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凡补必火”,是什么原因?

 良知养生智慧 2022-11-28 发布于河北
 补药无非分三种,一种补气,一种补阴,一种补阳
1、 补气——比如黄芪、人参
气有余使是火”,补气太多就成了邪气。像黄芪、人参都是偏性比较大的,用来治病的药,一般是不建议保健养生。

不气虚的不要补气,气虚有什么表现?一动就累,没精神,嘴角、眼角、眼睑都耷拉着,撑不开。

那怎么补才不上火呢?补气是上升的,给他个下降的搭档就好了,比如滋阴的,质重的,散气的。

有人喜欢黄芪加知母,有人喜欢黄芪加陈皮,我喜欢黄芪加麦冬或石斛,因为知母是清热,陈皮是散气,都会削减一部分补气作用,

黄芪是阳药,加麦冬,它是滋阴的,这不正阴阳相济吗?既不上火也不减气,多好。

2、 补阴——比如熟地、龙眼肉、黑芝麻
其实在古代,滋阴的药都是要多蒸多晒的,

像熟地九蒸九晒,黑芝麻九蒸九晒,龙眼肉与西洋参做成的玉灵膏也要蒸几十个小时,为什么呢?

“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滋阴的药都是要久服的。久服就容易生燥,久蒸之后的就把药材燥烈的一面蒸温顺了。


但现在的人都太急燥了,龙眼干、熟地、黑芝麻,不说蒸完又晒了,连晒干都做不到,多数是烤干的,能不燥吗?

另外滋阴的药煮出来都是粘稠的,粘稠的东西阻力就大,脾胃就转不动了,所以它碍胃,那怎么办呢?加推动药啊,像砂仁、鸡内金、鸡屎藤等,

3、 补阳——比如右归芄、鹿茸、肉桂等
补阳的药都要沉入肾,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像右归芄是纯补不泻的,要引入肾,

最好用淡盐水送服,因为咸入肾啊,同时纯补不泻的药除非你肾阳虚弱得非常厉害,不然是不建久服的。想又补阳又久服,桂附地黄芄更适合。

以上都是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