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晓群丨一个破产书商的迷局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11-2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一个破产书商的迷局

俞晓群  / 文

二〇二〇年九月,陆灏策划“小书虫系列”第一集出版,书目有《猎书人的假日》《纪德读书日记》《书林钓客》《伦敦猎书客》《书海历险记》。十一月,商务印书馆与草鹭文化在上海召开新书发布会,王强应邀参加。其间谈到“小书虫系列”第二集的出版计划,陆公子邀请王强参加选书翻译。王强极忙,却当即答应此事,决定选译威廉·扬·达泠《破产书商札记》

图片

翌年初王强去香港公干,见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道群,道群问王强在做什么?王强说在译达泠《破产书商札记》。道群说牛津一般不出版译著。但听到王强说选译八万字,注释大约会有六万字,大为惊奇,希望能看一看译稿。阅过书稿后道群当即拍板签约,按照王强“译注”的文稿全部采用。道群还请王强七月前完成书稿,作为当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在香港书展上的主打新书。后来有人问,牛津怎么开始出版译著了?是因为达泠么?道群认真回答:“出版此书,真的不完全在达泠,而在王强的翻译与注释。他那些高品质的脚注,许多段落拿出来都可以独立成章,构成一篇上好的文字。”结果王强在困居香港的几个月内,每天足不出户,单靠饼干与西红柿度日。他经常会在半夜时分,将一天的译稿发给道群,道群当即审读,第二天送去工厂排版,最终赶在香港书展上拿到新书,完成签售活动。

图片

其实近些年,王强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三本书,有《书蠹牛津消夏记》《读书毁了我》,还有《破产书商札记》。后面一册“译注”做得最快也最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内陆商务印书馆的版本还未上市,香港牛津版已经再版二刷了。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难忘的事情。王强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他是许渊冲的学生。二〇二一年四月恰逢许先生百岁诞辰,王强人在香港,没有办法参加许先生的生日宴会,只好通过视频向老人家祝寿。许先生问王强在做什么?王强说在译达泠的著作。许先生勉励说:“你藏书比我多,译著也要多做一些。”王强说:“等我译好此书,回京后请您批阅指教,这也是我毕业四十年后再次向老师交的作业。”没想到三个月后许先生不幸去世,王强无限哀伤。许先生孙辈沈迪转告王强说:“我陪在爷爷身边这几年,您是爷爷唯一夸赞翻译好的,也是能超过爷爷的。”闻此言,王强不辜负老人家的期望,认真完成第一本译著,此后他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言归《破产书商札记》。先说书名,“书商”一词有些歧义,一说为出版商,如出版家沈昌文就喜欢自称为书商,有著作《书商的旧梦》为证。一说为销售商,达泠著作所言即指后者。无论如何,商人与破产一生缠斗,你死我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者职业使然,我周围“书商”朋友最多,见到这样的书名,他们的面部一致显露出莫名惊讶的表情。不祥?不舒服?更多的是好奇。好奇什么?无非是书商怎么了?他为什么会破产?

这是一个达泠虚构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英国人,他参加一战归来,母亲留下一笔遗产,让他有能力买下一爿二手书店,成为一个书商。达泠把他描写成一位脸上长着粉刺、泛着潮红还自以为是的卖书的家伙,他“凌乱无章、身体虚弱,对一般人而言,是个无趣之辈,然此人只要激动起来,关乎书籍他仍会像任何人一样谈吐得高雅不俗。”肖恩·白赛尔称赞达泠“是对一位二手书商无与伦比的精准画像”。如果说上述描写近乎二手书商的共同特征,那么达泠笔下的人物还有个性之处,那就是在战争中,这位书商的头部被弹片击中,使得他比从前更容易耽于幻想,而且对此很开心。这位书商说:“说不定我们许多人脑袋遭受一击后会变得更好。——各种各样的想法在我的脑子里彼此拥来搡去。我发现自己的思考与对自己的表达是我之前根本做不到的。”他更大的乐趣是躲进书店后面的小屋内,不停地写作如此人物来做书商、开书店,不破产才是怪事。当债主与银行纷纷打上门来,要求他变卖资产抵债时,一天晚上,他在铺子里打开煤气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后人们拍卖他的书店抵债,附近一位女性衣装商人买下了店中的部分家具,整理物件时,他发现一叠叠撕成四方形的白色窗纸,书商生前在上面写满了铅笔字。它们原本是一部手稿。于是衣装商按照书商亲属的意愿,将书稿中的部分内容拿去出版。

