过皂汰村。只是现在的皂汰村,因处地质灾害点上,经十余年的易地搬迁,村人迁自富堨、桂林等地安居,留下来的仅3户7人,村落冷清了许多。

潘楷度带着我们攀上了村子后山的巨大岩石,看到了山后由岩石天然围成的“大地之心”,占地500多亩,当地人称“天下第一心”。

我们在探访福泉山途中,有一条沿着岩壁凿出的水渠。渠中流水潺潺,清碧见底。一问才知,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皂汰村人为修建水电站,集全村之力开凿而成。潘政益已逾古稀,村人修渠时,他任生产队长。战三伏,战严寒,一干就是6个年头。皂汰村海拔800米以上,冬天一到,山下下雨,上面就飘起了雪花,村民们为了心中的光明,天天早出晚归,百余人奋战在开山凿石的建设现场,从不言弃。“那时候由我派工安排生产,一直干到76年冬天,电站就发电了,那个时候山下的大村都没有电,就是我们这个村先亮了。煤油灯看到这里看不到那里,电灯一亮整个房子都亮了。”

现在的皂汰人,还处于肩挑背扛的原始生存状态之中。即便如此,却不妨碍他们发挥自己的才智,向自然借力,在一个乡其他村落尚处在煤油灯照明的年月里,皂汰人就用上了电灯。

由皂汰经山道攀行而上,便是福泉庵。庵堂门上悬“福泉名山”匾,相传为乾隆帝御笔。乾隆帝曾七下江南,有一次听人说起搁船尖有“十门九锁、皇帝来坐”之说,一时兴起游玩之念。到得山上,却是与听到的说法迥然相悖,顿时少了兴趣,却又见此地风光秀美,恍若人间仙境,一时龙颜大悦。遂在“福泉山”中,加了一个“名”。算是一代帝王对此山的褒奖了。

皂汰之水

福泉庵又称娘娘庙、七仙姑庙,供奉着多尊仙姑像。村人相告,其中的大仙姑便是浙江梓桐人陈硕真。

陈硕真(620—653),又名陈硕贞,唐代浙东农民起义领袖,曾于桂林镇竦口村驻扎过兵马,攻打过歙州不克,后被俘身亡。大仙姑像侧还有一个小仙姑像,相传为当地的一个小女孩子,母亲带着她上山挖野菜时,突然消失不见了。这一下做母亲的急坏了,嚎啕大哭之际,只见天上掉下女儿身上的饰品,还有一只鞋子。村妇方知自己的女儿已经升天成仙。现搁船尖景区一石头上还拓有一鞋印,当地人称“仙姑鞋”。

一座山的故事,一座庵堂的过往,透着神奇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希冀和向往。福泉庵建成之初,便香火不断,而每年的七夕节当天,进山香客竟达3万人之多。村人相告,进山之人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求姻缘,一种是求子嗣。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怎么就和姻缘、子嗣连在一起了呢?究其原委,都是由天然而成的心形图案和一个思春的尼姑引发的。

在当地有一个仙姑背石郞”的景点,讲的就是一修行道姑,与皂汰一村民互生爱意,正当两人欲私奔之时,庵堂师傅发现了端倪,施法把他们变成了石像。数百年来,变成石像的有情人,依旧相依相偎一起,成了人们心中坚贞爱情的象征。

游人登山

大方茶炒制大赛,已举办七届

传承至今的七夕庙会,善男信女希冀红线缠腰,赤绳系足,连理永结,便纷纷前往许愿还愿,倒是让一个偏安一隅的大山,热闹不已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进山之人受到限制,不复往昔火热。

福泉山主峰搁船尖,当地人还有一种叫法:扎马石降。扎马石降原有一石马,此景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进山探矿人之手。潘根平说,他小时候上得主峰,都要爬上去骑一骑。“现在就是给人家骑一下,收点门票那都不得了,真的太可惜了。”

攀顶拾级心境开,

福泉清碧涤心海。

亲友相见如相问,

搁船尖上觅缘来。

我们的多次抵达,在搁船尖上见证了一群人的坚守,一个庵堂的传奇,一座山脉的雄壮。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击节叫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有尽而天无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宝库必将能够越千万年而保存下来。今天的我们,更要悉心呵护好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让自然遗产代代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