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西林石壁》给人的说话写作启示

 觉悟教育 2022-11-28 发布于河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聊天,有的人谈到一个物体,总感到没有多少内容可说,其实从一个物体在空间方面的特点去观察去描述,就能获得很多的内容信息。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饱含哲理的著名诗《题西林壁》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请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饱含的人生哲理,我们姑且不论,只说前两句如何观山——横看、侧看、从远近、从高低,观赏的结果——成岭、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观物的空间智慧。

物体从体积上去看,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极大的,我们的肉眼无法知觉它们。比如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整个宇宙等。一般人是无法描述它们的,当然天文学家可以凭借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去观察它们,描述它们。

第二类是极小的,我们的肉眼也是无法知觉它们。比如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离子、量子等。我们一般人也无法去描述它们,当然科学家们可以凭借显微镜去观察它们,描述它们。

第三类是介于极大的和极小的之间,我们的肉眼可以直接知觉它们。比如,一辆汽车、一棵树、一头猪、一只鸡等。

本针对第三类物体来说。描述一个我们肉眼可以知觉到的物体在空间上的特点,可以从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四个维度去观察描述它。比如,我们观察一座山,从形状上说,它上小下大,轮廓像一个三角形或者圆锥;从大小上说,用数学的方法,分别测量出的长、宽、高等方面的距离,算出它的体积,也可以模糊地描述它巍峨高大或低矮;从方位上说,以观察者为中心定位,它在你是左右前后上下哪个方位;从距离和方位上合说,以观察者为中心,或远望,或近看,或平视、或仰视、或俯瞰等,都能获得不同而丰富的信息。

最后让我们仔细品味苏轼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中提高观察物体的空间智能,从而汲取客观事物在空间方面呈现的丰富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