以这样的背景为基础,达泠开始用书商的口吻讲述故事:那是一个头部受过创伤,才情凌乱,充满奇思妙想的人;那是一个饱读诗书,博学强记,出口引经据典的人;那是一个语言幽默,思维敏捷,落笔入木三分的人。当然那个假以书商之名落笔成章的天才写手,正是创作自己第一部虚构作品的达泠本人。没想到一九三一年《破产书商札记》出版后迅速走红,伦敦每月书会即刻将其选为“当月之书”,美国出版商将其收入“金小雄鸡文库”与“旅行者文库”。七年后达泠又推出续编《破产书商再开口》,初版时均未署名。

王强说此书陪伴他二十余载,是他的“书话枕边书”。如今动手翻译,可谓胸有成竹。我详阅此书,发现其中奇绝之处极多:首先是文字风格,达泠独出心裁,按照病态书商的思维方式落笔,创造出一种“胡思乱想式”的文章风格。王强翻译时,试图保持这样的文风,力争译笔传神,准确地再现书商暨作品的面貌。如此原文与译文息息相通,实在称得上是译笔一绝。由此又想到许渊冲对王强翻译的极高评价,当然不是虚话了。其次是王强为原书大量注释,单从数量而言,我已经被惊到了;再看注释的知识含量,貌似信手拈来,实则用功至深,没有一处敷衍的文字。由此想到王强翻译时客居香港,案上参考书有限,查找资料不便,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对此我向王强当面请教,他说二十年研读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一步步加深对版本的了解,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记忆在脑海中了。这又称得上是译注一绝。还有王强说,达泠这部书知识含量极为丰富,既可以做文学解读,也可以做学术解读。但他此次翻译加注,力图站在“爱书人的视角”,满足他们进一步阅读的需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加注别具洞天,得到的结果自然不同,又是译书一绝。

《破产书商札记》被誉为立志卖书者的必读书。那么此时,我们是否可以再换一个视角,站在“书商的角度”阅读此书呢?比如书中写道:卖书人永远是一个绅士,卖书时彬彬有礼,殷勤入微。卖书的人没有想要大橱窗的,他以狭小的空间提供无尽的宝藏。书铺之门绝不是一扇卑微的门,步入者是精神地位的一种提升。书架是抵御妄自尊大、无知、傲慢者的支墩,也是温顺谦和者得到恩惠的支墩猫是理想的文学伴侣,比一位太太更重要。猫最喜欢躺在柔软的皮面装帧的大书上休憩。有一位夫人为了装点房间,只买蓝色封面的书,不问书的内容。如果能将整面墙填满用古旧的犊皮装帧出来的书,那效果是会勾人心魄的。卖书令人销魂,浪漫,如世界般可爱,如宇宙般广袤,让可爱的女人愈加可爱,把最普通的饮食化为诸神享用的食物,是一个崇高的事业。体面的书商要把不适宜的书烧掉。失眠的经历不该找上书商。

读着这些关于书商的语句,你很难想到作者达泠在写作此书时,根本没有做过书商,也没有卖过书。他是法学博士,做过英国议员,苏格兰皇家银行董事,编过简报,管理过家族纺织品公司。若干年后他才收购了一家倒闭的书店,再现了《破产书商札记》中的景象。至于结果如何呢?如果有机会,让我们继续阅读达泠的故事吧。(来源:公众号“俞晓群”,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走进著名出版家俞晓群老师的书世界

图片

2022年9月1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