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3、塔山水过奇闻多――走前村

 新用户2420aRkV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前村武山下自然村

久旱逢甘霖,人生一大喜事。选择一个夏雨滂沱的日子,探源寻幽,自有别样风味。我们来到了许村镇前村,一个2000多人的村子,留下的大抵是守家的老人。耐住贫乏,守住寂静,成了老人们的权利。外界的躁动或许不再能够惊扰他们久默的心田,端坐在家前屋后,任塔山水蜿蜒绕行,任漫山早菊灿烂开放,任云卷云舒,风住风起……

前村村夹杂在许村和呈坎两大著名景区之间,但却没能沾上多少便利。我们的到来获得了意外的惊喜,那就是前村武山下自然村一村民保存下来的18本汪氏祖谱,我们的探访,就从这一本本斑驳的古籍中开始了。

前村武山下村民汪润如老人

武山下位于前村最北头,全村人八成汪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称得上是徽州村落中聚族而居的代表。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村民叫汪润如,虽届耄耋,身板却是硬朗。得知我们的来意,汪润如从楼上搬出了一叠汪氏族谱,达18本之多。这些齐备的族谱中,不仅有汪氏得姓祖鲁颕川候像、四十世新安汪氏始祖齐军司马叔举公像、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像,还对汪华九子后人各支各系千余年来的发展变迁,都有着详尽的记载。老人说起珍藏的族谱,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久远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汪润如30出头,一个夜里堂叔找上了门,要把家中珍藏的族谱托付给汪润如保管。当时汪润如担任大队民兵营长一职,又是一名党员,得知堂叔的来意后,着实把他吓了一跳。却经不住堂叔的一再恳求,承诺承担保管族谱之责。堂叔的担心是必要的,在他眼里,一个村中能够担此一责的只有汪润如,就是自己的儿子也并不可靠。

汪氏祖谱

当时叔侄二人有个约定,保管族谱一事不可有第三人知晓。就这样,汪润如把族谱保存了下来。直到近几年,村人方才知道这段过往。从族谱上看,武山下汪氏一脉乃汪华长子建的后裔,由唐模分迁到塔山四维路口处,67世迁至武山下,至今已衍98世,31代,600余年。

族谱是一支一脉的根系记载,有了这样的记载,所属后人方能知晓自己从什么地方来,先祖们都经历了什么,方能让人记得住乡愁。半个世纪以来,这些封皮斑驳的族谱,把汪润如老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少村人猜疑其卖了族谱,钱财下了腰包。汪润如老人坚忍着从不申辩,任凭村人指责。说起族谱的传承,汪润如已交待子孙,就算饿了肚皮也绝不能卖掉族谱,绝不能对不起祖宗。

沿塔山水下游数里,便是前村的另一个自然村东山。东山水口乃村中一绝,数十株百年古木麻栎树下,横卧一亭,三面分写“东水回澜、山高毓秀、宗应故里”字样。东山村落坐东朝西,西面即为徽州区灵山。更让我们觉得惊奇的是,水口亭东的小庙里供奉的却是神医华佗,与徽州大多村落所供奉神像不同。

前村东山自然村村水口林

东山村水口亭

时任前山村村委会主任程国虎就是东山人,他坦言,东山地处深山,贫穷落后,缺医少药,供奉华佗让人祭拜的目的,也只是求个心理安慰。不料想,这华佗庙却是越来越兴旺,至今香火不断。

东山村以程姓为主,39世迁入,至今已衍29代。也正因为一姓一村聚族而居的村落模式,让一个村的人心,凝结得更为紧密。东山程氏宗祠、水口亭、华佗庙的修复,水口林堤坝的建成,都由村人自发组织,出工出力。一个古代宗族的力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村在东山下游数里处,村民多为吴姓。作为行政村所在地,前山所存古迹散失殆尽。细究之,多为太平天国起义时兵燹所至。一个徽州,说起这起农民起义时,大抵被冠上“长毛反乱”的字眼,或许这里头更多的是对起义首领御下不严、以至所经之处生灵涂炭的责备吧。

东山村华佗庙

塔山水滋养的行政村就有前山,塔山,跳石等,人口逾5000余人。塔山水支流众多,一处山坳就是一个分支,缠绕分布在数十自然村之间。百亩芍药基地就在前村西向山坞之中。春天花开时节,芬芳四溢,游人闻香而动,热闹非凡。

我们来到了丰口。丰口村民多为郑姓,原为行政村,现隶属富堨镇中溪村。丰口村最让人动容的就是村口马路外侧的一座四面牌坊。

丰口四面坊原骑路而建,后修建公路时,为不影响省保牌坊,挖了后山而修,路基高出三米,站马路对视显得牌坊矮去不少。四面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旌表明代丰口人郑绮而建。形制独特,为四柱四面的正方形,每面看去均为一个二柱三楼式石坊,即为四个石坊的组合。石质主要为花岗岩,字牌枋板为红砂岩。南面额坊上刻有“宪台”二字,垫板上刻有“云南按察司佥事郑绮”。北刻有“敕赠”、“廷尉”,西面刻有“恩荣”、“进士”。该坊脊檐下有华拱,恩荣匾左右雕龙纹,檐柱下雀替雕饰花草。此坊是现存年代较早的徽州立体式石坊。

郑文卿今年86岁,年事已高,多病缠身,为人却是热忱,引着我们下到牌坊底部,细细讲述这座私建牌坊的历史。

“四面坊的修建者郑廷宣原为一砖匠,大字不识几个的手艺人,看到许国在修建八脚牌楼,郑廷宣卖田卖地卖家产,还欠下了不少债务,修建了四面坊。

“郑廷宣与许国沾亲带故,许国明白要是讨不了圣旨,他这个砖工亲戚可就惹上大麻烦了。一天,许国引皇上外出游玩,便把郑廷宣安排在所经之路上,希望以自己的聪明机智帮上一把。

“来到郑廷宣做事的工地,许国老远就咳嗽,郑廷宣在高空上作业,他听到后,就在高架上跑来跑去,像猴子一样,灵敏得不得了。皇帝一看高兴了,他说这个人像猴子一样。郑廷宣一听,就从高空上下来,跪在皇帝面前就谢主隆恩。皇帝问许阁老,我刚才讲了什么了?许阁老说,你刚才不是封他一个侯官嘛。皇帝念许国三朝元老,也就默认了。”

郑文卿说得滋味,我们听得起劲。尽管我们知道,故事与事实之间还差着一截佐证的距离。

就这样,郑廷宣被封为“大理寺左寺副”,属候爵副职,之后又在许国的帮助下,讨得皇上口谕,才让一座私建牌坊合法化。

历史已经远去,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去考证故事的真伪了。但这样的带着戏剧化色彩的故事,足以让聆听的每一个人心潮涌动,喋喋称奇。

还有一点是需要补充的。富堨镇丰口村,是发端于黑门尖的昉源水至下浦口纳塔山水之后,与发端于上扬尖的丰源水的交汇处。到了丰口,富资河才真正完成了最后的集结,如双军汇合,南下奔至练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