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9、左右双桥渡碧滩――走金川(三)

 新用户2420aRkV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流经仁合村的皂汰之水,清澈见底,恍若仙境

走金川():左右双桥渡碧滩

江伟民/文

人间四月天,春茶飘香时。沿搁船尖前山皂汰之水南下,便是金川乡仁合村。仁合村由原仁丰村与合丰村合并而成,南邻浙江淳安。这里四面环山,水系纵横,山川秀美,人入其中,如行画中。登高远眺,一个个山坞山脊,散落三两人家,炊烟轻拂,似有还无恍若人间仙境。

有山自有水,山高水自长。在仁合,流经当地的水系,有过两次汇合过程。一次是搁船尖前山皂汰之水与长源村之水在“黄石”汇合,另一次是汇合之后的“黄石”水与搁船尖侧峰之水在歙淳交界处汇合。沿途更有溪涧淙淙,流泉潺潺,交汇成一曲曲动人乐章,入浙境直抵千岛湖。

仁合村大小十余村落,沿山散落分布,人口较为集中的外东山自然村,以罗、洪、吴、范四姓为主,600多人口,其中罗氏居多。仁合村所辖外坞、里东山自然村亦为罗氏居地。据考证,罗氏迁自上游的长源村长春坞,为徽州区呈坎罗氏后裔。村中洪氏迁自三阳,吴氏迁自昌溪。罗氏迁仁合村后衍11代,粗略估算,当逾200年。少了相关史料,我们对村落的了解,只能停留在一个粗浅的层面上。

合丰水库小岛,状若龟形

一个漫长的农耕时代,仁合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肩挑背扛的生产生活过程。上山劳作,下山购粮,特产出售,孩子求学,都离不开一双脚……其艰难程度,只须仰望四周的群山,就能知晓大概。村中老人罗松柏的心中,贮满了浓密的艰难记忆。翻山到三阳挑一担米,就得凌晨四点多出发,回到家里大多天黑了,30多里山路,一来一回就得十多个小时;山上的茶叶要运往山外出售,也得凌晨出发,期望及时赶到集市,赶上一天中最好的价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里开通了公路,连接起了山外的世界,彻底改变了村人原有的生存状态。路,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这样的契机,村人中或是成了山核桃、茶叶等农特产品的经纪人,或是搭上汽车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村庄变换着模样,沿着公路盖起了新房,土坯房逐渐被砖瓦楼所替代——村落写满了改开40多年来的山村巨变。

外坞自然村与里、外东山自然村隔水相望。现在的里东山罗氏与外坞罗氏为两兄弟之后。相传,两个兄弟居外坞,一文一武,习武者性情暴虐,为村人所驱,遂沿途南下经浙江淳安王阜等地折回,却不自知。到得里东山时,见此地风光秀美,便落脚结庐。到得年关,听得对面响起鞭炮之声时,才知道自己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外东山村下有一无名烈士墓。上世纪30年代末,唐辉、程灿率部于此活动,在一次淳安境内的战役中,一队员光荣牺牲,由战马运回外东山安葬,长眠于此。村民罗立水相告,村人只知他的化名叫松浩,是一个孤儿,后来参加了游击队。“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籍贯,算是无名烈士了。”松浩之墓为一大石堆,处两块巨大的山岩之中,只能算是石头冢。当地不少上了年纪的村人,每年的清明节,还时常在石冢处插一炷香,烧两道纸。

黄牛鼻村一山脊,状若牛形

仁合村有一个叫黄牛鼻的自然村,盖由村中一山脊如同牛形而得名。在当地村民洪光军的引领下,我们见到了卧于黄牛鼻村侧的“黄牛”,当为形神俱备,惟妙惟肖。可惜的是,“牛背”处有一个硕大的缺口,小径穿背而过,倒是美中不足了。村人的传说中,此牛十分神奇,早上要到里、外东山散步溜达,中午到大坦午睡,到了下午要到外坞乘凉,傍晚时分到西山塘洗澡,晚上在牛栏舍睡觉……

里、外东山,大坦,外坞,西山塘,都是当地的自然村。一头牛的足迹,把多个村庄串联在了一块。

村人的讲述中,牛背上的豁口便是朝廷派人下来斩断的。相传南宋时,钦天监夜观天象,见徽州东南一地上空紫气锁绕,有出天子迹象,遂谴一武将巡视,清除那些可能给朝廷带来的隐患。这位武将来到仁合,见一山脉如同一牛横卧,其上空布满金色霞光,遂抽剑一挥,斩断了牛背。“本来要出天子,出好多大官的,牛背斩断了,破坏了风水,我们这里最大的官只出到五品。”

在仁合,我们还看到了山尖处的两个缺口,当地人称“剪刀门”,亦为所遣武将“一箭破两山”之“功绩”。从时间上看,南宋时仁合尚无村人居住,当是莽荒之所,却是怀璧其罪。自然,这样的民间传说,倒是为我们眼中的缺陷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注脚。一笑之下,行走的艰难倒被探访的快乐所取代。

外东山村后山峦有一豁口,村人称之为剪刀门

黄牛鼻自然村与石境自然村毗邻,两村交界处古有一庙,占地仅15平,人称“黄石大社”,内供社公社母彩绘像,现已毁,仅存一基。社公社母即是社神,亦称土地神。供奉社公社母像,这在徽州其他村落并不多见。或可看出,地域偏远群山耸峙之中的仁合人,在生存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内心深处油然升腾一缕对于土地的感激和敬畏。

黄石大社的由来,在当地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两百多年前,有一次发大水,从源村子里下来一块彩色木板,上面绘制社公社母像。木板流到皂汰水与长源水汇聚处时任洪水滔天,却始终冲不走。村人觉得冥冥之中,或有神灵护佑遂捞起社公社母彩像木板,在岸边建庙安放。彩像两侧撰联曰:东西两水沉黄石,左右双桥渡碧滩

黄石、碧滩为两桥桥名。黄石桥卧皂汰水之上,桥面浇筑了水泥,现可通车;碧滩桥跨长源水而建,保持着原来样貌。碧滩桥南头有一功德碑,字迹风化严重,几不可视。桥正中有一正方形石块,相传为竣工时为村中德高望重者安放,以祈石桥千秋永固、万代平安。

黄石桥

碧滩桥,上为石境村

仁合村属福泉山山系,随处可见嶙峋巨石,佐以清澈溪流,大有古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况味。这样的村落是容易诞生故事的。我们在白杨、七贤等村,听当地百姓讲述过朱元璋藏宝的故事,在仁合也有同样的藏宝故事,只是主人公换成了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搁船尖侧峰水下一山坞,巨石壁立,建有水碓磨坊。藏宝的故事就发在由此入山的一条古道上。说刘伯温在这里埋了一个宝,就在这条道上。这条道通往浙江淳安的,是一条古道。它的语是'芝树岭上,树岭下,谁能得到,能买半个天下。’好多人到这里来寻宝,在这个半山腰岩石处有个岩洞,很难攀爬的,竟然都有人爬山洞里去淘,只是什么也没有……”

仁合村水碓

偈语尤在,故事依旧,然能买半个天下的大富贵却始终无着。600多年来,仁合古道不乏进山觅宝者,终究乘兴而来,空手而归。现在看来,偈语原本矛盾,上下难辨。或不上不下时,才是平心。平心方可静气,宁静方可致远。至于买得天下之说,更要从“得民心者得天下”来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天下之得失,不可用拥有金钱的多寡来衡量,更不可用金钱来买卖。

 我们到得仁合村源头自然村时,村民潘长转一边推着门口的石磨,一边逗宝宝玩。宝宝,我们来做火焙豆腐啦!妈妈磨的这个是石磨……”潘长转身着水族盛装,尽显奢华美丽,一颦一笑间,成了仁合村源头一道亮丽风景。潘长转是黔南州三都县人,9年前嫁到源头村后,便对当地特产火焙豆腐产生了深厚兴趣,遂跟着老人学习制作技艺,办起了作坊,做起了豆腐生意。

火焙豆腐又名松针豆腐,为吴氏祖传技艺,由白豆腐切片后,放在铺了松针的炭火上,加以佐料,慢慢烘烤而成。松针具有祛风活血、安神明目、解毒止痒等功效,由松针焙制的豆腐,外脆里嫩、香辣可口,药食两用,深受市场青睐通过网络远销长三角及京津冀等地。潘长转的火焙豆腐不仅当地村人喜爱,县城里不少人更是驱车一两小时上门求购。“屯溪那边的人都自己开车来,有的时候没有货,他们只能白跑了。所以我跟他们说,来之前要打个电话。”潘长转是九零后,手机玩得溜,常常在微信、抖音上发布信息,外带现场直播,一个深山里的农特产品就这样翻越崇山峻岭、淌过大江大河,走进千家万户。“丈夫在家的时候,我们一天做300斤豆子,他出去打工了我最多的时候也要做200来斤,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好多时候总是不够卖。”潘长转说,现在销路有了,想着扩大再生产。“这要和丈夫商量,没他帮衬,我一个人做不了。慢慢来呗。”

潘长转在铺松针焙豆腐

我们来到了源头村水口。过一古石板桥,便是一株高大茂盛的榉树。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榉树东侧的水碓,还在吱吱呀呀地舂捣谷物。为了复活一个农耕文明,在奇山秀水中融入人文情怀,仁合村重修了两处水碓。水力冲击下水车飞转的瞬间,复活了我们心底里那丝曾有的乡愁。

在树侧路亭边上,有一块道光六年(1826)的石碑,上有“义和桥”三个大字,正文为捐赠者姓名及所捐洋钱的数量。我们得知了古石板桥名“义和桥”,至今近200年历史。通过粗略计算,眼前这一不起眼的古石板桥,耗资竟达数百银元。

    桥头榉树已有360多年历史,树根部有祭祀痕迹。相询方知,历史上村妇生产时,大多会到榉树处祭拜,以求顺利。还有不少村人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过继给树神,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源头村石板桥

源头村水口,高树为360年树龄的榉树,成了当地村民的图腾

我们在源头村邂逅了家庭农场主、当地村民吴成旗。吴成旗承包了80多亩茶园,每天雇工数十人,忙着采摘制作茶叶。壬寅春天,新冠疫情再次肆虐鹏城、沪上等地,致多地货运中断,包括歙茶在内的诸多农特产品难以适时外销。吴成旗和其他大多数茶商一样,只能先把茶叶制作好,囤放在冷库里。他们都在等待着物流春天的真正到来……

东西两水沉黄石,

左右双桥渡碧滩

处事为人心正处,

寻宝何须上断山。

我们的行走,感知出了“仁合”二字的别样意蕴。当我们把仁爱和合的本来意义,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时候,顿然领悟了古人名村的精髓所在。这样的感受,是一个偏远山村的山山水水带来的;这样的领悟,是世代流传的民间传说赋予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人之言,诚不我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